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高三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高三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摘要】多做题,多巩固知识点,大家的成绩才能有所提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历史期中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第Ⅰ卷(客观题 6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殷墟甲骨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協田的卜辞。協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该甲骨文反映的殷商时期农业发展的信息有:( )

①已经使用耒耜的锄耕方式 ②当时是集体耕作方式

③证明商代已有井田制了 ④商王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2.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 B.反对外来侵略

C.反对封建统治 D.维护封建经济

3.右图是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为了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于1911年10月15日在《中华民国公报》以大总统孙中山名义发布的文告。有人认为该文告不符合历史真相,他指的是( )

A.辛亥革命的时间不是1911年

B.当时中华民国这一叫法尚未出现

C.孙中山在革命过程中的威信并不高

D.孙中山当时并不是大总统

4.下列四幅图中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堪称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来

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

5.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里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组织革命武装,发动武装起义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6.下面两幅图片都反映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它们的共同点是( )

①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②都以国家统一为前提

③都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具有独立实体的性质

④都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2008年6月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开始与共和党的麦凯恩正式对垒,一同展开5个月的竞选活动。大选结束后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哪项行为是违反现行联邦宪法的

A.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领导人峰会

B.否决参众两院通过的法律

C.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缔结有关条约

D.可以解散国会

8.布尔什维克党指导十月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 )

A.《共产党宣言》B.《四月提纲》

C.《共产国际行动纲领》D.《论我国革命》

9.1861年,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谈到了本书时写道:其早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西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谱。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材料所提到的此书应是( )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D.《天演论》

10.1940年9月4日蒋介石发出一则通电:迭电获悉。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此电文嘉奖的是( )

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皖南事变 D.百团大战

11.下图为北宋末年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以下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中国领导创立

B.加强了中国和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C.合作范围扩大到除军事外的一切领域

D.原则是以互信求安全、以相利求合作

13.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14.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15.右图是一幅于1958年绘制的农民壁画。画中的文字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壁画体现了( )

A.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

B.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左倾错误发展严重泛滥

D.科技发展的巨大成果

16.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需要各国政府与央行来共同应对。表明( )

①美国推行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②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③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客观趋势④美国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7.2008年11月14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呼吁: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特里谢呼吁的纪律回归是指( )

A.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B.规范世界金融秩序

C.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D.遵守世贸组织协定

18.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那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19.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这里的道路已经指明是指 (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开始走工业化道路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0.下图所反映的问题,可以通过哪一机构组织进行磋商解决?( )

A.世界银行 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

第Ⅱ卷(主观题 60分)

二、材料阅读分析题(共5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2分,第25题8分,共60分)

21.社会组织方式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

《顾准文集》

【材料二】间接民主乃现在最流行的民主,那便是由老百姓选出代表负责处理国政,这又叫作代议的民主。这种间接的民主现有三种类型,第一是 ① ,以英国为代表;第二是 ② ,以美国为代表;第三是委员制,以瑞士为代表。

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3分)

(2)写出材料二中①、②所指代的内容。(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代议制确立的基本途径或方式。(2分)

(3)材料三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通过哪些具体内容来体现的?(3分) 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说明了什么?(1分)

(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民主制度发展的相关因素。(3分)

22.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相约北京、相聚中国,舞动的北京盛情的邀请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加入奥林匹克这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盛典。

材料一 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舞动的北京。

材料二 舞动的北京是一次盛情的邀请。

会徽中张开的双臂,是中国在敞开胸怀,欢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们加入奥林匹克这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盛典。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友善而又好客的中国人的心情写照,也是北京的真诚表达。

到北京来,读解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感受这个国家的现代气息。

到北京来,共享这座城市的每份欢乐,体会这个国家的蓬勃生机。

到北京来,让我们在2008年一起编织和平、美好的梦。

张开双臂的中国,敞开怀抱的北京,欢迎全世界的朋友。

据北京奥组委官方网站

假设你是奥运会志愿者,按下列提纲要求,你会怎样将北京介绍给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宾朋

(1)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第一次成为全国通行的文字是在何时?其时该字的字体应该是什么?元朝时期管辖北京地区的行政机构是什么?(3分)

(2)读解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之都,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请列举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至少两个,2分)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见证了历史风云。近代史的北京曾饱受列强欺凌,北京的军民为民族的独立进行了不屈的抗争。请各举2例说明。(4分)

(3)体会这个国家的蓬勃生机。在北京曾发生过三次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事件,引领着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请简要说明。(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有学者认为,近现代中国的和平崛起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寻求自立、解放和现代化。第二阶段,从1949年到1979年,新中国奠定国民经济基础。中国建立国民经济、工业、大学基础体系,制造出两弹一星。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第三阶段,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在中国和平崛起的第一阶段中,资产阶级在探索政治制度现代化方面做了哪些尝试?(2分)导致这些尝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3分)

(2)在中国和平崛起的第二阶段中,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标志是什么?(1分)这一阶段我国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2分)

(3)在中国和平崛起的第三阶段中,中国的发展具备了哪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6分)

2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

2001年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19952005年GDP年均增长速度(%)

美国14.73.3

英国21.82.8

挪威23.92.8

德国24.31.4

芬兰24.83.5

法国28.52.1

瑞典29.52.7

23个发达国家的平均值22.02.6

注:19952005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与2001年的数据相当。

据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

问题:

(1)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①如果是穷人, 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②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其不利之处了。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材料分析①的合理性;结合福利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分析②的合理性。(2分)

(2)有人认为,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低福利较有利于经济发展。请分析说明材料中的数据是否都支持这一观点?(假定除福利水平高低之外,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相同)(4分)

(3)福利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并存。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等角度论证皆可)(6分)

2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权。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该体系虽然于上世纪70年代初崩溃,但美国凭借其实力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请回答: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该体系是如何设定汇率机制的?这一机制对美国有何特殊意义?(6分)

(2)欧洲经济一体化将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什么影响?(2分)

总结:高三历史期中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小编的整理有帮助到大家吗?如果大家还需要了解更多有关学习的内容,请继续关注查字典历史网。

【高三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相关文章:

2016届高三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高三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练习试卷

高中历史学习:人物评价三法

高一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

高三上册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6高三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高中历史问答题答题要诀

高三历史上册期中检测试题2016

高中历史问答题审题答题训练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记忆法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