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对“目标分类学”在初中历史教学的价值分析

对“目标分类学”在初中历史教学的价值分析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26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把学科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把学生的认知过程分成了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具体到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我们多把历史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史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技能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结论性知识);对于学生认知历史的过程,我们强调的是了解(记忆)、理解、应用、综合和评价五个层次。据此,我们基本可以对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分解,为正确制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策略、深入启发学生认知提供理论支撑。

一、指导正确制定教学目标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对制定教学目标的指导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划分了知识类型;二是界定了认知层次。由此,解决了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以初中“鸦片战争”一课为例,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目标是: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按照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从知识类型来讲,“林则徐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属于史实性知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属于结论性知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属于概念性知识;从认知过程来讲,“讲述”属于“记忆”层次的学习要求,“简述”属于“理解”层次的学习要求,“认识”属于“分析”层次的学习要求。

有了这样的分析,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我们可以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林则徐的重大活动;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利用提纲教学、多媒体教学、地方史资源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林则徐的民族情怀,学做一个爱国、有勇有谋的人;认识中英鸦片战争是一次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

应该说,教学目标准确、具体、真实,课堂教学就会方向明确、任务明晰、效果明显。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照搬教师用书提供的教学目标,出现了教学目标设置不当,使其被拔高或浅化甚至被虚化的现象。案例如下:

教师甲

知识与能力: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分组讨论、自学探究,让学生自得结论,教师给予补充;对于不足,教师婉转指出。分析材料,学会从史料中获得有效信息。构建论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评价林则徐及其禁烟措施。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学生对中国近代史进程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体会林则徐虎门销烟,学习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生发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师乙

知识与能力:简单了解鸦片战争前英国与中国的社会状况,知道战前中国全面落后于英国;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认识英国侵华的根本原因;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认识近代列强侵华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培养史料解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会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的基础上,获得历史认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自觉形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自觉接受林则徐人格精神的感染与熏陶;让学生自觉树立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师丙

知识与能力:鸦片战争的背景;林则徐与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内容;鸦片战争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鸦片战争的背景;通过分析《南京条约》,培养学生研读史料、合作探究的能力,从中认识鸦片战争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远离毒品的态度;记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开放的文明交流意识。

对照内容标准,回看甲、乙、丙三份教学目标,存在这样几种倾向:

内容超标:课标不要求掌握“鸦片战争的背景”,三份目标却都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

要求拔高:课标只要求“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却有两份目标规定或“掌握”或“认识”;课标只提出“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却有目标要求“认识”。

能力失准: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鸦片战争的背景”;“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这些是学科课程目标不是课堂教学目标,教师根本不可能在一节课中落实。再说,对初中学生而言,这些能力要求也过高。

方法空泛:“学会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的基础上,获得历史认识的方法”,方法的获得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在历史问题的探究过程中逐步获取。对初中教学而言,我们应该强调“通过……的学习,尝试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中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学会是空话,获得更不可能。

情感标签:如“生发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培养开放的文明交流意识”,“让学生自觉树立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这些随处可用的情感目标让人觉得教学没有针对性,缺乏灵魂,抹杀了历史教学的多样性与吸引力。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是提倡机械地使用课程标准,而是建议教师从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用准确、真实、具体、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目标引领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正好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二、指导合理选择教学策略

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结合初中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认知特点,我们可以构建如下知识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结构图示(图1):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建立了如下的“知识维度—认知过程维度—教学策略”模型(图2):

总结以上图示、模型,不同类型的历史知识与认知要求,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见表1)。

据此,我们可以按照如下两个策略组织“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

策略一:资料情境再现历史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虎门销烟的视频后,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块浮雕——虎门销烟、纽约的林则徐铜像和英国蜡像馆里林则徐的蜡像三幅图片并作介绍;

学生阅读教材后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并谈认识。

策略二:问题情境探究历史

(一)林则徐为什么要虎门销烟?

