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7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以下是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期中试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历史网一直陪伴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同学们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

1.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

A.仁政的主张 B.爱惜民力的主张

C.克己复礼的主张 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

2.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3.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常用的图书分类法。按此分类,《论语》应归入

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

4.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选项属于干支纪年的是

A.《琶琶行》元和十年

B.《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C.《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D.《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5.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小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

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 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

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

6.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7.鸦片战争后不久,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描写当时西方某国家:帆樯云集,百货流通,富饶遂为西国之最。该国家应是

A.荷兰 B.英国 C.西班牙 D.美国

8.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口口口口,服若干剂来见转机。材料中省略的字最可能是

A.洋务清火汤 B.新政补元汤 C.宪政调味汤 D.革命销魂汤

9.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10.伊索克拉底(前436~前338)说雅典的学生已成为他人的老师;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个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下列能代表当时雅典人精神面貌的是

① 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 ② 拥有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③ 拥有千形万态的海湾 ④ 古代西方人文精神之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一部小说描述了这样一个片断:电视台记者乘坐火车前往英国采访达尔文(18091882年),达尔文详细介绍了他撰写《物种起源》的经过,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采访结束后,记者把采访过程拍摄下来,并制成了电影。此片断说明

A.达尔文是通过实地考察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人

B.该小说的描述属历史的真实再现

C.小说反映的是第一手材料

D.小说作者不了解历史

12.下列现象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有

①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抒发对妻子真挚的爱情;

②许多富商建造的宅第带有美丽的花园和宽敞的阳台;

③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④出现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在18世纪,法语成为欧美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的国际语言。这主要是因为

A.启蒙运动的影响 B.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推动

C.《人权宣言》的传播 D.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繁荣

14.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15.古人始生三月而加名,男子二十,冠而字。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刘备,名备,字玄德。一般情况下,名供长辈称呼,用来自称则有谦恭之意。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备与曹操会面时,他的自称和对曹操的称呼应是

A.备、操 B.玄德、操

C.备、孟德 D.玄德、孟德

16.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

①韩非子 ②秦始皇 ③黄宗羲 ④康有为 ⑤孙中山 ⑥毛泽东

A.①③②⑤ B.①④②⑤ C.①③⑤⑥ D.①③②⑥

17.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 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地价

18.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19.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邓小平的这个观点?

A.美国罗斯福新政;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美国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

C.美国里根改革;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美国里根改革;苏俄新经济政策

21.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是

A.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B.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 D.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22.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促进科技发展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制定863计划B.制定是星火计划

C.制定火炬计划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23.,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A.教育大革命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授至关霞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24.西方学者称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

A.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C.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各级官吏,有利于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

D.营造了尊师重教、勤奋学习的社会氛围

2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l/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一壮举是指

A.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 B.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C.中国载人航天取得成功 D.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6.伦敦 12 月 27 日讯:从上海发出的消息称,大清国政府已决定效仿日本,选拔年轻学子送往英美等国接受西式教育。(引自 《 帝国的回忆) ) )这则消息应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二次革命时期

2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进程。从文明史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

A.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B.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C.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 D.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

28.如右图所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最早出现在

A.② B.②③ C.④③ D.②④

29.小明在阅读卢梭的文章时,看到一句话: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对此,小明不甚理解。请你帮他分析,上述言论表明了卢梭:

A.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 B.主张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

C.向往小农经济社会 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

30.1791年,在伏尔泰逝世13年后,伏尔泰的遗骨被迁葬到巴黎先贤祠。迁葬之日,10万人为他送葬,伫立街头迎送的人更是多达60多万人。他被巴黎人民如此景仰和爱戴的主要原因是

①他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②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影响深远。

③他坚决否定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④他对理性作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

A.②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1.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

①贝克特创作《等待戈多》 ②薄迦丘写出《十日谈》

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曲 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③④

32.中国古代司法隶属于行政,皇帝独揽司法大权。在近代宪法思想中,首次明确提出司法独立原则的是

A.孟德斯鸠 B.霍布斯 C.李贽 D.洛克

33.个人如果把私利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他就应该受强制去遵守公共意志。主张此说的最有可能是

A.伏尔泰 B.狄德罗 C.孟德斯鸠 D.卢梭

34.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35.下列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评述,错误的是:

A.揭示了所有生命现象之间的本质的统一性,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B.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C.从根本上推翻了长期统治生物学研究的神创论思想

