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历史知识点 >中考历史教学设计:第10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

中考历史教学设计:第10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7-06-13 发表 | 教学分类:历史知识点

学习园地

第10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

文艺和科技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文艺和科技成就: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伟大的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离骚》、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中医和编钟。

2.通过《诗经》和《离骚》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诗和历史的关系,培养认识和学习历史的能力;通过讨论分析屈原为什么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培养学生评价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成就。

2.都江堰的修建及其作用。

(二)教学难点

1.文学艺术和春秋战国时期现实社会的关系。

●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第7课中学习了甲骨文和金文,文字的出现,反映了文明的进步,成为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我们把文字组合,吟唱出来,以表达思想感情,这就是“诗”。

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诗,谁能告诉大家,我国最早的诗是什么?(学生回答:《诗经》)

(讲授新课)

(板书)一、《诗经》和楚辞

(板书)1.《诗经》

我国早期的诗都被收集在诗经中,《诗经》汇集了西周到春秋的诗歌,共三百多首,分《风》、《雅》、《颂》3个部分,《风》是各国的民歌,又称《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我们来看其中的一首诗。(或者是学生学过的《诗经》中的诗)

八月扑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

(教师解释诗句中的一些文词)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告诉我们了什么?(教师讲解其中的文词,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这几句诗不仅反映了西周农业发展情况,而且告诉我们古代人们的生活情况。所以说诗的出现是和生产劳动分不开的。除了反映生产劳动情况外,有些诗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诗经》中的诗歌帮助我们了解2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了解了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横征暴敛,人民的辛勤劳动。这些反映劳动人民生产和感情的诗歌又是怎样流传下来的呢?

因为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所以统治者希望通过诗来考察民情风俗,政治得失。采诗官在采诗过程中得到各诸侯国的帮助,所以各地的诗歌能集中起来。采集到的诗经过整理保存下来。

过渡:如果说《诗经》中是用写实的手段反映了现实生活,那么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则是用浪漫主义笔法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个人的感伤。

【中考历史教学设计:第10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相关文章:

高考历史解题方法谈

谈高考历史应试技巧

高中名师指导:课堂听课的基本方法

怎样让历史学习变得有趣

高中历史会考方法浅谈

2012年高考历史备考建议:方法为主兴趣至上

高中历史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解答选择题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学习方法指导

高一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

全面记忆秦汉时期的文化口诀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