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初中历史第二册期末考试试题答案2014

初中历史第二册期末考试试题答案2014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6-07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进入紧张的初中阶段。这篇初中历史第二册期末考试试题答案2014,是查字典历史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

一、1.A 2.C 3.D 4.B 5.B 6.D 7.C 8.B 9.A 10.B

二、11.(1)刘邦 (2)隔岸观火 (3)司马迁 (4)东山再起

三、12.①医圣张仲景、东汉。②书圣王羲之、东晋。

13.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14.书法:王羲之《兰亭序》;绘画: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雕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四、15.三顾茅庐、投笔从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鞠躬尽瘁、望梅止渴等。

16.(1)西汉。

(2)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3)大秦,丝国。

17.(1)赤壁之战,208年,是我国军事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导致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2)曹操打败了袁绍和几个军阀,基本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他企图乘胜出击,消灭南方的孙权和刘备,统一全中国。不料,在赤壁大战中失败。失败的原因有:①人不和。曹军南下,扰乱了南方人民的安定生活。②地不利。曹军屡次中计,锐气大减。曹军远道而来,不习水战,战斗力不强。③天不时。隆冬时节,赤壁战场东南风甚紧,为孙刘联军采用火攻提供了良好的战机。

(3)从位置上看,赤壁战场距海近;从地形上看,赤壁战场地势低平,使冬季风受阻,与此同时,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却乘虚而入,因此在几日寒冷的天气过后马上出现反常的温暖天气,于是就有东南风的出现。

18.①和亲的目的相同,即都是通过和亲政策换取汉匈两族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但前者是被迫行为,后者是主动行为。②汉初社会经济凋敝,国力不强,无法在军事上与匈奴抗衡。汉元帝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汉朝,愿与汉和亲。

19.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0.要求: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叙事完整。(略)

21.同学们可以体会张骞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西行,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我们应学习他不畏艰难、不辱使命的精神。(请同学们自由发挥略)

五、22.①黄河上游水流湍急。黄河流域作为封建统治的中心区域,地表资源遭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河水中泥沙含量过高,下游河宽水缓,泥沙淤积,阻塞河道后,必然出现改道。长江流域大规模的开发较晚,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东晋南朝以后的事情,所以,地表植被的自然生态保存较好。再加上沿线的湖泊和众多的支流,都可以调节干流流量和流速。这就是为什么长江没有出现改道的历史原因。

②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黄河。西汉武帝、东汉明帝都进行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

③答案不惟一,请老师酌情采意给分。

查字典历史网给您带来的初中历史第二册期末考试试题答案2014 ,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初中历史第二册期末考试试题答案2014】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的国家政体试题含答案

浅谈高中历史新课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填补型材料选择题解答方法

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考试作答技巧

高中历史学习:历史三大考试题型解题技巧

学好历史的四个关键

期末备考: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如何才能得高分

高中历史考试的万能方法和答题模板

如何深度学习高中历史知识点?

历史学习:高中历史五种记忆方法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