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历史练习题民主政治建设

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历史练习题民主政治建设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历史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右图是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的历史剧照,它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红卫兵的出现使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文革期间中国的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解析: 找准本质问题,作为国家高级领导干部的北大校长却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只能说明民主法制遭践踏。

答案: D

2.根据何顿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 《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竿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在看到这组镜头时,作为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你认为对此应怎样解释才正确()

①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毫无根据 ②根据这样的情节来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革开始后不久 ③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 ④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以具体情景再现了文革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破坏和践踏。解题时要准确理解和认识题干所给材料的信息。碰破画像无端关押符合文革史实,故①说法错误;文革中夸大了政治矛盾、并非存在大量反革命分子,④说法也不正确,故排除了选项B、C、D。

答案: A

3.建国之初,我国形成的基本 政治制度在文革中没有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 B.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文革中,A、B两项中的政治制度都遭到破坏,因此D项也相应被破坏;C项在教材中并未涉及破坏情况。

答案: C

4.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发生 的原因,B、C两项只是表面现象,不是根源;A项是一个与本题毫无关系的选项,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健全,才导致个人崇拜的出现,所以学生可以较容易地判断出D项是正确的选项。

答案: D

5.下图是电影《秋菊打官司》的剧照,女主人公秋菊不 愿接受乡里的调解,在把自家产出的红辣椒满车地运到集市上去卖,得到足够盘缠后,一直往县里、市里申诉,最后秋菊赢了官司。秋菊能够打赢官司,说明该故事反映的历史时期 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 初期

D.20世纪80年代中期

解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法律,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秋菊打赢官司说明了这一点。

答案: D

6.中新网报道,某办事处采用先拆后说的经验办法,不向当事人出示合法手续,强行拆除当事人楼房。当事人依法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办事处。这反映了()

①民告官成为当今普遍现象 ②新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了 ③新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解析: 上述材料反映不出民告官成为普遍的现象,故排除含①的选项A、C、D。

答案: B

查字典历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历史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历史练习题民主政治建设】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与政治学习方法比较

名师指点:高中历史答题技巧总结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学习方法指导

高考状元对高一新生历史学习的几点建议

高中历史学习-记忆方法揭秘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京翰教育名师总结几点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由2010年高考题 寻找高中历史选择题新解法

2011高考历史学科答题方法总结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最新历史
热门历史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