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高一年级历史寒假作业题2016

高一年级历史寒假作业题2016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25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小编准备了高一年级历史寒假作业题,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单选60分,每题2分)

1.自秦汉到明清,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特点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与控制不断加强 ④选官与考试始终紧密结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从商周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①由贵族政治变为官僚政治 ②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

③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权力 ④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3.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现象。下列政治制度与此相关的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察举制D.科举制

4.在表解梳理秦代九卿(局部)的基础上,张霞同学所得到的三点认识()

奉常

掌管宗庙礼仪

宗正

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郎中令

掌管宫廷警卫

少府

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①秦代设立了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中央官职 ②九卿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和负责监察系统③体现了秦代国与家同治的突出特点

A.仅一点正确B.仅一点不正确C.全都正确D.全不正确

5.(秦始皇)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使后无战攻之患。材料中的计谋是指()

A.全面推行郡县制B.实行三公九卿制.C.继续沿用分封制D修建驰道、直道

6.古希腊的城邦不同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这主要表现在古希腊的城邦()

A.始终是独立的政治单位B.小国寡民C.王权强大D.长期实行贵族政治

7.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主要特征之一,与形成这一特征最密切的因素是()

A.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B.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8.提到罗马文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罗马法。罗马法的演变过程是()

A.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B.习惯成文法习惯法法律总结

C.法律 理论 法律总结D.习惯习惯法成文法法律总结

9.到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这一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总统权力至上B.实行联邦政体C.选举和议会立法D.多党联合执政

10.英、法、美、德在近代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但各国模式又不完全相同,其共同点不包括()

A.逐步形成分权制衡机制B.民意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

C.国家元首拥有行政实权D.法律规定议会享有立法权

11.1688年光荣革命以来,英国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其关键在于对国家权力分配问题的解决,该关键主要是指()

A.国王掌握国家权力B.光荣革命排除暴力

C.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阶级利益得到调和

12.为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颁布《独立宣言》B.建立邦联制

C.推行三权分立D.实行总统制

13.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名委员中,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职员约10人。材料表明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上的划时代意义是()

A.消除了选民在职业、性别上的限制B.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

C.探索了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D.公社委员会实行了权力集中

14.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格局。这里的它指()

A.新中国建立B.巴黎公社革命C.十月革命D.五四运动

1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意图的是()

A.割占香港岛B.中英协定关税

C.赔款2100万银元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16.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说:在整个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虽有一时的供应不足之虞,但在总体上不觉困难。一些民众向他们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更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A.英方发展海外贸易B.民众尚未形成国家民族意识

C.英方诋毁中国民众D.民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

17.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C.三民主义D.《共同纲领》

18.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据此,恩格斯认为()

A.战争是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的唯一机会B.战败后的清政府将对欧洲国家全方位开放

C.中国的自闭和崩溃状态必然导致战争失利D.战争必然使中国变革统治体系和对外开放

19.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B.推动国民大革命

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20.1919年5月的一天,上海某理发馆贴出告示: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该理发馆贴此告示的直接原因是()

A.《辛丑条约》签订,加重了人民负担B.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民愤

C.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爆发D.九一八事变爆发,中日矛盾激化

21.红色旅游的宣传词中有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这里的历史红指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人民军队的诞生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D.遵义会议的召开

22.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演变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23.二战后,美苏之间冷战对抗,但并未爆发世界大战,其主要原因是()

A.美苏都极力反对战争B.美苏处于相对均势

C.战争会削弱两国力量D.第三世界力量增强

24.2000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首次会晤,此时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是()

A.中法俄英美B.中德俄英美C.中日苏英美D.中法苏英美

25.有学者说:20世纪在相当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但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巨变使人忧虑B.国家间对抗激烈

C.世界联系日益紧密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26.1926年7月4日,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宣言中说:居今日之中国,除少数军阀、官僚、买办、财阀之外,全国人民入则有老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罹举家冻馁之祸,灾害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为此,国民政府()

A.召开国民党一大B.成立广州国民政府

C.整编国民革命军D.发动北伐战争

27.民主法治是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保障。我们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的是()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28.国台办主任张志军2014年首度访台,放在65年的时间长度,放在海峡两岸战争与和平悲欢与离合的历史厚度去看,此访堪称两岸关系的一大进步,这说明()

A.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进展B.一国两制得到台湾认可

C. 九二共识得到全方位体现D.拓展交流渠道符合两岸人民共同利益

29.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正确的理解是()

A.澳门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方针的首次成功运用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D.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实行两种社会制度

30.1953年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农村人口)按每80万选代表1人,

直辖市和省直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这一规定()

A.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管理制度B.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C.为三改和工业化提供了法律依据D.有利于农村剩余移

第Ⅱ卷(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7年3月,彼得格勒的女工高呼打倒战争!要面包!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各工厂的男工也加入游行队伍。参加示威和罢工的人数不断增加。沙皇政府派军警开枪镇压,工人们奋起反抗。起义工人得到士兵的支持,起义迅速发展,革命的红旗代替沙俄的白、蓝、红三色旗在首都上空飘扬。正在前线指挥俄军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于3月15日宣布退位。

材料二 代表大会决定: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

《和平法令》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来源:学科网]

(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根据材料判断它的性质是什么?(1分)

(2)材料二的三个文献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通过的?(1分)各有什么作用?(6分)

(3)两段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关系如何?(1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年代

阵亡人数

1937

125 130

1938

249 213

1939

169 562

1940

339 530

1941

144 951

摘自《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材料二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毛泽东《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国家的命运,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创造了历史契机。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还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李长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4分)

高一年级历史寒假作业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年级历史寒假作业题2016】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学习如何提高学习效率问题浅谈

浅谈高三学习历史卷的复习技巧

高中历史三大考试题型解题技巧

高中历史学习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问答题答题要诀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探讨

高中历史学习:人物评价三法

高中历史归类式学法

2016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寒假作业题

最新历史
热门历史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