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内容标准释义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内容标准释义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新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内容标准释义


课程教材研究所 韦志榕

按照本课程的总体构想,本课程内容包括“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传承的文明”和“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三个主题(可以看作一级目标)。每个主题的内容都由二级和三级目标构成。下面对以下三个问题做出解释:第一,每个主题的总体构想是什么?第二,每个二级目标设定的意义是什么?第三,三级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一、我们生活的世界

“我们生活的世界”总体构想。以学生感受、观察和思考社会生活的经验为逻辑起点,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按时间和空间线索加以统整,依现实社会生活领域横向展开。通过对社会生活要素的整合,使学生了解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内容选择和组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基础性。选择一些基本(或核心)概念(涉及社会、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不同学科)。

(2)拓展性。从个人周边环境推及全球,从现实社会上溯古代。

(3)探究性。运用各种工具和资料,分析、解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目标1 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和利用必要的工具、技术和方法,识别、获取和整理相关社会信息

此次课程改革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重要的是首先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学习技能(或者说工具)。历史与社会课程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开放性,学习不仅发生在课堂中,还会发生在课堂外。因此,学习技能的获得就显得相当重要。当然,学习技能与方法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但是为了凸显其重要性,我们把学习本课程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技能,集中起来,作为第一个目标出现。

本目标下设立了7个三级目标。粗略分析,可以看出有认识社会的三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了解地理空间的钥匙(1-1至1-3),主要讲地图和地球仪。

(1)地图和地球仪本身的知识(地图三要素,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等)。

(2)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定位(表示方位的术语、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等)。

第二把钥匙:了解过去的钥匙(1-4至1-5),主要讲历史时段的表示方法和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1)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朝代、公元、年代、世纪等);一些纪年的单位(干支纪年、年号纪年、公元纪年等);习惯用法(春秋战国时期、开元盛世、工业时代等)。

(2)运用历史时段的表示方法(建立年代尺的概念)。

(3)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运用。

第三把钥匙:了解现实社会的钥匙(1-6至1-7),主要讲社会调查方法、各种媒体的运用。

(1)社会调查强调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问卷、访谈、分析资料)。

(2)大众传媒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人们通过媒体获得大量信息。

目标2 观察、发现和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

这一目标涉及到的核心概念是区域。为什么选择区域?主要有以下两点考虑。

第一,人们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发生在一定的区域(或者说地理空间)之中,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对社会生活有很大影响,因此,区域是我们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尺度。

第二,区域是地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研究对象之一。初中地理就是以区域地理为主。因此引入区域的内容,与分科地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致。

本目标下设立7个三级目标,大体上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乡土(最小的生活区域)调查活动,了解区域的基本特点(2-1至2-3)。主要表达以下观点。

(1) 区域的空间尺度不同。

(2) 区域有其本身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3)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部分:生活区域扩大到中国,了解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特征(2-4至2-5)。主要有下列两方面内容。

(1)总体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人口、民族、政区等方面。

(2)区域差异:采用典型案例的方法,展示不同区域之间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方面的特点,在比较中了解差异。对于区域的选择,没有统一的规定,这为编写教材和教学留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第三部分:生活区域扩大到世界,了解世界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特征(2-6至2-7)。主要有下列两方面内容。

(1)总体特征:包括大洲大洋的分布、地形、气候、自然景观、国家和地区、人种、经济发展差异等方面。

(2)区域差异:与第二部分一样,要求采用典型案例的方法,展示有代表性的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使学生建立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概念,以及尊重不同地区文化的价值观。对于国家和地区的选择,也没有统一的规定,为编写教材和教学留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目标3 识记、再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

人们不仅生活在多样的社区里,也生活在时间的长河中。凭借和利用各种资料,我们可以知道人们生活的历史怎样被发现、被记载、被传承至今,并由此识记、再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了解过去的生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开创未来的生活。

本目标下设4个目标,主要目的是再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如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中外文明发展的大势,了解中国朝代更替或并存的顺序,识记中华文明延续的基本线索,感受历史的变化。

