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历史知识点 >初三历史同步复习题: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1)

初三历史同步复习题: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1)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7-06-13 发表 | 教学分类:历史知识点

学习园地

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一、填空题

1、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他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

3、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随着脑力劳动和生产活动能力不断增强,现代人形成。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将现代人类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4、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是石器,最初的石器只是简单打制的砍砸器。

5、希腊神话中该亚的故事,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历史现象。希腊神话中厄瑞斯忒的故事,是男子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反映,即反映了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历史现象。

第2课 亚非文明古国

一、填空题

1、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约在公元前3100年,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国王称为法老,掌握国家的一切大权。

2、埃及古王国时期,国王开始修建金字塔形的巨大陵墓,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有近50层楼房高。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3、西亚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首都在巴比伦。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了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古代印度历史上是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城邦。公元前 15世纪后,从中亚南下的雅利安人陆续侵入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古代印度城邦遗址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最着名,存在于约公元前2300--前1750年。

5、从公元前1500年到前600年的吠陀时代,古印度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它把社会成员按地位的高低,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人不能平起平坐,不许互通婚姻、下一等级的人不得从事上一等级人所从事的职业。

6、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被称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二、问答题

2、《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把奴隶看做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予保护。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初三历史同步复习题: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1)】相关文章:

历史复习:多种记忆法记牢大事件

高三历史单选题应试策略和技巧

中国现代史复习-知识梳理

初三历史同步复习题: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4)

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谈

高中历史复习冲刺的三大妙招

文综高考复习:史地政各科复习要点分析

备战高考历史:大题冲关之解题技巧

寒假高三生应对一轮复习进行整理及分析

高三历史期末复习备考详细计划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