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阵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是每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以下是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文科历史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历史网一直陪伴您。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A.刻意保持欧陆大国的势力均衡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势力逐渐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2.毛元佑著《世纪初的列强混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武器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军队对长官的信任和对胜利的信心发生了动摇。这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
A.凡尔登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库尔斯克战役
3. 周恩来1920年赴欧留学之初,便在撰写的第一篇旅欧通信中写道:吾人初旅欧土,第一印象感触于吾人眼帘者,即大战后欧洲社会所受巨大之影响,及其显著之不安现状也。他因此质问:然使欧洲危机终不可免而至于爆裂也,则社会革命潮流东向,吾国又何能免?材料反映了一战带给人类社会的哪些影响?
①一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②一战引起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反思
③反战运动、和平主义思潮高涨
④社会主义思想和观念进一步传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美国史学家鲍德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说: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一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惟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他的这一言论
A.肯定了民族主义价值 B.表达了自己的国家观念
C.批评了极端民族主义 D.总结了人类历史的行为
5.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A.建立国际联盟 B.调整欧洲国家边界
C.签订对德和约 D.分配德国的战争赔款
6.下列条约带有对凡尔赛体系调整性质的是
①《色佛尔条约》 ②《洛桑条约》
③《圣日耳曼条约》 ④《洛迦诺公约》
A.①② B. ②④ C.③④ D. ①③
7.美国总统威尔逊认为:我们应当以资本管理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全世界。为此美国
A.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B. 掌握德国赔款主动权
C.提出十四点原则 D. 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
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上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C.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
9.国际联盟曾是现代世界的重要组织。下列关于国际联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带有大国控制和强权政治色彩 ②其总部曾设在日内瓦万国宫 ③强调大国一致的原则 ④美国和苏俄(联)始终没有加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②④
10.初步打破了苏俄建国以来孤立境地的标志是
A.参加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 B.缔结《拉巴洛条约》
C.加入国际联盟 D.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1.下列因经济危机引起的历史现象与世界民主化、一体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是:
①法西斯势力猖獗 ②提高进口商品关税
③不断出现示威游行 ④加紧对殖民地进行掠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过程的相同点是
A.利用经济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 B.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
C.依靠法西斯政党夺取政权 D.取缔纳粹党以外的一切政党建立独裁统治
13.二战是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其中局部战争是指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地区
②1935年10月,意大利对非洲埃塞俄比亚不宣而战
③1936年,德、意法西斯借口反对共产国际威胁干涉西班牙内战
④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掀起全面抗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20世纪30年代,下列国家的国内斗争中最能反映出当时国际政治势力之间矛盾和斗争的是
A.中国 B.埃塞俄比亚 C.捷克斯洛伐克 D.西班牙
15.1939年8月,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的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结果,原因有
①慕尼黑阴谋加深了苏联对英法的猜疑
②双方在确定义务和履行义务的条件等一系列问题上意见相左
③苏联不愿与英法合作
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还未触及到其根本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 右图是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该画用超现实主义的风格表达作者的义愤填膺,作者之所以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是
A.1937年,德国法西斯对西班牙北部城市格尔尼卡进行野蛮轰炸
B.佛朗哥法西斯独裁政权在西班牙建立
C.意大利入侵西班牙,野蛮轰炸格尔尼卡
D.英法等国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政策
17.我们的政策是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这是丘吉尔于1940年5月13日在英国下院的演说。对这一演说的背景表述不正确的是
A.荷兰、比利时、法国等西欧国家正遭受着德军的进攻
B.苏联已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未卷入战争
C.德国执行海狮计划,对英国本土进行大规模空袭
D.英国已经放弃了绥靖政策
18. 观察右图,对图片所示事件理解正确的
是
A.该事件加快了苏美英三大国走向联合的步伐
B.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达到最大规模
C.促使美国通过了《租借法》,加强对苏联的物资援助 巴巴罗萨计划
D.战争初期,由于绥靖政策的长期影响,苏联损失惨重
19. 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取消禁运条款,允许其它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这一法案实际上是美国
A.为援助苏联卫国战争提供法律依据 B.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进行纵容
C.为英国购买军火提供特别通行证 D.控制西欧实施全球战略的标志
20. 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路线。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罗斯福所说的类似总战略是指
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
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纳粹暴政的联盟
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轴心国家宣战
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21. 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苏联与英国面临着共同的敌人 D.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人
2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下述四次战役发生的时间顺序是
①莫斯科战役 ②中途岛战役 ③不列颠战役 ④阿拉曼战役
A.③④②① B.①④③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23. 明确规定台湾必须归还中国的国际会议是
A.华盛顿会议 B.开罗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4. 下列属于英美联军共同的军事行动有①西西里登陆②中途岛战役③易北河会师④诺曼底登陆⑤阿拉曼战役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④ D.②③⑤