人们不仅生活在多样的社区里,也生活在时间的长河中,身边的一切都可以使人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变化。凭借和利用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我们可以知道人们生活的历史怎样被发现、被记载、被传承至今,并由此识记、再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知道人类的历史有几百万年,文明时代的历史有几千年,工业文明的历史有几百年,进而懂得:了解过去的生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开创未来的生活。

目标4 体会在现实社会中各种规则、制度的意义

目标5 尝试在经济生活中可能充当的各种角色,初步树立现代经济意识

目标6 感受教育、科技、文学、艺术、体育与文明生活的关系

目标7 感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条件下有所不同,有所变化

这四个目标,立足于现实社会,以个人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从把握现代文明生活的基本要素立意,展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可以看作是姊妹篇。

目标4是关于政治生活方面的内容,有5个三级目标,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规则本身的内容(4-1至4-3),包括规则的制订、与日常生活和未成年人密切相关的规则和法律。

第二部分:规则的运用(4-4至4-5),包括现实社会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行使自己的权利。

目标5是关于经济生活方面的内容,有6个三级目标,按照从家庭经济生活到个人经济生活的顺序,依次出现经济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基本常识,如收入和支出(5-1),消费(5-2),市场(5-3),储蓄、保险、纳税、贷款(5-4),投资(5-5),经营(5-6)等等。

目标6是关于文化生活方面的内容,有4个三级目标,分别从教育(6-1),科技(6-2)、文学、艺术(6-3),体育(6-4)等方面,要求用实例着重说明它们与文明生活之间的关系。

目标7是关于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关系的内容,有3个三级目标,分别从自我成长(7-1),人与人、人与社会(7-2和7-3)三个侧面,要求用事例说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成长,社会角色也在不断变化,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行为也有所不同。

二、我们传承的文明

“我们传承的文明”总体构想。以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为线索,以中国社会发展为主线,认识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起源、传播和发展。通过对史实的整合,使学生能将历史内容有机地融入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之中,了解现实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内容选择和组织有以下主要特点。

(1)用历史观点统领内容目标,体现所选内容的教育价值。

(2)主题的选择注意体现综合性,时间(历史)和空间(地理)的内容交互出现。

(3)从现实出发回溯历史,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

目标1 理解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本目标与第一主题“我们生活的世界”的目标2“观察、发现和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相对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说明人们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和行为。大体上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1-1,1-2)。由于自然灾害在历史上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把它单列出来,作为自然环境对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例(1-3)。要求举出中外的实例说明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第二部分,从古到今,人们对人地关系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1-4)。从这个过程中可以感悟到,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是经历了对自然的敬畏—对自然的掠夺—强调人地和谐发展的过程,其中人类曾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些看法对于今天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目标2 回顾人类的文明历程,认识文化发展是多样性的

本目标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说明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差异。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世界几个主要文明区的概貌,如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古代两河流域、古代

印度的恒河与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的长江与黄河流域、古代希腊、罗马等地中海文明。要求了解它们的名称、位置和主要特点(2-1)。

第二部分,多角度展示文化的多样性。其一,从经济的角度表现文明发展的区域多样性(2-2)。其二,从政治的角度表现文明发展的时间差异,侧重用国家管理形式的变化来说明(2-3)。其三,从文化成就的角度,包括如文学艺术、学术思想、建筑艺术等方面,表明文化的多样性(2-4)。其四,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包括衣食住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表现不同的区域特色(2-5)。

目标3 考察社会文化现象的变迁,了解文明传承的时间和空间联系

本目标从文明发展的时间传承和空间传播扩散两个方面,说明了今天的文化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大体上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文化现象的时间传承,以及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1,3-2)。3-1中的“制度”并不是仅指政治制度,而更多的是指社会惯例,如婚姻制度、家族制度、风俗习惯等。主要说明它们的起源、发展、延续和变化。3-2中的传统文化,既包括中国的,也包括世界的;既有精英文化,也有民俗文化。

