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历史知识点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徐州会战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徐州会战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7-07-21 发表 | 教学分类:历史知识点

学习园地

查字典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徐州会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徐州会战的背景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徐州会战失败的原因

①日军的武器装备占绝对的优势。尤其是飞机和大炮给我军造成了很大伤亡。我军只有少量的老式火炮和轻武器。

②地形地势对我军不利。我几十万大军拥挤在一个狭小的水网系地带,只好趴在一米深的战壕中任凭日军飞机大炮的打击。

③我军的战术观念陈旧、落后和官兵们不具备现代战争的常识,仍然抱着以往国内战争的老一套战法和日军作战。在日军的立体战法之下,不知疏散和伪装,仅凭一腔的爱国的勇敢而招致了许多无谓的伤亡。

④战场上,我方后勤工作跟不上。官兵以往往空腹作战。还有战场救护不及时,医务人员少得可怜,担架队也较少。

⑤战役期间,我军始终没有没立预备兵团。

⑥、我军统帅部在战略方面的失误。在战役之初,当我军未能攻占日军据点时,就应该及时撤出以对付左翼登陆的日军增援部队。而当日军的主力向我军攻击时,在我军作一定的抵抗之后就应该将部队逐次的撤到预筑的两道国防工事中作有倚托的持久抵抗,更不应该把大量的部队从内地调到上海附近和日军做决战。尤其是日军的立体火力导致我军伤亡之重时,我军应立即撤出狭小的战场到广阔的腹地中与日军作运动战和持久战。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徐州会战的意义

一、鼓舞了抗战的中国军民 自“七.七”事变以来,面对日军的步步进逼,全国各族人民期盼南京国民政府能够组织、领导中国人民起来抗战,将日本帝国主义从中国的领土上驱逐出去,争取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南京国民政府也作了不懈努力。

二、持久消耗战略的完美诠释 徐州会战之前,中国军队所采取的基本上是单纯的阵地防御战,自己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加之武器装备等不如日军,所以屡战屡败。

三、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成为泡影 中国军队坚守徐州地区达5个月之久,充分实现了以空间争取时间的目的,从而为中国军队在武汉的集结、布防赢得了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台儿庄大捷是中国军民打破日军“速战速决”战略企图,坚持持久抗战的一个有力砝码。

徐州会战是中国抗战以来在正面战场上获得的一次重大的胜利,在抗日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徐州会战不仅粉碎了日军快速侵略灭亡中国的言论以及进攻脚步,也会武汉会战的准备赢得了非常充足时间,同时也为中华民族有力抗击法西斯侵略增强了信心,是我国抗战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转折点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徐州会战的教训

一、高级将领在作战指导上缺乏全局观念,造成了各部队常常协同不好

二、胜利面前头脑发热,导致会战后期数十万大军仓促突围,几乎带来灭顶之灾

台儿庄战斗胜利后,中国统帅部对胜利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总结,忽略了中日两军总的实力对比,更未对战局发展的可能前途进行合理的预测,因而或多或少地夸大了台儿庄胜利的作用。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徐州会战】相关文章:

高考历史备考建议:方法为主兴趣至上

漫谈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

如何深度学习高中历史知识点?

奇特想象幽默串联历史知识

2010年高考学习历史的三大法则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策略与重点

高考历史知识点的科学记忆法

2007年高考历史阅卷体会

高中历史解题放松-基础知识加技巧

2010年高考历史最后冲刺注意策略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