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历史知识点 >初中历史检测题:科举与读书——“科举制创立”课堂叙事

初中历史检测题:科举与读书——“科举制创立”课堂叙事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7-06-13 发表 | 教学分类:历史知识点

学习园地

师:

古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可见读书之艰辛、成功之可贵。作为学生,你有寒窗十年的心理准备吗?你又准备如何实现成名天下这个目标呢?

增广贤文又讲:“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意思是古代皇帝重视有才干的人,只有通过读书才能使你成功,为皇帝所征召。所以,通过“读书入仕”才是人生的最佳出路。请同学们就科举与读书和人生选择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A:

科举制的施行,在中国首创了世界文官制度的先河,从隋唐开始,“学而优则仕”成为一种时尚,不管是读书做官,还是读书发财,科举考试成为广大学子改变人生命运、追求人生境界的一种孜孜以求的目标。从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诞生,他创造了人才选择的公平机制,使很多出身卑微、家境贫寒的才俊之士找到了实现人生目标的一个平台,从而使崇尚读书、尊重知识和人才、发展教育成为中国的优良传统。

学生B:

科举制选拔人才,为古代中国打造了无数的名臣良将,许多集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等于一身。如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北宋的司马光、王安石和南宋的岳飞、辛弃疾等,在朝时厉行改革、实施新政,有的建树颇多,特别是王安石变法名扬千古。这些人文能安邦、武能治国,成为我们怀念和敬仰的偶像。假如他们少年时没有高远志向和勤奋努力,就不可能有卓越的成就。

学生C:

科举考试造就了大批文学家,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文学作品,成为中华民族子孙的丰富文化食品,特别是唐诗宋词千百年来一直闪耀着中国的文坛。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许多诗成为当今中国大小学子争相诵读、妇孺皆知的作品,有的文学作品甚至打造了一方的人文景观,造福子孙后代。如王勃的《滕王阁序》点缀了江西的滕王阁;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包装了湖南的岳阳楼,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铸造了古今志士悲天悯人的爱国情怀。李白“铁棒磨成针”和欧阳修的“芦杆作笔”的故事成为鞭策我们克服求学的艰辛、勇攀目标的动力。

学生D:

学子读书入仕、科举金榜高中。读书高高在上,做官最有出息,其它不屑一顾。我不否定读书的效果,但古今的中国农民,一般属不读书和少读书的阶层,但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国民生存的财富,养活了天下苍生,他们付出最多、回报最少,应得到所有人的尊重。我认为他们才是最高尚、最有出息的人。当然读书是需要的,但不能以追求升官发财为目的,人生的各个行业是社会所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自己的付出得到社会认同,就是最大的出息,通过读书掌握回馈社会的本领就才是最大的成功。

学生E: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什么行业,只要是社会需要的,用心去做,就能干出一番业绩。古代通过读书实现金榜题名,成为“一举成名天下知”,达到功成名就、众星捧月的效果。千军万马挤科举的独木桥,在四书五经中找成功之道,出现了为科举而疯的范进,因为科举而百无一用的孔乙己。科举制造就了大批人才,也留下了无穷弊端。对照现今的高考,考中者成为“天之骄子”,落榜者受人轻视,好象被逐出了人才的行列。我认为出生必读书,不为读书所累,职业自选择,不为职业所困。

师:

同学们对读书发表了自己的真知酌见,科举制是中国对世界文官制度的创举,它破除了曹魏时代凭门荫入士、按出生定人品的等级制度,成为隋唐以来的历代选拔大批精英分子和优秀人才的惯例。当然任何制度出现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我们既不能苛求古人,也不能脱离时代局限,但科举制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读书求知的风气的形成、文学艺术的贡献功不可没。

学生名单:

A:姚玉涵 B:祝新融 C:赵枭

E:王宇 F:郑蕾

【初中历史检测题:科举与读书——“科举制创立”课堂叙事】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复习:夯实基础知识 巧计历史事件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换位思考法

高考历史考查知识的切入点注意事项

高中历史的“五化”学习方法

中国近代史上的百项“第一”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

高中历史应有意识的建立“线索”进行学习和复习

“中国高尔夫”──“捶丸”

高中历史学习指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历史的两个特点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