第二部分,文化现象的空间传播扩散,以及文化交流带来的影响(3-3,3-4)。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历史上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如探险、迁移和地区征服,以及现代文化扩散方式的变化。其二,交通和通讯手段的变化,对文化的传播与扩散具有重要作用。它打破了区域间封闭的状态,为区域间文化联系的日益加强,提供了重要条件。

目标4 通过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认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趋势

本目标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科学技术发展对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作用(4-1)。可以把人类社会的进程大致分为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大机器工业时代、电子时代等,从中体会科学技术发展使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第二部分,分别从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历史阶段,例举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说明它(他)们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2,4-3,4-4)。不同时段,突出的重点不尽相同。对于古代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要求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不同国家或地区)和特定时间(特定的历史时期或阶段)的突出作用;对于近代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要求说出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对于现代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要求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

第三部分,综合地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多角度,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把握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趋势(4-5)。大转折时期是指那些前后的社会面貌均发生巨大变化,甚至根本性的变化的时期,是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的分水岭,如中国的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

目标5 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理解民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和传承文明的主体

如果说目标4旨在说明历史上重大事件和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本目标则重在说明普通百姓对传承文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这一点,过去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得不够,因此,本目标的确定可以说是本门课程的一个亮点。本目标大体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民众的衣食住行、生产活动等物质生活,以及娱乐、信仰、礼俗和语言文字等精神生活入手,展示这些平凡生活透射出的许多重大社会变化,同时,正是由于这些丰富的民众生活的长期延续,才使其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5-1,5-2)。

第二部分,女性的社会地位(5-3)。这个问题第一次专题出现在中学的课程中,是一个创新点。女性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对于社会的进步具有特殊的贡献。但是过去人们对女性的地位是忽视的。本目标的立意,在于从现实出发,了解许多女性问题的历史由来,感受新中国提高妇女地位的意义。

第三部分,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巨大作用(5-4)。尽管领袖人物在社会变革中往往充当重要角色,但是民众的广泛参与是这些社会变革是否能够成功的基础。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目标强调通过中国、外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实例,说明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目标6 在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兴衰

课程总体设计强调“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本目标是对此最集中、最明确地体现。本目标主要从中国古代和近代两个历史时段,来说明中国的发展和变化。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的情况。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6-1,6-2)。用历史事实,说明中国自秦汉统一,帝国建立之后,直到明清时期,统一是主要趋势。而长期的国家统一,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民族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共同书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展现和了解这个过程,有利于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多元一体特征。其二,在特定历史时期中,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6-3)。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例如科举制和文官制、四大发明、丝绸生产、孔子与儒学、唐诗宋词等。这些特殊的成就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的情况。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中华近代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6-4)。需要从政治体制、生产力发展水平、思想文化、国民素质等方面综合分析。其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既包括全民族的浴血奋战,也包括不断的学习和追求,从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最后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取得革命胜利。其中要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重大事件。

三、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总体构想。以人类进入当代社会为时空背景,选择人们最为关注的若干现实问题和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整合,使学生立足于当代社会,进一步探讨我们应该努力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内容选择和组织有以下主要特点。

(1)依据现实性、开放性和综合性选择问题。现实性体现在所选问题与当代中国国情和发展密切相关;开放性体现在所选问题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综合性体现在所选问题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多角度加以分析。

(2)问题的排序与第一主题尽可能呼应。

目标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历程与现代世界的发展中,认清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本目标的设置有两个基本意义:第一,粗线条地勾勒新中国成长的历程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展的基本走向。第二,作为当代世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背景,是学生认识当代社会人们最为关注的若干问题的时空条件。本目标下设立了5个三级目标,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变化为线索,从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感悟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和曲折经历(1-1和1-2)。

第二部分,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为线索,从“冷战”到“多极化”的变化过程中,观察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从经济发展差异和变化中,观察当代世界的经济格局(1-3和1-4)。

