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现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建设与祖国统一》练习

《现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建设与祖国统一》练习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小编寄语: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现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建设与祖国统一》练习练习,供大家备考。

《现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建设与祖国统一》练习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 )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

A、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被推翻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3、之所以用《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主要是因为( )

A、《共同纲领》是在新政协会议上通过的

B、《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C、《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

D、《共同纲领》的内容都是正确的

4、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 )

A、多党合作 B、党外合作

C、国共合作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

①人民民主 ②共产党领导 ③社会主义 ④共产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在( )

A、1949年 B、1954年 C、1958年 D、1982年

7、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8、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

A、在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发动群众参加共产党的整风运动 D、成立全国政协

9、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国家主席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宋庆龄

10、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是在(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11、导致文化大革命的主要根源是( )

A、错误的批判了吴晗的海瑞罢官 B、党内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

C、两个凡是理论的影响 D、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形成

12、从文革中,党和人民得到的深刻教训是( )

A、要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经济

B、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要清除修正主义在党内的影响

D、要正确处理敌我矛盾,以利于现代化建设

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的法律有(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②《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③《环境保护法》 ④《义务教育法》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4、自古以来的说法是民告官,打不赢,新中国成立后为民告官提供的法律保障是( )

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79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15、直接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D、《环境保护法》

16、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并成为中国法制建设里程碑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

17、文革期间,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最突出的表明了( )

A、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的践踏 B、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

C、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8、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是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以来

C、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D、1999年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以来

19、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制度保证是( )

A、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B、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工业,共同繁荣

C、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

D、在国家领导下,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

20、下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符的是( )

A、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通过

B、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

C、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D、宪法加强了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障

21、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

22、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是在( )

A、1979年 B、1987年 C、1990年 D、1993年

23、如果你有亲人在台湾,能当面相见、解除思念之苦的时间最早应是( )

A、1986年 B、1987年 C、1988年 D、1989年

24、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 )

A、英葡国家力量的削弱 B、综合国力的提高

C、澳门回归祖国 D、香港回归祖国

25、当前,阻碍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有( )

①台湾内部分裂倾向的发展 ②某些外国势力的干涉 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激烈对抗 ④台湾大多数人的统一意识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由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汉族曾长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形成各族杂居的现象,历史的发展是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的时间,概括其主要内容。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目的。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的神圣职责,也是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则两利,离则两伤,捐弃前嫌、携手共进。我们希望台湾当局从现实出发,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顺应民意,担当起历史的责任,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做出贡献。

请回答: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和则两利,离则两伤的最有力的证明是什么?

(2)为什么说: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的神圣职责?

三、 问答题

28、建国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怎样的历程?简述每个阶段的情况。

29、20世纪20年代末,闻一多先生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诗中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7个孩子,盼望着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

(1)1945年以来,香港、澳门和台湾三地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2)我国政府在对台湾和香港、澳门的政策有何异同?

(3)目前防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B 4D 5B 6B 7A 8B 9B 10C 11B 12B 13D

14D 15B 16A 17A 18C 19D 20A 21C 22B 23B 24B 25A

二、非选择题:

26、(1)时间:1949年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有个民族组成的自治机关。

(2)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

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27、(1)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使国民大革命蓬勃兴起,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并收回了汉口、九江两个英租界;当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合作关系破裂,国共两党开始了尖锐的对峙,使日本侵略者有可乘之机,在30年代一步步侵略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0年代,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然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的反动方针,使中国人民重新陷入战火,并造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

(2)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海峡两岸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代表了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因此,顺应民意,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的神圣职责。

三、问答题

28、(1)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空前的践踏。党政机关、工厂、学校等遭受冲击,很多人遭受无端迫害,全国人大连续十年没有召开,公检法机关无法正常工作。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法律制度逐步健全,民主制度逐步完善。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逐步建立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推进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发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取得了新发展。

29、(1)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台湾1945年回归祖国;1949年大陆解放后,国民党势力跑到台湾,形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

(2)相同:都实行一国两制不同: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后可保留军队。

(3)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

更多文章进入:

查字典历史网

查字典历史网高一历史频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现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建设与祖国统一》练习】相关文章:

中国历史学习的几点建议

高考历史复习如何更加高效的复习

高中历史学习-高考历史主观题四“审”技巧

中国古代的避雷设施

“三国”列强的归纳与运用

中国古代的治乱

中国近代史上的百项“第一”

英布

介绍中国最早的数学专著《筭数书》

古代史上没有妃子的皇帝

最新历史
热门历史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