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说课稿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说课稿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

一、学情分析

1、初中阶段是课改的年段,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在于对传统古典科技的总结居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隐藏着停滞的危机让初中生深入认识各个历史事件并从中学习先哲的可贵品质,同时吸取教训立志建设祖国。

2、教材重难点

重点:

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难点:

包括建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特点。《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三部科学巨著,指导学生对课本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

识记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同时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

通过对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培养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图表展示总结归纳法比较归纳法

五、教学构思:

1、本课教材共分为建筑工程和科学巨匠二个子目。为使学生对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组织教材并适当加工,利用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性图片加以佐证,使学生的理性认识得到升华和提高。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多角度探讨问题。

六、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由秦始皇、匈奴、孟姜女几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将上学期熟悉的内容作为导入,既回顾旧知识又能很快引入新课。

2、提出问题。

(展示图片《故宫》《北京天坛》等)。讨论:紫禁城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学生讨论发言。利用直观图片,得出凸显皇权的目的。

(展示《秦长城》图)秦长城东起哪里,西到哪里?

(展示《明长城》图)明长城东起哪里,西至哪里?还是利用历史图片,比较归纳出明长城与秦长城的不同之处,体会中华民族卓越的创造能力,继承和学习祖辈的勤劳与智慧。

3、朗读课文,利用阅读与图片放送结合的方式,逐一讲解科技巨匠的功绩,要求同学们动手设计一张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的简表.

历史的归纳总结能力对于学习历史非常重要,制作表格不仅可以锻炼其能力,而且也便于复习记忆,更好地掌握科技巨匠的事迹及成就。

4、知识小结,点出教学重难点,习题训练,巩固教学重难点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包括建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特点。

5、教训与启示。科技成就所体现的特点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个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升,这也是本教学设计的初衷。

6、板书设计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建筑业:

1、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北京城

2、世界新八大奇迹之首——长城

二、科学巨匠和古典科技巨著

1、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2、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3、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学业成绩评价的探索

第29课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案之二

第29课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案之一

清朝的文化(三)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研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体会

第21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三)

寓知于景 寓动于情《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

16、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四课时备课资料

清朝的文化(一)自然科学技术的成就2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