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计划格式

七年级历史上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计划格式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10-11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

初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现在的时间对同学们尤其重要。下文为大家准备了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计划。

一、设计思路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整本书乃至中国古代史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正式形成就是在秦汉时期,确切的说是在西汉时期。所以本课在整本教材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以后古代史的学习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学生历史知识积累有限,但对历史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而且对中央集权、大一统国家等概念有初步理解。

3、教法分析

我校七年级学生在平时教学管理中统一采用分组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破重点、难点,结合本课实际和学生自身特点,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本节课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

4、学法分析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目的之一。学生主要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新课程理念,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汉武帝颁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的史实,为正确评价汉武帝做必要的史实积累。

(2)思考“推恩令”的巧妙之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继续与巩固。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始皇与汉武帝加强在统一思想方面采取措施的异同。

(3)通过课堂试验,学会从生活经验出发来理解历史事件的方法。

(4)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汉武帝,掌握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国家统一,安定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感。

(2)认识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影响深远。

(3)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政治局面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4、现代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以读史料、解问题、重思辨为主要手段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分成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展示,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中心内容是汉武帝如何推进汉朝的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因此依据历史课程标准,我认为:

1、重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所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

原因:汉武帝从政治、思想、军事各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使中央高度集权,国家高度统一,故这些措施及其作用都是重点。

2、难点:如何通过这些措施评价汉武帝。

原因:七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储备少,对人物的看法还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未上升到理性层面,所以在评价历史人物方面需要老师做必要的引导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搜集图片与文字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剪辑导入视频以及《汉武帝和董仲舒对话》视频

2、学生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预习新课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播放提前剪辑好的视频,使学生了解西汉的建立、汉初统治者“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政策、汉武帝的雄心壮志等内容,弥补学生对于从秦朝直接过渡到西汉的空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师:年轻的刘彻能够如愿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看看汉武帝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实现自己推进大一统格局的美好愿望?

启发

积极参与

 

 

色彩斑斓的图片和视频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并且开门见山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相关内容,与上节课刚刚讲过的秦朝有一个衔接

 

多媒体投射《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何为大一统?是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权对各个领域实行强有力的管理。也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国家高度统一。

刚刚的那段视频,向我们展现了西汉初期的几位皇帝通过努力使一个满目疮痍的西汉王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得的生机勃勃。他们的统治为汉武帝施展雄才大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谁知道,这一切都是表象。汉武帝在他刚刚即位不久,就遇到三个大麻烦。我们一起来看看。

大屏幕展示

 

 

 

 

 

 

开门见山,使学生对“大一统”含义有一个总体把握

 

出示材料,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考验一】

西汉初年,刚经历过战争,国家贫穷,因此,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政策。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启发,引导

1、“无为而治”是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2、西汉初期的几位皇帝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今天的成就。但是汉武帝时,诸子百家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汉武帝的统治来说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得出汉武帝遇到的第一个麻烦:治国思想是一百年不变,还是要与时俱进呢?

 

材料二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材料三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葬衣——金缕玉衣,用玉2498片,金线 1100克。

 

1、材料一说明什么?(提示:出行仪仗、弓箭、钱财都多于京师)

 

2、材料二,一件葬衣就耗费玉2498片,金线1100克,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得出汉武帝遇到的第二个麻烦:诸侯王拥兵自重在封国内各自政,不听天子的号令,时刻有谋反的企图,怎么办?

 

材料四

当时京城的有些百官和皇族时不时的干些违法犯纪的事情,封国势力的削弱使郡国的实力逐渐增强,这些都使汉武帝不安起来。

怎样才能了解官员和皇族的动向,使他们忠诚自己和不敢贪赃枉法、欺下瞒上呢?

 

学生讨论,得出汉武帝遇到的第三个麻烦:如果各地有一些官员不服从命令,欺上瞒下,怎么办?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多媒体出示汉武帝遇到的三个大麻烦以及汉武帝的图片

麻烦一

      治国思想是一百年不变?还是要与时俱进呢?

麻烦二  

    诸侯王拥兵自重,各自为政,不听天子的号令,时刻有谋反的企图,怎么办?

麻烦三

   如果各地有不服从命令的官员,汉武帝如何知道?

大屏幕出示问题,指导阅读

 

 

 

把全班分为三大组,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每组一个任务,帮助汉武帝解决大麻烦。展开讨论。

 

教师在学生代表发言之后点评。

 

 

 

 

 

 

教师补充,做陈述总结。

各组派代表抽签,领任务。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归纳主要内容(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获 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探讨交流,解决问题(体会主动学习的乐趣,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

 

 

 

派代表发言,提出解决措施并针对其他两组的问题做一解答。

 

 

 

 

 

其他两组随时提问。

 

把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获 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体会主动学习的乐趣,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

 

 

学生通过“质疑——设疑——探疑——解疑”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

 

学会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

重点难点突破: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生就儒家、道家、法家思想的可使用性进行探讨。

教师播放视频《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

2、“推恩令”

课堂试验:

实验道具:一捆卫生筷(用塑料胶带缠住两端)、一把小刀。

第一步:选择三个力气最大的男生来折,没折断。

第二步: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折断。

第三步:用小刀割断塑料胶带,将卫生筷分解成一根一根,选择三个力气最小的女生来折,轻松地折断了。

上面这个试验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

3、在学习秦朝历史的基础上,学生应该初步了解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需要史论结合、全面并客观分析的方法和态度。据此,谈一谈你心目中的汉武帝?可以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同时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补充,使学生将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落实在实践当中。

 

指导

分析

点拨

教师总结:要想打击一个力不能及的东西,首先应该将其分解,只有将其分解为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才可以轻松的摧毁。王国问题也是如此。如果强攻,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抗,前面提到的七国之乱就是证据。所以,要想解决王国问题,必须先要对其分解,削弱其实力。那汉武帝是如何做的呢?他颁布了“推恩令”。

归纳

讨论

总结

参与实验

 

直观的感受再现历史情景,是学生对历史信息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课堂实验,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理解“推恩令”的妙处,也是学生感受到参与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课堂小结

多媒体展示问题

通过这节课我是怎样学习的?

学到了什么?

何体会?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归纳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汉武帝通过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 “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等措施,巩固了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推进了大一统的格局。通过评价汉武帝,我们也初步掌握了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学生自己谈感受,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明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计划格式】相关文章:

七年级历史下册

图说历史:卢沟桥上大刀亮

“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教学设计二

初一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

历史期末教学反思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

文艺复兴(一) - 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 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

历史教学反思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