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方法 >备战2011高考——运用“四步法”巧解选择题

备战2011高考——运用“四步法”巧解选择题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1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方法

学习园地

四步法把选择题视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一个由题干和4个题肢组成的联系紧密的系统,这个系统包含四个方面:①题干;②题肢;③题干和题肢的关系;④题肢和题肢的关系。四步法就是按照这四个方面逐一展开。

一、明确题干的规定性

明确题干的规定性,是做好选择题的前提条件。当前的选择题多采用材料题的形式,这与以前非材料型选择题只有一个大的区别,那就是增加了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难度。从问项和题肢设置来看,不外乎程度型选择题、因果型选择题、比较型选择题、理解型选择题等。读懂题干,明确题干规定性依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在材料型选择题中,历史信息往往较多,这就需要考生研读相关信息,把握核心观点,同时关注细节信息,因为核心观点和细节信息都可能是设置题肢干扰项的依据。举一典型试题如下:

【例1】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解析】这道题难在题干信息过于冗长,对于考生阅读理解能力要求极高。题干信息可简单概括为:1750年的英国前后变化极大。题目的问项是寻求该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也就是追问原因,根据1750年这一具体时间,联系所学,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A项。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期,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得生产力、交通运输、社会结构、世界联系、城乡关系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干要求,人口的迅速增长是社会变化的表现,但是与题干“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不够吻合;选项C中经济全球化推动不同地域的文明进行交流,但是至少本地的传统文明有存留,这显然与题干中相关信息“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不大吻合;选项D错误类似于选项C,故选A。

二、辨析题肢

在历史选择题中,命题者经常设置一些干扰项,例如增加一些程度副词,使得表述出现错误;或者题肢犯了绝对化的错误,这是一个正确解题的重要环节,要对题肢表述的正确性进行全方位的考查。辨析的要领是要抓住题肢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原来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须舍去。尤其是对题中出现的“所有”、“始终”、“完全”、“都”等字词一定要慎重推敲。

【例2】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解析】答案选C。选项A程度副词“远高于”,材料只是用了表示时间顺序的“较早”一次,并未涉及工业发展程度;选项B犯了偷换概念,即农民为主体与农业水平发展程度不是一回事情;选项C与题干“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吻合,因为工业革命所需要的资金条件和劳动力条件因此而更容易具备;选项D中“同步发生”显然不符合实际。对英国来说,社会结构的变化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前提,显然,二者具有时间差,该表述错误。

三、辨析题干和题肢的关系

【备战2011高考——运用“四步法”巧解选择题】相关文章: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如何记忆《北京条约》内容和《天津条约》内容

高考学习指导:因果关系型选择题解答

如何解答考查“根本原因”的历史选择题

高考学习指导:程度型选择题解答

高考学习指导:否定型选择题解答

高考学习指导:组合型选择题解答

高考历史解题方法谈

高考历史组合式选择题解题方法

近年高考历史7大解题技巧解析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