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上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模拟

上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模拟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摘要】高三的生活是紧张的,大家要好好把握住高三,认真复习,备战高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历史期中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5小题,总分50分)

1.下列对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 最早只在黄河流域形成规模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C.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D.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另一特色

2.考古发现,我国南北方都出土了大量的农业作物遗存,如河姆渡遗址的碳化稻粒,这说明我国古代的农业产业格局 ( )

A.种植业为主

B.家畜饲养业为主

C.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并重

D.南方以种植业为主,北方以家畜饲养业为主

3.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土地归全国人民所有

B.获得井田的贵族拥有使用权,可以将之转让和买卖

C.奴隶在井田上集体劳动,没有人身自由

D.战国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

4.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井田制,对这一变化起推动作用的是 ( )

①荒地被大量开垦 ②“初税亩”等新税制的实行

③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④诸侯国的变法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大举变法。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的规定最重要的意义是 ( )

A.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

B.打破了井田制中“公田”和“私田”的界限

C.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6.西汉时期人熟练地掌握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此时的钢是 ( )

A.块炼钢 B.炒钢 C.铸铁脱碳钢 D.灌钢

7.“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工商食官”政策被破坏 ②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③私商的崛起 ④ 汉初统治者的鼓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指的是下列哪一水利工程的巨大功效( )

A.芍陂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白渠

9.周杰伦在一首歌中唱道:“素胚的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歌中所涉及的这种瓷器质量最好的应该出自 ( )

A.宋代景德镇的官窑 B.宋代景德镇的民窑

C.明代景德镇的民窑 D.明代景德镇的官窑

10.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11.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12.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 )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13.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叫 ;材料是: 。

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14.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15.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 ( )

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

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6.对右图b处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这一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广泛利用

②石油的利用促进了内燃机、交通运输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③电话、电报等新的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7.甲午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

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

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甲午战争后,一外商说:今天,

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

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压的孟买纱似乎使人注意到

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下列哪项符合题意? ( )

A.甲午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农业文明的冲击更为强烈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外国商品的强烈冲击

C.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在抗击外国商品的冲击中不断发展

D.向外国学习器物制造,使中国人完全归附于外国

18.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 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 )

A.主人公出身低微

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

C.他从一创业起就处于中外反动势力的的夹缝中生存

D. 国内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影响

19.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保护;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 )

A. 中外合资的结果 B.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企业大力支持

20.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受到下列哪些势力的压迫? ( )

①外国资本主义 ②本国封建势力 ③官僚资本主义 ④垄断资本主义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21.对垄断组织的形成,表述错误的是 ( )

A.是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

B.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C.避免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一定范围内缓和了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

2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 )

A.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 B.石油成为新的能源

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D.电力取代蒸汽机广泛用于生产

23.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对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是 ( )

A.电 B.水力 C.石油 D.太阳能

24.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有 ①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 ②垄断组织发展水平与普及程度 ③资金、市场对工业生产的满足程度 ④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的适应程度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25.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迅速。这一时期①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②纺织和面粉也业增长最快 ③政府鼓励实业发展 ④张謇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 ( )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26小题10分,27小题16分,28小题14分,29小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七二《贡禹传》:“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筒,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材料二 “工之子恒为工。”(《国语-齐语》)“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荀子-儒效》)“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唐六典》)

(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生产目的,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官营手工

业的发展情况及其生产经营的特点。

(2)据材料二说明古代手工业技术的传承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一特点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所有的布匹都按我们的款式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需要;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这种 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材料二 1858年,英国政府撤销了具有垄断性质的东印度公司,取消了几百种商品的进口税。

(1)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什么地位?

(2)英国的这种国际地位是怎样形成的?

(3)这一时期英国材料提到的“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贸易和对印度的贸易有什么不同?

(4)随着工业化在欧美的扩展,这种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 材料二中的措施是在什么思想的影响下实行的?

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有四家由澳大利亚归国华侨兴办的百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它们不仅给当时的上海人带去了最时髦的购物方式,还初步形成了中国最早的百货业。在那个提倡“实业救国”的年代,这四大百货公司成为华人资本的一个典范,孙中山先生就对百货业特别有兴趣,他本人还购买过“先施”公司的股票。而四大百货的成功并不是一夜成就的神话。

材料二:(这些百货公司)男职员全部都穿“中山装”,女职员全部都穿蓝色的旗袍,全公司的职员都穿黑袜黑鞋,(早上)公司没开门,全部职员都进来了,限定一个门进来。所有的职员,每个人都有一个胸牌,号码是“l”字开头,那你就是在第一层(上班),是“2”字打头,那就是在二层(上班),所以那些管理员一进去就看你的号码,就知道你是在哪层(上班)。

材料三:顾客至上、职员统一管理、广泛吸纳人才、培养后备力量、为员工谋福利、树立企业的社会形象,这些是现今全世界通行的管理措施,而在半个多世纪前的上海四大百货公司已经广泛实施了,它们就是四大百货公司屹立商场屡试不败的法宝。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上海四大百货传奇:实业救国时代的归侨梦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四大百货公司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能够成功崛起的主要原因。

(2)上海四大百货公司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的缩影,但总体来看,近代中国的商业发展是明显不平衡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29.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请回答:

(1)概括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突出表现。

(2)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对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方面产生了哪些最突出的影响?

(3)假如你是当前国家经济建设部门的主要领导人,你认为两次工业革命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参考答案

1————-5 6--------10 11---------15 16--------20 21-------25

A A C D A B A B D B B A A B C C A C B C C D C A B

26.(1)生产目的: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发展情况:规模大、人数多、开销巨大

特点:官办、大作坊生产、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2)父子(家族)相传。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分散性;控制技术外传,提高竞争力;国家长期实行“匠户”制度等。

27.(1)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控制和支配地位,成为“世界工厂”

(2)原因:英国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长期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19世纪上半叶又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交通运输。

(3)与美国的贸易,是在主权独立、平等协商基础上实现互利的贸易;与印度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贸易,是强加给对方的不平等贸易,是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掠夺性的贸易。

(4)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欧美其他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开始分享英国这一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5)亚当。斯密的自由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生产。

28.(1) A、华侨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乐于投资,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B、四大百货公司创造的“最时髦的购物方式”的影响; C、孙中山等辛亥革命名人的支持和投资; D、国民政府推行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的促进; E、上海城市的迅速发展。

(2) A、长期的战乱和战争破坏,正常商业受到影响,缺少发展环境; B、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C、列强侵略阻碍:抗日战争日本的破坏、掠夺及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商品的大量涌入,破坏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环境。D、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凋弊,人民群众的购买力比较低,限制了商业的发展。

29.(1)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步推广

(2)生产力: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和垄断组织;结构:工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和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社会关系:阶级关系和垄断组织的产生。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发展经济要注意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总结】高三历史期中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大家要多练习,多整理,才能多进步。希望大家在查字典历史网学习愉快。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高三历史期中试题训练测试

2013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整理练习

【上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模拟】相关文章:

期末备考: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如何才能得高分

由2010年高考题 寻找高中历史选择题新解法

京翰名师讲解高中历史的答题技巧

九大技巧助你学好高二历史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高考历史解题方法谈

高中历史三大考试题型解题技巧

高三历史学习中的常见障碍及对策

高中历史探寻“公式法” 答题模式

高中历史主观题解答分类指导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