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14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

以下是查字典历史网为您推荐的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

知识目标:掌握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条件。昭君出塞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识图和查阅能力。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友好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主流

教学重点: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3.昭君出塞。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民族关系。

学习过程:

一、复习归纳:匈奴在 草原过游牧生活。他们的首领被人称作 。匈奴对内地的进扰开始于 朝?秦始皇派 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一带;修筑 扼制了匈奴的南下。但是到秦末,中原战乱,匈奴崛起。

二、预习导航

1、匈奴族在 过着游牧生活,秦汉之际,其首领 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

2、西汉初年,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实行 。

3、汉武帝时 ,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 和 地区。

4、公元前 年,汉武帝派大将 、 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经过 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抗衡。

5、公元前 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其中一部首领 单于向西汉称臣, 时,把 嫁给了这位单于。意义

三、合作探究

1、为什么汉武帝时能够取得对匈奴战争的胜利?(结合课本,开阔思维,看谁找的理由最多)

2、回顾前面两课,结合本课内容,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方面思考)

3、不同时期,汉族与匈奴族的交往方式有几种,他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4、课本78页动脑筋

四、课堂小结

五、达标检测

1.右图是单于天降瓦当。单于是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最高首领的称号?( )

A.匈奴 B.契丹 C.女真 D.蒙古

2.1、匈奴首领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是在( )

A.战国时期 B.秦始皇末年 C.西汉 D.秦汉之际

3.匈奴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 )

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 C.制瓷业发达 D.逐渐有了农耕

4.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哪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

A.突厥 B.女真 C.契丹 D.匈奴

5.下列是两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其中属于西汉时期的有( )

①卫青 ②霍去病 ③窦宪 ④窦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事件是( )

A.公元前200年,汉高祖抵御匈奴 B.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取河套

C.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D.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

7.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后的匈奴关系( )

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B.汉朝宫女王昭君出塞

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8.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我国民族关系主流的是( )

A.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取河套 B.秦末汉初,匈奴不断挥兵南下

C.匈奴首领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D.呼韩邪单于和昭君出塞

9.很多历史事件有相同的名称,然而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却又有着不同的含义,请写出下列历史事件的相同与不同。

(1)秦末汉初,中原长期战乱,匈奴乘机夺取河套地区,并继续南下;西汉初期,限于国力,对匈奴实行和亲

(2)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

10.阅读下列材料:

西汉时,有一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汉武帝奖励他,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位名将死时仅20多岁,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他被称为冠军侯。

请回答:

①材料中的名将指的是谁?

②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达了这位名将的什么品质?

③他的英勇善战对当时的边防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学反思:通过对汉武帝、卫青、霍去病、昭君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人物的方法。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相关文章:

文艺复兴(一) - 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历史 全国大动乱 教学设计示例

对历史教学的反思

甲午中日战争 - 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

中英鸦片战争 - 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2

七年级历史下册

初二历史教学反思

新思想的萌发 - 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

秦朝统治 - 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