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到敌人后方去” 教学设计示例

“到敌人后方去” 教学设计示例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0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


1.导入 过程

复习提问:(放录音《大刀进行曲》)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什么抗战路线?结果如何?(推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结果导致半壁河山沦陷敌手。)那么中国中产党实行的是什么抗战路线?他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如何抗战?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结合《八路军奔赴敌后》图来学习本课《到敌人后方去》。

2.新科知识内容的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①南京大屠杀

日军的对华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大的危害。(教师给学生播放《南京大屠杀》剪辑,出示图片《东京日日新闻》的报道)。

(学生看录像,形成感性认识)

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但今天却有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在忘记这段历史,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却试图抹杀这段历史。同学们你是如何看的呢?

(学生思考并议论,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②全面抗战路线(即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师出示材料1937年8月25日中国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通过的《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五、八两自然段:“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本党今天所提出的抗日救国的十大纲领,即是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具体的道路,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群众运动。不放松一刻功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只要真能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义的。”让学生分析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所实行的抗战方针?

(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后得出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方针是“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教师提问:中共在洛川会议上是如何落实全面抗战路线的?效果如何?

(学生阅读教材第一部分,从六个方面分析:全面抗战路线的含义、制定时间地点、中心任务、纲领、方针策落、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国民党为什么实行片面抗战路线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能否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

(学生分析讨论,结论可参考课内探究活动设计。)

③敌后战场

首先要理解“敌后”这个概念,敌后即敌人的后方。当时日军势力扩张到华中、华南、西南地区,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成为敌人的后方。在日本侵略军疯狂进攻中国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深入地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立了一个又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开辟了哪些抗日根据地?请同学们结合《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回答。

(学生读图回答:八路军、新四军建立了晋冀豫、冀鲁豫、晋绥、山东、苏南、皖东、东江等许多抗日根据地)

教师提问:哪一个是第一块抗日根据地?哪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哪是党中央所在地?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晋冀豫,陕甘宁边区,延安)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大大牵制了敌人,最后发展为抗日的主战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小字部分:了解杨靖宇和八女投江的故事。

3.归纳总结的过程: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会上根据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人民战争的路线,是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民族的抗战。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会议决定在敌人后方放手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全面抗战路线的指引下,党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了晋察冀、晋冀豫、晋绥、山东、苏南、皖东、东江等许多抗日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大大牵制了敌人,最后发展为抗日的主战场。、

4.课后学生活动的提示:收集有关白求恩大夫的事迹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各表演一个小话剧,展开比赛。

板书设计

第八课 “到敌人后方去"

一、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战争路线

二、洛川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制定党在抗战时期的纲领和方针政策

三、敌后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日作战战场

1.晋察冀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立

2.杨靖宇等领导东北抗日联军抗战

四、世界各地华侨和国际友人积极支援抗战

【“到敌人后方去” 教学设计示例】相关文章:

第四课 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四课 “和同为一家” 教学设计示例一

国民政府初期的统治 教学设计示例(一)

边疆民族的发展和对外关系 教学设计一

民国时期的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课 海内存知已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八课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二)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1课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教学设计示例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三课 盛世经济的繁荣 教学设计示例三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