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初三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人教版

初三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人教版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5-06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同学们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查字典历史网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初三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欢迎阅读与选择!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武王)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曰齐。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文修武备,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4.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

A.分封制 B.郡县制 C.推恩令 D.科举制

5.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 在哈萨克斯坦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中国关于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即建立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统一交通基础设施,消除贸易壁垒,并进一步推进各方合作。关于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后开通的

B.西域的葡萄、石榴等作物传人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C.其路线是从西汉首都洛阳出发,直达西亚、欧洲

D.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6.德国人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古代丝绸之路也被称为进步之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这条东西方要道( )

A.交通非常发达 B.各种文明相互交流 C.商品贸易极其繁荣 D.名胜古迹众多

7.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他的积极影响是( )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

C.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8.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9.东汉名医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打开衙门坐堂行医,救治了无数湖南百 姓。至今在长沙湘雅医院还立有其雕像,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医学伟人对湖南的源源遗泽。以下古代医学巨著与他有关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

10.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乙 B.丙 C.甲、乙 D.甲、丙

1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与这首诗有关系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科举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2.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 )

清明上河图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货郎图 市舶司遗址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

13.《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这则记载说明当时( )

A.成立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打破了住宅区与商业区的界线 D.兴起了独立经营的纺织作坊

14.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朝代

地区西汉(2年)西晋(2 80年)唐代(742年)宋代(1080年)

北 方965149493459

南 方11165257830

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治统治开明 C.城市经济活跃 D.民族融合加强

15.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右边的示意图对这一过程的完成作了形象的描述。图中①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6.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能做到( )

①跟随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②偶尔去吃一碗宋嫂做的名小吃馄饨

③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④去瓦舍欣赏各种表演节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x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该地区治理的史实包括

①册封达赖和班禅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B.①③C.②③D. ②④

18.清朝乾隆皇帝给英国国王的信函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清朝统治 者采取的对外政策是( )

A.禁止对外贸易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禁海政策 D.重本抑末政策

19.联系与比较 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 折点 ②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下列言论中,属于洋务派言论的是( )

A.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B.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C.变者,天下只公理由也

D.驱 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1.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22.1923年,上海《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题的统计数据如下: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

○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失望

○2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4国民革命失败,国共进入长达十年的对峙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解放战争的进程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的影响

24.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事物,辛亥革命后生活在上海的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A.坐轮船或火车出差 B.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小题14分,第22小理24分,第23小翅14分,.共52分。)

21.(14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 的思想景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 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1)据材料一,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伏尔泰为什么推祟孔子思想?(4分)

材料二 东亚国家大量吸收中国文化,是在唐室中衰以后,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一些东亚国家把唐代的经书作为士大夫的必读书,其典章剑度几乎完全由中国移植而去,城市的格局也仿照长安的市坊制建立。

《东亚文化圈》

(2)据材料二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说明了什么?概括指出唐代文化对东亚国家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三 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新近发明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

培根

(3)据材料三,分别指出这三种东西怎样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6分)

22 . (24分)沿着以丝绸命名的中外交往通道,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展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6分)

材料二 中国丝绸从 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丝绸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新变化的政策原因。(4分)

材料三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绷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3)据材料三,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6分)

材料四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祝寿之名开始访华之旅,向乾隆皇帝提出此行的真实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港口。乾隆皇帝一口回绝,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编自《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4)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政策。(4分)

(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对比,你有什么感想?(2分)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三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初三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人教版】相关文章:

常见的历史记忆方法总结

高中历史年代记忆法十大方法

学习历史的两个特点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必修)教材中的一些标志性事件或现象

高中历史:新高一学习历史技巧

高中历史问答题答题要诀

期末备考: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如何才能得高分

中考复习之历史事件时间表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