第三部分,在世界大的政治经济格局条件下,通过对综合国力的国际比较,认识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1-5)。

目标2 了解当今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主动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

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既是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全球性问题,又是反映我国基本国情的突出问题;既是源于历史与地域关系的发展问题,又是当代社会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既是国家和社会面对的挑战,又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切身感受。因此,这是一个能够密切联系,而且综合性较强的主题。本目标下设立了6个三级目标,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述):对世界和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的现状分析(2-1)。

第二部分(分述):分别对世界和我国的主要人口问题(2-2和2-3)、资源问题(2-4)和环境问题(2-5)进行分析。有两个要求:其一,不面面俱到,例如人口问题,突出分析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因为人口老龄化对现实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二,密切联系学生身边的实例,从中建立正确的价值判断。

第三部分(总述):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2-6)。

目标3 关心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自觉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本目标是对第一主题“我们生活的世界”目标4“体会在现实社会中各种规则、制度的意义”的进一步深化,把政治生活提高到民主法治层面上。本标准大致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说明两个问题,其一,世界和中国人民争取人权的努力(3-1);其二,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历程(3-3)。

第二部分:联系实际,说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首先,建立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离的观念,懂得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道理(3-2)。然后,选择一些学生能够接触到或参与的事例,作具体分析。其一,对弱势群体和少数民族的法律保障(3-4);其二,通过各种制度,积极参加民主政治生活,包括人民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新闻舆论监督制度,信访举报制度等等(3-5);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和作用(3-6)。

目标4 了解当今科技发展与经济成长的特点,逐步形成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

本目标是对第一主题“我们生活的世界”目标5“尝试在经济生活中可能充当的各种角色,初步树立现代经济意识”的进一步深化,尤其是把科技发展、经济成长、道德伦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意义。本标准大体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侧重在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其一,不同身份的团体和个人在经济生活中的不同作用(4-1);其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比如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强调经济发展要因地制宜(4-2)。

第二部分,侧重在科技发展方面。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其一,科技发展的历程和当代科技发展的突出特点(4-3);其二,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科技教育领域中的差距,引领学生理解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4-4)。

第三部分,侧重在说明经济成长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对于“关系”的分析,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其一,正反两个方面;其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目标5 了解当今的全球化趋势,形成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意识

本目标大体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以全球的视野,展现了当代世界的主要特点。第一,信息的网络化,使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便捷,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5-1);第二,经济的全球化,使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大工厂”(5-2);第三,文化的多元化,全球化的趋势使民族之间的文化距离越来越近,但是文化的多样性不会因此而消失。相反,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5-5)。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意识,即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动增进不同文明间的理解和交流,并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第二部分,战争问题。分析区域性冲突的主要原因,说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第三部分,重要的国际组织,及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可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学生联合会、世界贸易组组织等。

目标6 面对当今的社会变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本目标可以看作是完成《历史与社会》课程之后,对学生应该具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5个三级目标,大体说明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第一,如何看待社会问题。从世界范围现代化进程看,有种族歧视、恐怖主义问题;有贫困问题、人口问题等。我国的社会生活也在深刻地变化着,如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等。随之而来的也有许多社会问题出现,各种文化思想的激荡(6-1)。

第二,如何参与社会生活。一是关心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倾听别人的意见,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6-2)。二是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并且学习公平竞争,学习与他人合作,这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文素养(6-3)。三是协调人际关系(6-4)。特别强调要从中国传统美德中吸取养料,比如,“满招损,谦受益”“君子待人以诚”“嫉恶如仇”“与人为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都是颇有启迪的格言。

第三,如何承担社会责任。这里强调要摆正个人与社会的位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在从事某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时,总会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对社会生活发生一定的作用。因此,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6-5)。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内容标准释义】相关文章:

初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初中历史课程的根本目的所在?

在线收听: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一)

关注高中课程改革系列报道(四):高中课程标准新意迭出

历史课程标准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高中课标解读:选修课程《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解读之一

第二节 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续)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