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还历史以真实与美丽

还历史以真实与美丽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28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

摘 要: 本文从理性直面历史的真实,感性品味历史的美丽两方面对还历史以真实与美丽展开论述,指出片面、表面的评史观不可取,应客观地反思,真实地评价,不刻意修饰、包庇、掩藏历史,还历史以真实。

关键词: 历史 真实 美丽

一、直面历史的真实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所接触的历史,并非那么真实,或过于美化,或过于丑化,或以偏概全,或以偶然当必然,等等。对此教师应该以理性的态度,让学生了解最真实的历史。

曾经的“晚清”令国人所不齿,愤懑不已。我们的天朝大国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轰然倒塌,使我们的民族经受了莫大的耻辱与痛苦,出于“愤青”的态度,我们全盘否定“晚清”,以及“恶屋及乌”,全面丑化“晚清”的高层统治者。街摊上的不少“历史书籍”,影视上的很多“历史剧”,嬉、笑、怒、骂地将“晚清”批得体无完肤,将以慈禧为首的上层官僚骂得狗血淋头。更有甚者,将晚清的没落灭亡归咎于某几个上层统治者,如慈禧、袁世凯。如此种种,使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阴暗肮脏的“天朝”。但“愤青”代表的是一种民族受害者情结和复仇心理,对待历史难免片面化、表面化。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反思“晚清”历史,还其真实面目。“晚清”“挨打”是历史的必然。慈禧、袁世凯等“误国”只是必然中的偶然。封建社会从鼎盛走向衰弱,进而毁灭,是迟早的事,我们必须勇敢承认和面对。对我们的民族蒙受的耻辱和痛苦,我们不能只是抱着受害者的复仇心理而耿耿于怀,应该遭“挨打”而后清醒,受“耻辱”而后奋进。可以说,晚清即使不在别人的刀枪面前毁灭,也会在内外的重重矛盾中悲亡。这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我们除了怒斥别人的无情与残酷外,还应该反思自己的封闭与落后。甚至,我们要承认,是别人的刀枪“唤醒”了我们,是别人用强有力的手段让我们见识了工业文明,使我们与世界走近了。一个国家和民族要从封闭落后走向开放进步,必然要经历阵痛和悲苦。我们的民族用近百年的苦难书写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我们别无选择,只有理性地反思,无畏地奋起。

秦始皇也是一个易被人们“误解”的悲情人物。“暴秦”已深入人心,只要提到他,人们想到的总会是“焚书坑儒”、“阿房宫”、“孟姜女”。野史、影视也大肆渲染他的暴政,他俨然是“暴君”的代名词。确实,就个人而言,赢政有性格上的严重不足,有个人局限性。尤其在秦统一六国,基业稳定之后,在极度权欲、享乐思想的驱使下,他的暴戾性格充分暴露:修建豪华的阿房宫、骊山陵墓,钳制言论、扼杀思想的“焚书坑儒”。(但纵观中国古代史,企图控制人民思想言论的绝非仅赢政一人,汉武帝不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于修筑长城,我们不能单凭几个民间传说就否定它的历史价值。对于赢政违背历史、灭绝人性的做法,我们坚决否定和抨击。如果客观地理性地分析,赢政有他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和进步性。赢政善用良才强将,李斯、蒙恬、王翦,他们都是强秦的汗马功臣;赢政领导“秦扫六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赢政积极防御外侵,修筑了空前绝后的万里长城;赢政为巩固统一基业而积极推行了各种措施: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结束了战国时期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为全国各地的经济文化畅通交流奠定了基础;赢政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南疆经济……如此种种,无不说明赢政是一个有历史作为的封建帝王,他有一定的个人局限性,但亦有不容磨灭的历史进步性。再如曹操,戏台上他被认定为奸臣,文学上《三国演义》中,他也是一个性格非常复杂,心胸狭隘、不讲仁义的反面人物。而如果我们客观地评论,尊重客观历史,就应当承认,曹操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人物,是英雄。就连鲁迅先生都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二、感性品味历史的美丽

战争、屠杀、权位争夺、天灾人祸……给历史罩上了残酷、冷漠的阴影。但历史更有其温情脉脉的美丽一面:思想、文化、艺术的争鸣、沟通、融合,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民族的和平、团结与融合……无不散发出和谐的温情的人性的美丽之光。

(一)百家争鸣,勃兴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大小战争不断,“春秋无义战”。但思想文化领域的上空却异彩纷呈,各流各派各家各有精彩,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儒家的仁政爱人、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无为而治、兵家的战术战略……他们的思想主张或独立或对立或互补,都对当时的上层统治者有一定的影响。如秦国国君就非常赏识法家的学说主张,这是秦国横扫六国,建立统一的专制国家的思想基础。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看,各家各派的思想学说都有进步性,亦有局限性。但他们在战争纷扰的乱世中独立特行,奔走呼号,确实是一种绚烂与美丽。

(二)新文化运动——黑暗中的灿烂火花。辛亥革命并未实现革命者最初的理想和愿望,反动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更加混乱和黑暗。一批有文化、有理想、有血性的青年,毅然举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胡适、鲁迅……以文学刊物《新青年》为阵地,以文字为武器,口诛笔伐,向旧的、腐朽的、落后的黑暗世界呐喊、反抗。他们的一篇篇文章,像匕首和投枪刺向敌人。从此“民主”和“科学”渐入人心,自由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鲁迅更是无情地鞭笞残酷的“吃人”的封建统治。新文化运动是黑暗中的一束耀眼光芒,给寂静、冷酷的世界带来了一丝生机和曙光,唤醒了人们沉寂多时的思想:它不仅仅是一场文化运动,更是一次思想和心灵的洗礼。这一运动为后来的中国革命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领军人物。

(三)欧洲文艺复兴——人类文明奇葩。始发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掀起了文学、艺术、思想、科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取得了永不磨灭的成就,诞生了一位位光辉瞩目的巨人。新兴的资产阶级第一次勇敢地呼喊人的价值和能力,提倡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毫不留情地鞭笞教会的邪恶,毫不忌讳地热情赞美人的爱情友谊。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拉斐尔、莎士比亚……一个个思想和艺术巨人给黑暗压抑的世界带来了束束耀眼的光芒。天文学冲破教会禁锢的斗争更是平地一声惊雷。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揭开了这场勇者斗争的序幕,布鲁诺、伽利略更是坚决和强烈,他们为真理而斗争甚至献身的智慧与勇气,无不令人叹服。文艺复兴,给神学教会以致命的打击,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勃勃生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的发展。

历史,是曾经的真实,我们应勇敢面对;历史更有它美丽的一面,我们应品味与欣赏。用理性直面历史的真实,用感性品味历史的美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历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服饰:再现历史反思历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4).

[2]《铸造民族精神,培育国民意识》、《做不合时宜的“唐僧”——读李扬帆与他的〈晚清三十人〉》.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6).

[3]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4]责任编辑:许斌.世界历史(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还历史以真实与美丽】相关文章:

七年级历史下册

历史课导入语设计的反思

历史作业的几种形式

图说历史:殖民地人民的悲惨命运

历史

解读高中课标:国外高中历史课程设置与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

“口述历史”努力不当“小女孩”

在历史教学反思中成长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3)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