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历史知识点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美苏冷战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美苏冷战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7-07-21 发表 | 教学分类:历史知识点

学习园地

查字典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美苏冷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美苏冷战

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

当时的美国和苏联同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其盟国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双方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不动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美苏冷战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1945年9月11日至10月2日的伦敦第一届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开始,围绕与意、罗、保、匈、芬五个次要敌国缔结和约的问题,四国外长前后共开了四届7次会议进行讨论。经过反复争论,最后终于就战败国的领土划分、赔款以及政治军事条款达成一致,并于1947年2月10日缔结了五国和约。五国和约的签订反映出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意图。

美国从一开始就有重新扶植德国的意图,以便把它纳入美国的战略体系。而苏联则要最大限度限制和削弱德国。针对西方在1948年制裁德国的做法,苏联于同年2月改组苏占区经济委员会,使之成为准政府组织。3月,苏联宣布退出盟国管制委员会。德国分裂不可避免。

在处理战败日本问题上,美国一开始就有独占的意图,而苏联方面则进行了不少斗争。经过几轮讨价还价,在美国满足苏联占领日本北方四岛要求的情况下,斯大林最终同意美国占领日本本土。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美苏冷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

2、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3、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4、意识形态的不同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美苏冷战的形成

(1)政治上:

①杜鲁门主义(内容:反苏反共)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②1948年,柏林危机成为美苏“冷战”的第一高潮。

(2)经济上:

①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出笼,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②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

(3)军事上:

①北约的建立: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英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约。

②华约的建立: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波、捷、罗等八国签订了《华沙条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美苏冷战的影响

1、冷战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阻碍了全球一体化发展,也造成了德国、朝鲜、中国等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

2、在冷战大环境下,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所以两方都在极力的避免战争,所以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4、面对两极格局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5.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同时也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美苏冷战】相关文章:

2010年高考历史最后冲刺注意策略

巧用数字记忆高中历史知识点

201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指南

如何深度学习高中历史知识点?

2011高考历史学科答题方法总结

高考历史知识点的科学记忆法

2011年高考历史成功的8大秘诀

2009高考历史备考的五大记忆方法

2009年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指要

高中历史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解答选择题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