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之戊戌变法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之戊戌变法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23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

第7课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是它却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它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刺激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落后挨打,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并一度形成波及全国的大规模运动。(要求学生阅读293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先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23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公车上书

1、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车(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提示学生从条约危害性和公车爱国情感方面分析)

2、为什么人们还同时要求变法?(提示学生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政府的内部矛盾、人民起义、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等方面进行思考)

小结、过渡: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爱国传统,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紧急关头,民族的精英分子总会登高一呼,力图扭转颓势。所以,洋务运动刚刚失败,公车上书就接踵而至,它冲破了长期以来的沉闷局面,造就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1、公车上书后百日维新前,康有为和梁启超有哪些主要的维新活动?(创办《万国公报》宣传变法,组织政治团体强国会,上书光绪帝等)

2、光绪帝按照维新派的意图,所颁布的法令有哪些主要内容?(先组织学生集体朗读,然后讨论回答:

A.怎样改革政府机构?为什么没有兴民权、设议院、立宪法等措施?

B.在开办企业和新式学校方面有什么措施?能起多大的作用?

C.在思想文化和国防军事方面有什么措施?引起哪些变化?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这些法令对顽固派作了重大让步,说明维新派没有实权,显得十分软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顽固派虽然掌握实权,势力强大,但他们毕竟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趋势,不得不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管理,不得不同意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不得不放松舆论控制,准许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等等。)

3、请出几位组学生,根据30页第2段阅读文字和32页自由阅读卡的内容,表演康有为与荣禄在总理衙门的那一场对话以及康有为与自己女儿的对话。(教师可以通过画外音形式进行启发引导,调控课堂纪律和氛围)

4、想一想,当时社会上哪些人赞成维新变法?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造成什么后果?(资产阶级维新派、开明的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不愿意当亡国之君的光绪帝等人赞成;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反对;广大的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手工业者等社会底层无所谓。因此,手中握有实权的顽固派很轻松地扼杀了这场维新变法运动。)

5、根据32页活动与探究:维新派要杀的贼指哪些人?(清政府中阻挠维新变法的顽固派)他们为什么觉得无力回天?(实权掌握在顽固派手里)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他愿意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品格高尚)

6、根据31页动脑筋:你同意谁说的意见?为什么?(赋于学生人格多元化的选择权,允许他们自圆其说。但是教师也可以进一步设问:他的献身精神对后人有什么激励作用吗?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领袖脱逃后,有没有继续斗争?由此对学生进行正面导向)

7、有人说:袁世凯出卖维新派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如果袁世凯站到光绪帝一边,中国早就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亮出你的理由。(让学生讨论,不必统一答案。如果得不出结论也无妨,可以介绍123页的《附录》给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为什么戊戌变法又叫做百日维新?(变法法令的颁布,从1898年6月到9月,前后只经历了103天就被顽固派扼杀了,所以叫百日维新。实际上,维新变法运动从1895年公车上书就开始了。)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38页选择题:应选B(1895年《马关条约》引发公车上书)提醒学生预习第8课《辛亥革命》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之戊戌变法】相关文章: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 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

中英鸦片战争 - 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 - 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初一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

欧洲的启蒙运动 - 高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历史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年度教学反思

清朝政局的变化 - 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

清朝文化(二) - 初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华师大版)复习指导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