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历史课开课技巧

历史课开课技巧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26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

实现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奇思妙想的开课尤为重要。教师实现这一教学环节时,也常常挑选那些有趣味的、直观资料丰富的、或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课程来锦上添花。而现实是,有些课文本身属于抽象性强、文段枯燥、索然无味,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也总想很快讲完,不必在乎利用这几节课实现教学目标。

本学期高一年级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中的第五章第二节“新中国经济的恢复”一节就属于这样的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没有较好的直观资料,也没有有趣的故事情节,所以在导入和开始新课的教学上不容易抓住学生的思维或引起学生的兴趣。从第一节“巩固政权”倒入本节的“恢复经济”是一个具有逻辑关系的推理导入,这对高一学生具有的能力来说并不难。但接下来的课文内容就显得索然无味了。

如何开好这一节课的头,我做了以下设计:先将“新中国初严峻经济形势的表现”和“造成新中国初面临严峻经济形势的原因”两个问题投影给学生,要求:第一,2分钟后,只能有两位学生不带任何参考资料将自己能够解答的问题自愿上讲台写在黑板上;第二,由另外两位同学对他们所完成的问题进行评价给分;第三,评价者提供自己掌握这个问题的思维方法或对策一则。

对第一个问题,评价者提供的掌握方法是:作为一个人,应该先从人这样的个体生活的角度思考——人民生活困难;再从造成困难的直接因素思考——交通阻塞、通货膨胀;由物价上涨联想到物资缺乏;最后又导致物资缺乏的直接因素——工农业生产下降,这样就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这个问题了,这个方法叫做因果关系推论法。

对第二个问题,评价的同学提供了两个掌握问题的方法:其一,从外来因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内因素——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盘剥和内战造成的破坏与损失。其二,用时间做引导,最长期的因素是——1840年以来外侵势力对中国的掠夺;中长期的因素——1927年以来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统治与盘剥;短期因素——1946年以来内战的破坏和损失,这一方法可以称为时间推移法。

我随着学生的第二个问题的第二种学习方法,引导、点拨学生:如果站在1949年这个时间点上,是否还可分析得出造成新中国严峻经济形势的一个直接因素呢?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翻书、讨论得出:国民党撤走大陆时的破坏和抢掠也是不可忽视的直接因素。

以上的操作过程,把一个开课内容索然无味的话题转变成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竞争气氛,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反思起来,有几点收获。

第一,记录成绩。作为课堂学生参与活动的评价以课堂积分的形式开展,适应了学生对分数渴望的心理需求,但实质是对学生潜在的好胜心理的调动和潜在的荣辱观的激发。

第二,用较短暂的时间看书、研讨和在不看书的情况下的回答问题。这个环节,表面上体现了15——16岁学生表现自己的心理要求,深一步看,是该年龄段学生一种竞争心理的指使,所以起到了调动学生潜意识中的追求动机。

第三,评价学生的评分分析与学法建议环节,即考察了评价者本身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引申了学习的意义。知识学习是一个方面,能力与方法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该年龄段的学生好表现的心态依然很浓,学生们把自己“装扮”成智者,得意与成功的喜悦心里增强着同学们的积极学习情绪。学法建议由老师道出和由学生谈论介绍,由于身份的不同,使接受者的感受也不同。老师讲解,学生认为,老师是经验之谈,必然会一而再再而三,所以不足为奇,也就不觉珍贵。而由学生谈论,讲者同龄,不认输、不服输的心理支配,必然会起到一定的激励、刺激作用,在奇异中提高兴趣,在创造性的学习中感受价值。

第四,老师和学生不妨换换角色,也别有收获。老师做了学生,耐心听学生叙述和分析,不仅可以发现自己备课中还不能把握的地方(备学生),同时,也开拓了老师的设计与创造思维领域,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在更换角色的同时,学生也感受到自己的潜能,在展示自己的知识、口才和思维能力中提高了学生的多种技能。

由此看来,一个较好的开课方式,是知识能力的汇集,是应用知识和应变能力的考验,更是一个教师个人素质的发挥与体现,其中包括:老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水平把握,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认识与理解,对课文学习方式的处理能力,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和技巧等,都成为上好一节课和实践好每一个课堂学习环节的必备因素。

【历史课开课技巧】相关文章:

初中历史研究课展示课后反思

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新课改“三得”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解读历史新课标

历史作业反思

历史课开进博物馆

谈历史课程标准较之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

历史课反思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