D.进化论思想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

36.下列科学家都为科学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其中对工业革命的开展产生了理论指导的科学家是( )

A.Max Planck B.Darwin C.Newton D.Albert Einstein

37.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爱因斯坦认为人类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匣。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

A.牛顿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进化论 D.网络信息技术

38.列宁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在这里,列宁肯定了托尔斯泰的作品

A.指导了俄国革命B.反映了革命前夜的俄国社会现实

C.洋溢着革命的热情D.对俄国革命具有借鉴作用

39.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

40.2008年12月,作为大陆欢送大熊猫代表团团长赵学敏一行将国宝大熊猫团团,和圆圆送至台湾。这主要说明( )

A.和平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B.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

C.不同民族有相同的心理素质 D.相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

二、材料题:共5小题,第41,42,44题各10分,第43,45题各15分,总计60分。

4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和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孔子的认识与夏商时期人们的认识相比有何变化?(1分)从孔子所处的社会阶段分析,这一时期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3分)

(3)依据上述材料,分别谈谈中外人文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4分)

42.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旗帜。但这时的民主已不再是古希腊时代的那种幼稚的古典民主了。现代民主无疑较古典民主要优越得多。但现代民主来之不易,它的创建花费了人类大约2400多年的光阴。许多民族的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作出过自己的贡献或以其卓越的智慧、或以毕生的精力,甚或以宝贵的生命。但说到最初的突破之功,那还得归于古希腊的贤哲们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哪些突出特点?(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古希腊民主对现代民主的影响。(2分)

(3)根据所学知识比较雅典民主和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相似点。(4分)

43、(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李冲传》

材料三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1)材料一中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2分)其实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分)有何积极作用?(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问题?(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发展的影响。(3分)

4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年当中,农民最苦的是春天。那时,秋粮已经吃完,夏粮尚未收获,正所谓青黄不接。农民向高利贷者抵押贷款,如果遇到自然灾害,颗粒无收,农民就只好卖地。土地兼并,便由此而生。王安石青苗法规定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十分之二归还谷物或现钱。王安石曾自豪地说,如此做到了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材料二 为了推行新政,王安石给全国各地都下达了贷款指标,规定各州各县每年必须贷出多少。这样一来,地方官就只好硬性摊派了。层层摊派的同时,还层层加码。地方上的具体做法是,春季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就收回;取利二分。秋季又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又收回,再取利二分结果,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四千。

以上材料摘自《易中天: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事与愿违》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颁布青苗法的社会背景。(2分)为什么王安石说,青苗法的实行民不加赋而国用足(2分)

(2)据材料二指出青苗法的实施出现事与愿违结局的原因。(3分)由此谈谈你的看法。(3分)

45.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 人们只有通过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报上帝。

马丁?路德

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

约翰?加尔文

(1)根据材料一,说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指出这一论纲在宗教改革中的地位。(4分)

(2)比较材料二中马丁?路德与加尔文主张的共同之处。(3分)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他们的共同主张在欧洲历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8分)

第二学期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5 CDADA 6---10 DBACD 11---15 DDADC 16--20 AADDB

21--25BDBCD 26--30 BACDA 31--35 DADAA 36--40 CBBBB

二.材料题(60分)

43.(15分)(1)措施:均田制。(2分)基本条件: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量的无主荒地。(2分)积极作用:均田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分,答出二点即可)

(2)改革面临很大的阻力 (2分)

(3)现象:民族间的服饰互相影响。(2分)影响: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3分)

44.(10分) (1)高利贷盘剥严重,土地兼并,使社会矛盾激化。(2分)相对于高利贷者剥削,农民负担得以减轻;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国家可以获得利息。(2分)

(2)王安石急于求成;各级地方官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青苗法利息过高。(3分,回答出其中2点即可)

改革措施的制定要符合实际;符合实际的改革措施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反之则事与愿违执行政策要实事求是,避免走样。(3分,回答2点即可)

45.( 15分)(1)出发点: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地位: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4分)

(2)共同主张:信仰得救,只要信仰上帝即可得救。(3分)积极作用:以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焕发出创新精神和生活热情;其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8分)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历史期中试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相关文章: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题

初二历史学习指导

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精选

备战高考:必读高中历史解题攻略

2014高二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6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

九大技巧助你学好高二历史

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2014

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方略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