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高中课标学习:历史探究学习指导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

高中课标学习:历史探究学习指导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新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历史探究学习指导是高中教师的新任务,其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主要有:

第一,关于探究中的错误。传统教育是“永远正确”的教育,是消灭错误、鄙视错误的教育。这种教育让学生在错误面前得到的是紧张、羞愧,而不是理性的分析与反思。关于科学探究中的错误,著名哲学家波普尔曾经有过深刻的思考。他对爱因斯坦的理论突破了牛顿的理论深感震惊,然而,他更注重的是爱因斯坦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爱因斯坦毫不含糊地宣布:如果他的理论在某些检验中遭到失败,那么他认为广义相对论是站不住脚的。由此,波普尔得出结论,他在自传《无穷的探索》中写到:“如果有人提出一个科学的理论,那么他就应该象爱因斯坦所做的那样回答这个问题:‘在什么条件下我会承认我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换言之,我会承认哪些可设想的事实是对我的理论的反驳或否证?”[2]亨利·华德·毕却在《智慧的锦囊》一书中也说:“是失败使骨头坚硬;是失败化软骨为肌肉;是失败使人不可征服。”而大发明家爱迪生所说的一句话则更耐人寻味。他说:“失败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的方法是什么。”

探索的历程正是在无数的失败与对成功的批判中发展的。教育背景中学生的失败是让他们掌握真理方法的重要途径,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失败是有教导性的。真正懂得思考的人,从失败和成功中学得一样多。”所以,教师要善待学生在探究中的错误,要指导学生去发现错误,并以此引导他们掌握验证的方法与对错误的坦诚态度。

第二,关于学生探究前的知识基础。探究学习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为基础,而且要求学习者具备应用知识的能力。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缺乏知识基础,就放弃探究学习本身。实际上,科学家在进行某项科学探究活动前,也不一定就完全具备了进行探究的知识基础,他必须在探究中不断学习,才能弥补知识上的缺陷。所以,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前,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特别需要了解:

(1) 即将进行的探究学习需要的知识基础是什么?

(2) 目前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够达到什么水平?还缺少哪些?

(3) 学生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掌握哪些知识?

(4) 不同基础的学生可能存在的差异是什么?

第三,关于探究能力。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一点大多数教师都有亲身体会,不论是培养学生解数学题的能力,还是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或者是语文教师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探究能力也是如此,应当尽可能早地进行这种能力的培养,最好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可惜的是,过去幼儿园与小学还不够重视,因此进入高中的学生非常缺乏探究的经验与能力。这就需要中学教师们花费一定的时间补上这一课。

第四,关于教学进度。要花时间教学生如何探究,必然影响教学进度。问题是:大多数学校在安排每学年教学进度时,并没有考虑这一点。还是按照大纲中的知识要求与课本知识章节排出一学年的教学进度。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进度安排,本身就违背了新课程以能力发展为核心的要求。因此,我们建议:每学期开头的几周要将进度放慢一点,特别是高一年级,要调查研究这个年级学生探究能力的基本水平,选择本学习期望达到的能力目标,在开学的三周内,进行必要的探究技能(也包括:自学、讨论、图书资料查询、网络运用、解释、实验等)培训。学校应该建立一个能力发展系列目标,确定各年级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基础标准,而不是由各科教师零敲碎打,各自为政。这样,所有的学科通力合作,帮助学生形成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核心的能力基础,后面的教学再进一步强化学科探究的技能,一旦学生能力形成,学习的效率必然会得到提高,教学进度的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第五,关于探究学习的资源开发。在探究学习的视野中,课本就是探究的资源之一,但是,仅仅坐在课堂里,是得不到探究学习所需要的丰富资源的。探究学习需要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图书馆、走进实验室、走进网络世界。不过,不论学生走到哪里,学校与教师依然要重视资源的开发问题。目前也有很多教育软件公司,参与探究学习的网络资源开发。杭州博世网络的《新课标资源库》、清华同方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教师可以筛选确定适合学生水平的资源库。当然,我们提倡学生亲身经历对自然或社会的探究,收集第一手的资料,与在图书馆、网络或资源库的第二收资料结合起来,因为,这两种资料及其收集能力,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史学研究中,材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十分重要,通过学习学生接触和了解历史材料、历史信息的收集、整理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就某一具体历史问题,要求并指导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信息。收集材料的方式手段有很多,如:到社区、学校图书馆,当地的档案馆,收集查找各类有关的文字史料;到学校、家庭周围通过调查、走访的方式收集民间的有关材料;在学校、居住地周围考察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收集有关的材料;从互联网上查找收集有关的材料;收集各类影视历史记录片资料等。对收集到的材料,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整理,并在学习中加以运用。在收集、整理材料、信息时,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条件量力而行。

第六,关于学习过程中的师生、生生的交流和讨论。根据本模块学习内容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更多运用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并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探究学习的快乐不仅仅来自探究活动本身,还来自一个同学的快乐可以有很多人来分享。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合作伙伴。大家一起研究,一起讨论,一起面对的困难,也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可是,并不是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够得到快乐,有的小组刚成立,矛盾就来了,最后搞得不欢而散。谁不希望自己的小组成功呢?那么,以下内容可以给你很多帮助。

