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所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练习题,供大家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是在( ) A.公元前21世纪 B.公元前20世纪 C.公元前17世纪 D.公元前16世纪 2、关于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B.禹创立了王位世袭制度 C.禹创立了宗法制度 D.禹创立了分封制度
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是历史的进步
3、史学界一般把哪一件事作为王位世袭制取代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的标志是( ) A.舜承尧位 B.禹建夏朝 C.禹死启继 D.盘庚传弟 4、反映我国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的史料是( ) 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 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5、“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文中的“大道”是指( )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6、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 ) A.建立了世袭制 B.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建立了国家 D.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7、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民主推选 B.兄终弟及 C.嫡长子继承 D.父死子继 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8、夏商时期,在国家最高权利上都实行(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民主推选制 D.嫡长子继承制
9、中国古代,在中央设相的官职以参与国王决策的历史,至少应追溯到(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
10、商朝在地方封的官职有( ) A.侯、伯 B.相、卿士 C.卜、祝 D.师、相 11、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表明( ) A.夏商周三代统治的时间都不长 B.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完全不同 C.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毫不相同
D.夏商周三代的主要制度是相沿袭的 周朝实行分封制
12、下列与西周王朝建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周公东征 D.平王东迁 13、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里的“封建”的含义是( ) A.奴隶社会瓦解 B.封建制度
C.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D.分封诸侯国 14、山东省常被世人称为“齐鲁大地”,这一说法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寻到( ) A.商朝甲骨文记载 B.西周分封制 C.春秋战国诸侯国 D.秦朝郡县制
15、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中,属于异姓功臣的是( ) A.鲁国 B.宋国 C.晋国 D.齐国 16、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 )
A.分封爵位 B.分封人口 C.分封土地 D.规定贡献 17、周初实行分封的目的是为了( )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性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18、周初分封的①齐 ②卫 ③鲁 ④晋等诸侯国,按黄河流域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②③① B.①②③④ C. ②①③④ D. ③①④② 19、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 )
A.周王——卿——诸侯——士 B.周王——诸侯——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 20、“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历史现象反映出本质是( ) A.诸侯国帮助周王室巩固统治 B.周天子把权力下放给诸侯
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D.周王室文化衰败军事落后
21、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 D.井田制的破坏 22、《史记·楚世家》记载了楚庄王向周定王“问鼎大小轻重”一事,这说明了( ) A.楚王关注青铜器的铸造 B.楚王想代替周王号令天下 C.楚王欲与周王平分天下 D.楚王想要兼并其他诸侯国
23、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分封制崩溃 B.井田制瓦解 C.周王室衰微 D.诸侯野心增大 西周实行了宗法制
24、西周的宗法制来源于( ) A.原始社会的禅让制 B.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C.原始社会的母系家长制 D.奴隶社会的分封制
25、关于西周宗法制度性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是一种血缘关系 B.是一种宗族关系
C.是一种等级制度 D.是西周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26、西周实行宗法制,根本上是要( ) A.保证嫡长子一系的特权 B.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C.封邦建国,拱卫王室 D.保证王权稳定,避免内部纷争
27、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表中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A.长子 B.二子 C.四子 D.五子或六子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综合题:
28、周王朝,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②根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9、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相同点在于它们( ) A.都服务于周王巩固统治的需要 B.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D.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0、下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
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荀子》记载周初,“(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三 宜侯矢铜簋,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皿、土地和奴隶之事。 材料四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虑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辱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五 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六(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材料七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历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概括分封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四、材料五说明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 (3)材料六中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七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5)分封制与材料七中所反映的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答案:
31、(1)分封制的特点:
从分封的对象看:以同姓亲族为主体,也包括功臣、姻亲、殷商旧族等。 从地理分布看: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 从分封内容看:除土地外还有器物,人口。
(2)诸侯对周王的义务:镇守疆土、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3)王权衰弱,诸候不朝,蔑视王权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①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②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 (4)宗法制。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他们互为表里,相互渗透,共同维持西周社会。
分封制的积极作用:
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C.分封制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宗法制的积极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以上就是查字典历史网给大家带来的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练习题,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考试顺利。
【北师大版高一历史上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练习题】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