1.走近林则徐。

(1)读教材中林则徐湖广禁烟的内容;

(2)教师介绍湖广总督林则徐的奏折。

2.鸦片泛滥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提示:一份奏折、一首歌谣、两幅图片(教材中《炮子谣》、“快蟹”鸦片走私船、英国输入鸦片激增表)

对经济的危害:________

对吸食者的危害:________

对吏治的危害:________

对军队的危害:________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1.观察19世纪世界地图,指认中英两国地理位置。

2.要求学生根据两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发展的视频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英发展的对比表格(见表2)

①据材料一获取的有效信息,在材料二中的对应位置填写对外政策的具体内容。

②根据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概述英国来到中国的目的。

(三)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读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分析《南京条约》的危害。

3.分组讨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魏源认为,“中国要强盛起来,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也应当着手建立近代工业。”

——《魏源集》

材料二:1841年以前,中国城乡建筑因循数千年古老传统。鸦片战争后……沿海通商口岸如香港、上海、南京、广州、厦门,开始了以西式建筑为主体的城市建设,这是西方建筑术流入中国的起始。

——《夕阳无语:武汉老公馆》

归纳: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有何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什么社会?

三、指导深入启发学生认知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把学生的认知过程分为六个层次,为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维能力训练提供了帮助。

为了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按照“目标分类学”,结合课标要求以及学生实际,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在讲完“鸦片战争”一课后分层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

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句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记忆、理解层次:材料中“禁烟运

动”“战争”具体各指哪一历史事件?

(2)分析、评价层次:“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吗?为什么?

(3)评价、创造层次:你怎样看待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观点?

这道题既考查了学生的材料阅读水平、史实了解水平、历史思维水平,还考查了更高层次的史识评价水平。对于这类思维含量较大的问题,我们建议教学分层推进、分组讨论。教学过程中,这位教师重点解决了第二问。他把学生分成三组,提示学生分别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鸦片战争的性质以及马士论述的意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思考、交流讨论;讨论过程中,他不断指导学生明确论点、搜罗史实、建构论点与史实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他引导学生作出判断、说明理由,并形成文字全班展示。更有意义的是,他还让不同意见的学生展开课堂辩论,充分阐述各自的观点与理由,真实互动。为了启发学生思维,在针对性的点评之后,他按五个层次给出了个人意见,建议学生自我评分:

第一层次:仅仅作答,而没有作任何理由阐述,给1分。

第二层次:只提供一个言之成理的理由,给2分。如中国人民的禁烟是正义的,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而不是战争发动的真正原因。

第三层次:提供了两个以上言之成理的理由,给3分。例如,中国人民的禁烟是正义的,不是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第四层次:提供两个以上言之成理的理由,而且能够综合表述这些理由,给4分。例如,中国人民禁烟是正义的行动,不是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是英国要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马士把责任归结为中国人民的禁烟,目的是为英国的侵略行径辩护。

第五层次:提供两个以上言之成理的理由,而且能够从理论的层面合理解析问题的根本原因,给5分。例如,从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分析,可知英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因此发动战争具有必然性。又如,从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析,中国人民的禁烟只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在于英国资产阶级的侵略本性。再如,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原理分析,禁烟只是一次偶然的事件,而英国的侵略具有必然性,即使没有禁烟运动,英国也会找别的借口来发动战争。

应该说,“目标分类学”为教师明确初中历史教学的认知层次、探索培养初中学生的认知途径、发展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指明了方向。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是多方面的。本文所述三个方面:指导正确制定教学目标是核心价值,使教学方向明确;指导合理选择教学策略是基本内核,使教学充满机智;指导深入启发学生认知是根本目标,使教学实现高效

【对“目标分类学”在初中历史教学的价值分析】相关文章:

初二历史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4)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 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

对历史教学的反思

学导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课标学习:高中历史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方法

初一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经验与反思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