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初一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初一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3-08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

初一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转眼之间,寒假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学期到来了,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中一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本学期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其它思想品德教育。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历史成绩,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要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新课标教材初一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且这些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隋朝到清朝初期为主要的历史发展线索。共 22 课,每课教学一课时。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第三个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教科书对课标有关明清时期的五条内容标准进行了归纳组合。讲述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郑和下西洋的史实、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使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通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让学生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最后《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以简述 ' 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也为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理解近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四、教学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我计划做到以下几点:

1 、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 、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 、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 、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动脑筋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

难点: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如何发展的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巩固的 六、拟用的教学方法

1 、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学习小组为单位) 2 、讲述式、谈话式、启发式、提问式等 七、教学措施

1 、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 、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

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3 、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目标统一,准确;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4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5 、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6 、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

教学进度如下:

第一周 2、242、25 讲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第二课 贞观之治 第二周 2、283、2 讲第三课 开元盛世 3、33、4 讲第四课 隋唐科举制度 第三周 3、73、9 讲第五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3、103、11 讲第六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 第四周 3、143、16 讲第七、八课 隋唐文化 3、173、18 第一单元过关并讲评

第五周 3、213、23 第九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3、243、25 第十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六周 3、283、30 第十一课 宋代社会生活 3、314、1 第12课 蒙古和元 第七周 4、44、6 第13、14课 宋元文化 4、74、8 第二单元过关并讲评 第八周 4、114、15 准备复习,迎接期中考试

第九周 4、184、22 期中考试

第十周 4、254、27 讲第15、17课 明清专制集权的

加强

4、284、29 郑和下西洋 第十一周 五一放假

第十二周 5、95、11 讲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5、125、13 清朝的民族关系 第十三周 5、165、18 第20课 闭关锁国 5、195、20 第21、22课 明清文化 第十四周 5、235、25 第三单元过关并讲评 5、265、27 准备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第十五周 5、306、1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6、26、3 唐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第十六周 6、66、8 政权并立,经济重心南移 6、96、10 宋社会生活,蒙古,元 第十七周 6、136、15 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 6、166、17 明清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 第十八周 6、206、22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6、236、24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 第十九周 6、277、1 模拟考试并讲评 第二十周 7、47、6 期末考试,放假

【初一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设计示例

“一国两制”与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录

对历史教学的反思

美国历史学科教学的专业发展基准

七年级历史第二册教案(全)

高三历史年度教学反思

历史期末教学反思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备课资料

高三历史课教学反思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