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无意识的释放

无意识的释放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26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

摘要:纵观现存的物质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在那些古老画面中找到那个时代的宗教情结和道德的标准。从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到中世纪基督教美术,汉明帝梦佛求法到现代到现代西方宗教在中国境内的兴起与传播,每个时代的宗教情怀,都不是我们站在现在的知识结构所能体会的。那是无意识下的宗教情怀的释放。

关键词:物质艺术作品;宗教;达利;无意识;宗教情怀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2

生存与现在如此高速发展的现社会,科技的力量,使人们的生活、生存环境、宗教概念和道德标准均发生了变不同程度的变化。纵观现存的物质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在那些古老画面中找到那个时代的宗教情结和道德的标准。从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到中世纪基督教美术,汉明帝梦佛求法到现代到现代西方宗教在中国境内的兴起与传播,每个时代的宗教情怀,都不是我们站在现在的知识结构所能体会的。那是无意识下的宗教情怀的释放。

现代绘画作为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作品中总结概念的逐渐转变,不仅体现出了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也使基督教会积极的迎合这样的审美观念,而随之变化。自此,宗教走向了世俗化。美国着名社会学家伊恩.罗伯逊说“宗教世俗化的原因是‘现代都市化,工业化世界的复杂性’的结果”。显而易见,宗教也在不断的寻找与社会的结合点。在当代的画家中,以达利最为代表,他有着深厚的宗教艺术情怀。

萨尔瓦多?达利是超现实主义绘画流派的代表。他出生于西班牙小城菲格拉斯,很小的时候就对怪异的事物具有特别的敏感,并勇于用行动去探索。他认为:“变革的含义非常复杂而多变,因此用正常的拼音无法表现出来,如果把意思定了型,就会失去原来活泼的含义。”达利富于想象,善于打破常规,成为反叛传统艺术的拓新者。他采用精细写实手法来表现非真实的、疯狂的梦境空间,即所谓“手绘的梦境摄影”。 1929年,达利正式加入超现实主义运动。之后,达利形成了所谓的“偏执狂的苛求”式的方法,也就是说他要最细致地挖掘起内心幽深处的诸种幻觉或冲突,并由此引起观者的移情反应。《液体欲望的诞生》就是这种心态意识的表现。达利发明了叫作“妄想狂的批评”理论(Paranoia Critical),这种理论得于“一种无理性知识的自发性方法,是以精神错乱现象的解释和批评联想为基础的。在1930年出版的《可见的女人》中论证了这一理论。达利开始了自己个性化的道路,并逐渐被宗教的力量完美。在种类和程度上超越凡俗。“世界是一座桥,走过去,不要在上面盖房子”。

宗教题材具有超现实的神秘性这为现代派艺术家表达主观感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画家可以不顾及物象外在的真实性,描绘自己对社会生活独特的主观感受。虽然现代派画家的作品都具有梦幻下意识,但是也都是在下意识下创作的。

50年代原子弹的发明,促使他对原子物理学(原子)和量子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神秘的宗教题材和原子弹裂变,成为了他创作题材。达利由此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创作的宗教人物长分散地漂浮在空中,如遭磔刑的耶稣漂浮在空中,受难的基督漂浮在空中的立方体下。但,我们可以看到,画面构图并不因此而松散,安排的紧凑有序岂宗教绘画常用潜意识的场景来表现。虽荒诞、怪异、梦幻,却是有自己的思想意义。

萨尔瓦多?达利绘画的近源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及在精神病临床时间中发展起来的“自由联想”方法,利用“梦幻力量”和“心理自动主义”的无意识动机原理,达利创作《利加特港湾的圣母》就是其一个显例。他还将历史时间与宗教题材结合起来表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便是其中之一。

以上的几幅画都是在下意识下创作的,包含了超写实主义的全部特征,也表现了创作者的个性。达利对宗教的崇拜,为其创作提供了无限神圣的宗教题材,这些宗教题材超脱了原来的物象。宗教的情节、“妄想狂批评主义”的偏执 ,结合到弗洛伊德“潜在的梦思想”理论,构成了达利以荒诞的、怪异的、“微观的”梦境来表现神的神圣和庄严的内在创作需求动机。在创作中,达利建构自己、纳悦自己,追求狄奥尼索斯式的一种“狂放的激情”状态。可见,这种创作绝不是旁观者的游戏,而好似一种陶醉的狂喜体验的释放。

在舞蹈者圣约翰和圣维图“希腊人大合唱”中,我们可以看到狄奥尼索斯的经验。在这种经验中,所有主观的东西都消融于彻底忘我状态之中,这显然有自我超越因素,甚至有摆脱自我因素。但,我们所要寻找的不是狂喜的自我,而是沉思的自我状态。在达利的绘画中,我们仿佛看到,创作者在努力摆脱自我,超越自我。精神上,基督则成了他的精神寄托。内在的无意识需求,使得他沉浸在自己偏执的想象世界里。因此,我们可以从他的绘画中看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上帝安排的奇思妙想。哥伦布将十字架紧紧的抱在头上,表达其对基督教-------耶稣的虔诚。

但是,萨尔瓦多?达利不仅仅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他的想象世界把他带到与耶稣同等位置的高度。于是,他真正的超越了自我,成为了上帝式的创造者。就像利科说的那样,这“可能真正的自我超越也包含一种否定的、破坏偶像的因素。”那么,这个上帝式的创造者笔下的圣母不再像以前艺术家所创造的那样,将她装扮的如此美丽,而是在圣母和圣婴的胸口开了一个大洞,在大洞的里面还有个小洞。“洞”的含义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这可能对应创作者内心深层次的心理状态,本文不将对此深入探讨。不过以上也成为达利所向我们展示的他的另一面,即对宗教的虔诚与超越在无意识下的释放。

参考书目:

[1] 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

[2] 李娅娜,李水泳.现代绘画艺术形式创造研究.[J].新美术,2007年5期

[3] 郭洛.简论现代绘画艺术表现方法.[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6期

[4][美]阿纳森着.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5]刘鹏.批评家的姿态--阿瑟?丹托的艺术史叙事方式评析[J].艺术百家,2008,(3):62.

[6]王拥军.现代艺术的"非人"批判[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85.

[7] 达利.达利自传.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无意识的释放】相关文章:

课标培训:中国近代统治阶级的现代化:政治路线与意识形态

清朝晚期的文化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新课标下的教学反思

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十一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学设计示例二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清朝文化(三)

欧洲的启蒙运动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