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高三2014年历史必修同步练习世界市场的拓展

高三2014年历史必修同步练习世界市场的拓展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高中是重要的一年,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查字典历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2014年历史必修同步练习,希望大家喜欢。

1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玉米),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拓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 000吨之多。

材料三 伴随新航路开辟而来的是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据统计,从1521~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走的黄金为20多万千克,白银为1800万千克。发了财的西班牙国王和贵族从意大利、法国、荷兰、英国的市场上采购商品,大量的贵金属像涟漪似的扩散了。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玉米的传入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指出玉米能传入中国的主要外部因素。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结合所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班牙的做法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答案 (1)影响: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食物结构;缓解了当时中国的粮食压力;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因素: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2)内涵的体现: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和扩大,商品贸易种类的增多,丰富了欧洲人民的物质生活;密切了欧洲与亚洲、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

影响: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西方国家开始对外殖民扩张,东方国家日益贫困落后。

(3)影响:刺激了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加速了英国原始资本积累;加快了英国崛起的进程。

解析 第(1)问,注意材料中的玉米大面积种植、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注意时间信息以及外部因素即可。第(2)问,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开始进入欧洲市场、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可得出体现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第(3)问,从内外政策方面分析影响。

在高中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数。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三2014年历史必修同步练习,供大家参考。

【高三2014年历史必修同步练习世界市场的拓展】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学习的思维定势和误区

高中历史:新高一学习历史技巧

高中历史学习记忆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历史学习:用联系的方法学历史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应该掌握历史概念的两方面

高中历史地图的学习方法

高三历史复习指导:脚踏实地 有的放矢

中考历史资料之世界史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