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2015年高三历史文化常识:姓氏起源

2015年高三历史文化常识:姓氏起源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查字典历史网收集和整理了2015年高三历史文化常识:姓氏起源,以便高中生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更好的梳理知识,轻松备战。祝大家暑假快乐。

姓氏起源

对于考究其来历,姓和氏不是一回事,在上古的时候,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0多种类别。

①以国名为氏。如齐、鲁、晋、郑、卫、陈、蔡、曹、许等。

②以封地(采邑)为氏。如周武王封岔生于苏,岔生后代便姓苏;晋国大夫毕万于魏,其后世子孙以魏为氏。展禽(鲁孝公儿子公子展的后裔)被封柳下,其后便得柳姓。

③以官名为氏。晋国的荀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后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以司城为氏。司徒、司马、司空、司寇也是此类。

④以职业(技艺)为氏。如巫、卜、祝、史、匠、陶、屠等。

⑤以出生地、居住地为氏。这类姓氏中,一般都带邱、郭、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的居住地点。

⑥以同周王或诸侯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周僖王之子虎称王子虎,其孙称王孙苏;郑穆公之子喜称公子喜,其孙舍之称公孙舍之。

⑦以祖辈的字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属公族而须另外立氏。这些贵子孙多以其祖父之字为其氏。如郑国公子发字子国,其孙国参即以子国的末字为氏。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郑国公子偃,字子游,其孙便姓游。周平王有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为姓。

⑧直接承袭姓为氏;⑨天子赐氏;⑩以次第为氏;⑾古代少数民族带来的姓氏;⑿以谥号为氏;⒀因赐姓、避讳而改氏等。

【例1】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古文化常识姓氏的起源。

【解析】题干的意思:以国名为氏,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吴、秦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以居住地为姓,如东门、北郭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而对于司马、司徒等字词则属于古代的官职,所以这些姓氏是以官职为氏。故本题选择A项。

【例2】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号 B.邑名

C.爵号 D.官名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古文化常识,姓氏的起源。

【解析】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0多种类别。那么,如题干所示:以国名为氏,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吴、秦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氏于谥,如文武、成宣等字,表示以谥号为氏;而对于王、侯、公孙等字词都属于对有功之臣所封的爵位名称,所以这些姓氏是以爵位为氏。故本题选择C项。

查字典历史网编辑会在第一时间发布2015高三复习相关信息,请中考生和家长们及时关注查字典历史网!

【2015年高三历史文化常识:姓氏起源】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分析方法及公式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备考详细计划

由2010年高考题 寻找高中历史选择题新解法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换位思考法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近年高考历史7大解题技巧解析

高中历史复习指导:把握纵横两条线

高三历史单选题应试策略和技巧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换位思考法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