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古代的中国是一个文化碰撞与融合的时期,以下是查字典历史网整理的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请同学们掌握。

一、 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 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三、儒学成为正统 1、儒学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2、儒学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3、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学习如何建立有效的知识点线索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巧记

高中历史学习的三个境界及学习四法

学好高中历史的七个关键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

名师指导:历史学习中的常见障碍及对策

高中历史:新高一学习历史技巧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

高中历史学习-高考历史主观题四“审”技巧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简单指导二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