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下册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下册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4-25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第I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卷中)

1.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 )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2.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最主要方式是( )

A.集体耕作 B.简单协作 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庄园经济

3.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

A.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D.商品经济的发达

4.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 )

A.全部销往海外 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

5.下列一组瓷器是一座古墓中发现的陪葬品,据历史常识判断,这座墓葬的形成时间应不早于( )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6.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 ②我国较早冶炼生铁和块炼铁

③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④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产生于我国的(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8.草市的特征不包括( )

A.远离城镇 B.交通便利 C.政府管理 D.规划形成

9.历代封建王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发展农业生产 B.保护小农经济 C.限制商人活动 D.巩固和维护封建统治

10.明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

A.手工业作坊大量增加 B.手工业技术水平空前提高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产生 D.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11.鸦片战争后,传统的自然经济较早解体的地区是( )

A.黄河长江流域 B.中西部地区C.北京、西安等大城市 D.东南沿海地区

12.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60年代投资企业家,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哪一领域(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军事工业

13.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表明( )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企业惧怕民族企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14.清末考取状元,但未贪恋官场,而选择了实业救国,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

A.张謇 B.梁启超 C.李鸿章 D.荣德生

15.下列有关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纺织业是当时第一大产业 B.面粉业是当时第二大产业

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自然经济仍然占据绝对优势

16.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

A.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B.民族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

C.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

D.民族企业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后,它才能健康发展

17.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新宪法的通过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8.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期间

C.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D.杂交水稻推广后

19.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不包括(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规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反映了( )

①农村生产经营权发生变化 ②农民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农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④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2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有( )

①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②提出判断改革开放的标准 ③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批准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逐步扩大各类企业的自主权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巩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23.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体现了中西合璧特点的是( )

A.长袍马褂 B.西装 C.中山装 D.花轿

24.中国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是( )

A.四合院 B.别墅 C.新村 D.公寓

25.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A.市场经济观念改变了传统礼节 B.民主平等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C.对西方文化不自觉地盲目崇拜 D.西方文化食蚕中国的传统文化

26.在清末民国初年,在社会上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民国成立时孙中山自称朕 B.人们穿着西装祭拜孔子

C.李小姐穿着旗袍拍了一张相片 D.在广州吃到了中西大菜

27.电话传入中国的时间和截至2003年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的位次分别是( )

A.1865年,第一 B.1882年,第三 C.1865年,第三 D.1882年,第一

28.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件说的主要问题是( )

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29.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在我国青海玉树县发生了里氏7.1级地震。不久,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已经在第一时间获知这一不幸消息,人们在第一时间获知这一不幸消息主要通过( )

①电影 ②电视 ③报纸 ④互联网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30.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特有的精神风貌。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

A.报童在街上叫卖 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

C.人们用移动电话相互问候 D.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

第Ⅱ卷(共40分)

二、材料分析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6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2分)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2分)

(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4分)

(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

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2分)

32.案例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一个典型的案例能够折射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画面。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应的问题:

材料一: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

材料二: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对中国市场出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高#考#资%源*网

材料三: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材料四:荣德生在1943年书写对联:心正思无邪,意诚言必中以此表达荣氏企业的经营理念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分)

(2)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2分)

(3)假如你是1916年某报的记者,请为荣氏企业的面粉写一句广告词。(不超过20字)(4分)

(4)为什么有人认为中国民族工业的真正春天是1956年?(2分)

(5)根据材料四,请问荣氏企业的经营理念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弘扬、借鉴的精神是什么?(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 题词摘要:¥高#考#资%源*网

一五(19531957年):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年):大跃进 大倒退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年):改革闯关 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年):小平南巡 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年):宏观调控 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年):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年):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20日

请完成:

(1)一五计划期间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2分)

(2)二五计划期间,大跃进为什么最终导致了大倒退?(2分)

(3)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六五计划期间,对外开放又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4分)

(4)八五计划期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从此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

(5)九五期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在所有制结构上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上有何新论断?(2分)

34.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两组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4分)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卷中)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CCDDCCDDC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BDACBBBDA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BBCABADDDC

第Ⅱ卷(共40分)

二、材料分析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6分,共40分)。

31.(1) (2分)

答: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2)(2分)

答:农工商皆本;重农抑商。

(3)(4分)

答: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雍正帝的观点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落后的,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4)(2分)

答:在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

32.(1)(2分)

答:地方绅士的阻挠和反对;地方实力派官员倡导办实业

(2)(2分)

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荣氏企业抢抓机遇;善用促销手段;产品质量好。(任答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

(3)(4分)

答:(略)广告词中必须含有爱国抑制洋货和价廉物美中彩头等类的主题。

(4)(2分)

答:1956年人民政府成功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2分)

答:诚信经营或诚实守信等。

33.(1)(2分)

答: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奠定工业化基础。

(2)(2分)

答:大跃进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3)(4分)

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放沿海14个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4)(2分)

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2分)

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

34.(1)(2分)

答:服饰(装);婚姻礼俗。

(2)(4分)

答:进一步打破了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促进了先进观念,知识技术等传播;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任答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下册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新高一必读:高一历史学习方法调查报告

高三历史学习中的常见障碍及对策

高中历史学习的三个境界及学习四法

高中历史考试的万能方法和答题模板

巧用数字记忆高中历史知识点

高中历史分析方法及公式

高三每一次考试过程应该如何应对

高中历史探寻“公式法” 答题模式

高中历史线索掌握十法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巧记

最新历史
热门历史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