研究小组的学习应该是自动化的,很多学习活动应该自主决定,自我约束,自负责任。因此,有的小组建立以后,会因为意见分歧而不愉快,这种不愉快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有的学生就会认为“还不如我自己一个人自己干,跟他们在一起除了争吵,就是浪费时间的闲聊。”为了保障研究学习的开展,应当事先讨论如何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与矛盾,然后,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约定,这对以后开展研究很有帮助。当然,这样的约定要考虑周全,至少要回答以下问题:

(1)当某一成员在小组讨论时不能集中精力,老是说闲话时,我们应该怎样?
(2)当某一成员不能按时完成其承担的任务时,我们应该怎样?
(3)当我们在讨论中意见不一致时,应该如何处理?
(4)当某一位成员对其工作不负责时,我们应该怎样?
(5)当我们很难确定目标,有的成员又不想坚持时,应该怎么办?
(6)当小组成员为了某一个问题争吵起来,我们该怎幺办?
(7)谁来当我们的组长?定期轮流做,还是事先确定一个?
(8)我们应该为小组起一个什幺样的名字?
(9)我们应该确定哪些小组合作的目标?
(10)面对困难与挑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

下面是一个小组约定,大家可以参考。

我们约定自我管理,并按照共同协商的约定,开展小组活动。协约内容如下:
1、 本组的共同目标:团结一致,宽容相待,严谨创新,争取优异。
2、 我们共同遵守:有计划地进行研究、讨论一切与本组合作学习有关的事务。
3、 我们承诺:有矛盾就用公开交流的方法解决。
4、 当本组某一成员不遵守协约时,我们应先听他的解释,然后讨论解决的方法,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在100中扣分,依据违反的程度,扣5、3、1分。

协约要切实可行。有的小组制定协约的时候只想到严格惩罚不良行为,而没有考虑到可行性。比如:有一个小组制定的协约中有这样一条:“本组成员违反协约中的条款时,应当予以开除。”这个规定首先不够具体,要指出针对什么样的条款,如果将“小组活动时迟到了几分钟”与“一点不参与研究活动”相提并论,就显得不公平。此外,不要轻易用“开除”,这应该是最后的办法。

第七,关于组织历史遗址的参观、考察等综合实践活动。在本模块内容学习过程中,各地区和各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适当组织学生实地进行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等的参观、考察。历史的参观、考察应是本模块重要的学习辅助方式之一,因此,在进行此项活动时,教师要组织得当,对学生具体提出合理的学习要求。世界文化遗产的课程内容当中,有许多问题都是可以进行探索和研究的。例如,古埃及金字塔的奥秘、古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奥林匹克的宗旨和精神、欧洲文艺复兴的成就、中国长城的作用与影响、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色、文化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为什么要确立具有警示意义的特殊遗产的概念等,都是组织探究式学习的可选课题。

就这些课题所能开展的教学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常用的方式有观看影视资料片、课堂讨论、专题辩论会、科研报告会、举办图片展等。进行这些教学活动,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最主要的是收集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特别是大量的图片图册和影视片,以及介绍和研究世界文化遗产的书籍。收集各种有关资料是一种能力的锻炼,也是学习目标之一。它可以了解资料的来源、知道有关资料的价值、掌握查找资料的方法、学会如何利用有关资料。在组织这些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组织者要善于引导教学活动朝预定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对所要探究的课题有深入的了解,并能把握关于这些课题的学术研究动态,在活动的关键问题上进行启发和点拨。组织这样的教学活动,切忌教师只有事先的布置,以后全让学生自己操作,教师成为旁观者,最后也不做讲评和总结,这就达不到学习的目标。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由师生共同参与进行的。

我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的国家,各个地区都有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存、遗址和遗迹,还有这一地区的民俗文化和口传史料。但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是实践教学活动主要的形式,对于世界文化遗产这门课来说,这两种社会实践的形式通常可以结合在一起运用。例如,调查本地区有哪些地区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照世界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考察其文化价值,将调查结果登记在册;对本地区的历史遗址、遗迹或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考察,如考察历史遗址遗迹,了解本地区历史发展的概貌,观察古建筑的结构,赏析其建筑艺术等;考察当地人居环境中文化与自然的关系,考察山川河流等地理环境对地区文化的影响,调查地区现代化建设对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调查本地区的民间艺术和民族风俗,考察其源流和现状等。

【高中课标学习:历史探究学习指导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相关文章:

关注高中课程改革系列报道(三) :追问高中新课程方案焦点问题

在线收听: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高中课标学习:掌握高中历史学业测验工具的编制与实施方法

浅谈初中历史新课标教材中的评价方法

高中课标解读:选修课程《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解读之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第二章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中课标学习:新课程下历史教学中教师角色转换

高中课标学习:掌握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的特点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