25. 读下表。根据所学知识,就苏联对二战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苏联参与二战的大事年表(部分)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
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克柏林
A.苏联的参战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C.雅尔塔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战后处置德国和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苏军攻克柏林加速了德国的无条件投降
26.他们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他们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他们相信,世界上所有国家,为了现实的和精神上的理由,必须放弃使用武力。二战期间公开发表的这一文献中的他们是指
A.德意日三国 B.英美两国
C.英美法苏四国 D.组成反法西斯联盟的26国
2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战
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 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
28.1951年,美、英等国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和约。中国、朝鲜、越南被排斥在会议之外,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等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该和约的签订违反了
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 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公告》
29.20世纪60年代,一位联合国代表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美丽的建筑物(联合国总部),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他地方对此理解恰当的是
A.两个大国指美国和英国,小国为新独立国家
B.第三世界国家不能左右联合国的任何事务
C.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大国和小国能相互制约
D.小国拥有发言权,但未改变大国霸权政治
30.联合国是二战后建立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下面哪项不属于这一组织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
A.1948年在巴勒斯坦建立停战监督组织 B. 1950年联合国军出兵朝鲜
C. 1978年召开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 D. 派驻维和部队化解地区冲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31题11分,第32题15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31.(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时,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惧。由于他们的抗议,结果,(希特勒)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探但是在1938年3月,当希特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
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材料二 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在英国的纵容下,法国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张伯伦对国人报告说,他带来我们时代的和平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中希特勒采取了哪些行动?反映了希特勒怎样的心理变化?指出这些行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5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指出其时间。这一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什么政策有关?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法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6分)
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防止美国再次被诱使卷入战争,国会在一九三五到一九三七年间通过三个通称的中立法。这三项法律禁止给予交战国贷款或其他财务援助(不论战争的原因为何),并对相关各方禁运武器(不论受害的是哪一方)。以现金购买非军用的物资,须以美国籍船只运输才可获准。
[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材料二 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胜利,尤其是法国的沦陷,迫使美国的决策人开始提出疑问:中立态度能否自动地提供保护免受卷入战争之害。如果希特勒征服英国,然后控制大西洋这在当时似乎决不是不可能的事征服计划中的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美洲大陆?
这些因素使华盛顿断定,避免卷入战争的最好办法是向那些仍在与德国作战的国家提供除战争外的一切援助。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三项中立法案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后果。(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相关史实,简述美国在参战前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哪些援助?(6分)
(3)材料三所示事件发生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产生的影响。(4分)
33.(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联)盟约是在匆忙中起草的,尤其是将盟约与战胜国处置战败国的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以及其他和约结合在一起,联合国是由战时盟国在反法西斯的战火中经过长期的酝酿和磋商,最后在比较广泛的民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时世界大国俱乐部中仅剩下了英法两国,国联失去了一个作为世界最大国际组织应具有的广泛性。(联合国)在创建之初就有51个创始国,遍布世界各大洲,代表了世界上80%的人口。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会员国普遍拥有否决权,在这种情况下国联几乎无法采取有效的行动。联合国是建立在大国的协调与合作基础上的,大国一致原则是联合国生命力的源泉。
于琳琦《国际联盟的历程》
(1)国际联盟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而联合国在维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材料一,概述导致不同结果的原因。(6分)
材料二 联合国建立过程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941年《____①____》第一次提出建立新的国际组织的设想
1942年《____②____》第一次使用了联合国家一词
1943年《____③____》第一次向世界宣告要建立一个新的普遍性国际组织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
据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整理
(2)补全材料二表格中的空缺部分。(3分)
材料三 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大约30年左右时间,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60年代联合国接纳的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在70年代接纳的33个新会员国中除了两个德国以外也都是第三世界国家。
吴于廑等《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3)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并指出其对联合国发展带来的影响。(5分)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文科历史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二文科历史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题精编】相关文章:
★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