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将来,是我们凭借过去的材料,现在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中学历史
1. 在梭伦改革中,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2.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导致的后果有
①废除了世卿世禄制②承认了土地私有 ③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种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发制度
4.《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受爵赐田
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都是中国古代典型的改革。回答57题
5.右图是出土的北魏文官陶俑,你从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①任用汉族地主 ②推行三长制 ③胡汉服装融合 ④接受汉族文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C.②③D.③④
6.下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与民族融合无关的是
A.诏断北语,一从正音 B.制定官员的俸禄制
C.颁布均田令 D.迁都洛阳
7.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是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中世纪的西欧在迈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在宗教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回答810题
8.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路德宗教改革的重要相同点是
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 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③反对教皇权威 ④主张先定论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英国宗教改革后
A.国教成为英国人的唯一信仰B.《圣经》失去了神圣的光环
C.教会最高首脑听命于国王D.王权高于教权
10.西欧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发展最大的贡献是
A.为资产阶级夺取了教会的土地财产 B.加强了西欧各国的王权
C.摧毁了天主教神学的精神统治 D.促进了欧洲的民族意识
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发生在非洲大地上的一次落后追赶先进的改革。回答11题
11. 1811年3月1日,穆罕默德阿里以庆祝其子出征为名,邀请某集团的头目出席庆祝仪式和宴会,埋伏的武士一举将其歼灭,这一集团是
A.帕夏集团 B.宗教长老 C.马木路克 D.包税人
12.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3世纪中期,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日本相继走上改革之路。回答1316题
13.明治政府成立之初,殖产兴业的重点是
A.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B.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事业
C.创办国营企业 D.推动民间企业的发展
14.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B.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D.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15.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形成了一批具备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 B.革新了中国政治制度
C.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D.起到了思想解放,开创时代新风的作用
16.现代交通和信息(铁路、公路网的萌芽,尤其是电报和印刷机)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这说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得以爆发的根本前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17.2008年1月20日法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辞世,引来了全球媒体关注。与此相比,2008年1月25日,德国最后一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却走得很安静,德国《世界报》在讣告中这样写道,输掉战争者在自我怜悯与自我否定中隐藏,乐意被忘记。关于一战中,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集体失败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②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③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④内部矛盾不断尖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美国有位历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的制定者是在恨、贪、惧的气氛中集合于巴黎的。他们贪婪和恐惧的是
A.世界霸权 法西斯主义 B.赔款 恐怖主义C.海外殖民地 德国 D.殖民地和赔款 布尔什维主义
19.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相同点包括
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②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厉制裁
③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 ④少数大国操纵,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下列对《非战公约》评价不正确的是
A.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B.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
C.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规定了明确的责任 D.没有涉及裁军问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21.改革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外一些政治改革家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政策和措施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内容。(15分)
改革家改革目的指导思想经济措施影响
梭伦
商鞅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1年) 2月19日颁布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共包括一系列文件,它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颁布时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的人身自由权。此后,地主不得再把农民当作牲畜和器物任意买卖和交换。但地主对农民的经济以外的强制并未完全消灭,
二、关于份地好农民使用份地而需担负的义务。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地主利用这些规定,割去农民份地中最肥沃、收益最大的部分。
授予农民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永久使用权,在农民好地主订立赎取份地的契约前,必须对地主尽一定的义务。
三、关于赎取份地的手续。在赎地时,农民必须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75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四十九年内以赎地费形式偿还。赎金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
四、关于改革后农民的管理组织。为了管理改革以后的农民,政府利用旧的村社组织。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材料二 1959年 9月21日,x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通过《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决定对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好其他生产资料一律没收,分配给农奴和奴隶;对万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好其他生产资料由国家出钱赎买后,分配给农奴和奴隶。
梁俊艳、张云《中国x藏与欧美主要国家废除农奴制(奴隶制)比较》
材料三 1961年,x藏各地开始实行普选。昔日的农奴和奴隶破天荒第一次获得当家作主的权利。1965年 9月,x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成功召开,x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出席大会的301名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80%以上,藏族代表中绝大多数是翻身农奴和奴隶。
《热地:我亲身经历了x藏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比较俄国和中国x藏在废除农奴制以后,农奴政治经济地位变化的异同。(10分)
(2)基于材料和上述回答判断这两次改革的性质分别是什么?(5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没有人会预料到,在这样一片看似一无所有的废墟上,日本仅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经济崛起。在1955年至1964年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 9%以上。从1965年到1970年,这一增长率更是超过10%。对于这个奇迹般的速度,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而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分析,人们都无法忽视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明治维新打下的基础开始发挥作用。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陈启元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当地人群起而攻之,说是高烟囱有伤风水,男女同厂有伤风化等。慈禧太后有一辆法国使馆赠送的轿车,因为司机无法为她跪着开车而置之不用。
材料三 1853年 7月 8日,美国黑船舰队闯入日本横须贺港,在炫耀武力之余,还用电报机、望远镜、钟表、蒸汽机向日本人展示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当一部小型机车在专门搭建的轨道上开起来的时候,围观的日本官员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与西方的差距。一天夜里,一个日本青年偷偷爬上黑船,要去美国学习。后来,他前往欧洲,详细考察了各国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制度,回国后,他他参与了明治政府的几乎所有经济政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从哪些方面给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崛起打下了基础?(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面对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中日两国在认识上有何差别?(4分)这一差别对19世纪下半期两国的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2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大战刺激了诸如美国、日本和英联邦自治领之类国家的工业化,打破了这一经济平衡。这意味着英国海外市场的减少;尤其是纺织品市场的减少。在纺织品方面,英国面临着日本的激烈竞争。英国商船队在很大程度上遭到破坏,和英国不再是世界金融中心这一事实一样,也使无形收入减少。布尔什维克革命进一步损害了英国的经济,因为它不仅消灭了大量的投资,还消灭了一个重要的制成品市场。
《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这些状况必然产生政治上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自由党的衰落,当时工人们希望摆脱困境而愈来愈转向工党。每一个都有自己医治国家弊病的灵丹妙药:保守党提倡保护贸易制;日益衰落的自由党提倡自由贸易;工党提倡资本课税和重工业国有化。最终结果是保守党和工党一个接一个地交替组阁,但没有一个内阁能大大改善国家的命运。
材料三 战争结束后,德国物价急剧上涨,面包的价格竟然涨了 2倍多。对此,德国人民上街游行,抗议物价上涨。有3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游行,并进而发展为暴动,上千人被杀,上万人被捕入狱。
岳麓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英国经济衰退的原因。(5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英国的经济状况对政治产生的影响。(2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战后德国的经济状况以及对政治产生的影响。(4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高二期中历史试卷答案(文科)
一、客观题:15 BBDDD 610 BDADC 1115 CDABB 1620 CCDCC
二、主观题:21、
改革家改革目的指导思想经济措施影响
梭伦缓解矛盾(1)中庸(1)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发展工商业;统一度量衡(3)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牢固的阶级基础(2)
商鞅富国强兵(1)法家(1) 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4)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使秦国成为六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2)
22答案:同:改革后农奴都获得了人身自由(2分) 异:经济上,俄国的农奴在获得自由时,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块份地,地主乘机割去农民最好的土地并要求农民支付高额赎金、担负规定义务;而x藏农奴改革农奴不仅获得自由,而且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无偿获得土地。(4分)政治上,改革后,俄国的地主仍然利用旧的村社组织对农民进行控制;而x藏翻身农奴获得真正自由并拥有民主权利,成为国家主人。(4分)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改革,俄国: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5分)
23答案:(1)明治维新过程中,政治上,逐步确立起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2分)经济上,殖产兴业的政策构建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储备了技术,积累了市场经济的管理经验(2分);文化上,学习西方,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了国民素质,形成了西化和开放的思维(2分)
(2)差别:中国人视西方近代文明为洪水猛兽,竭力排斥,维护封建等级秩序(2分)日本人被西方近代文明成果所吸引,主动学习。(2分)影响:中国被动挨打,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屈辱。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5分)
24.(1)美日的崛起与竞争;海外市场特别是纺织品市场的减少;英国的商船队遭到破坏;世界金融中心的转移;俄国十月革命使英国丧失了在俄国的投资和市场(5分)
(2)经济的衰落造成英国政党政治的变化,自由党日益衰落,工党受到支持,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2分)
(3)德国经济遭到破坏,物价急剧上涨,人民生活困苦;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出现了暴动。(4分)
(4)一战后,英法德等西欧国家经济衰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大大下降;美日崛起,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日本成为东亚霸主。(4分)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下学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