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初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

初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20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

【摘要】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下面查字典历史网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初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订

2.掌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和中日关系的发展

3.掌握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列举和分析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中国外交由环境的恶化到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及当前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作用等史实,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外交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和同中国建交的热潮的出现,表明从50年代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2.新时期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正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3.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教学难点

不同时期新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

●教学方法

1.讲解分析法。对于每个时期新中国外交方针的转变,都需要教师作出清晰的分析,才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本课内容。

2.音像辅助法。对于离现在比较近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音像资料帮助学生了解。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相关音像资料及设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示例一]请看投影。

[投影显示]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

晚安。我要求在今晚利用电视台的这段时间,是为了宣布我们为了建立世界持久和平而作的努力中的一件大事。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派遣我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在他最近的世界之行中前往北京,以便同周恩来总理会谈。我现在宣读的公告将同时在北京和美国发表。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于1971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进行了会谈。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预料在这一宣布之后不可避免地会有猜测,所以我想对我们的政策作最清楚的说明,我们谋求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的关系的行动不会以牺牲我们老朋友们的利益为代价,这不是针对任何其他国家的,我们谋求同一切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任何国家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而不致成为任何其他国家的敌人。我之所以采取这个行动,是因为我深信所有国家都将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改善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中得到好处。

正是本着这种精神,我将进行一次我深深希望会成为谋求和平的旅行不仅谋求我们这一代的和平,而且谋求在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世世代代的和平。

谢谢你们,再见。

1971年7月15日美国新闻处电。

同学们,投影中显示的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随着这篇声明的发表,敌对了二十多年的中美关系的坚冰逐渐被打破,中美关系开始出现转机。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导入语示例二](教师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表决现场录像,投影显示石广生部长的中文讲话)

主席先生,在经历了长达十五年的艰苦谈判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在此,我代表中国政府对WTO部长会议作出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决定表示感谢。在此,请允许我对中国加入WTO的

借此机会,请允许我对长期以来中国加入WTO的所有工作成员和工作组主席吉拉德先生表示感谢。我还要对十五年来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的历任总干事邓克尔先生,萨科兰先生,路杰先生,麦克穆尔先生表示感谢。

加入WTO和全面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是中国领导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作出的战略决策,中国为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作了长期而不懈的努力。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加入WTO不仅有利于中国,而且有利于所有WTO成员,有助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中国支持在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合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国主张 ,新一轮谈判的目标应当是:第一,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第三,有利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平衡。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认为,在新一轮谈判中,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相当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开放的程度和速度上给予特殊处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乌拉圭回合协议的实施。必须保证发展中成员的全面和有效参与,议题的确定和谈判必须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必须以平衡和一揽子的方式进行谈判,保障谈判结果体现各方利益的总体平衡。

主席先生,新的世纪充满着机遇和挑战,让我们共同合作,迎接挑战,使多边贸易体制得到巩固和加强,为世界经济贸易的稳定和发展,不断作出贡献。最后,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政府,对卡塔尔政府为筹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感谢。谢谢主席 先生。

同学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强了我国同世界各地各国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了新的空间。也证明了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板书]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中美关系的改善

1.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并结合本课第一段的内容,了解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新中国的成立宣告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破产。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教师讲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在军事上实行威胁,政治上进行孤立,经济上加以封锁,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1950年,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上,美国代表否认美国侵略中国。中国代表伍修权责问说:自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以后,从8月27日至11月25日,侵略朝鲜的美国飞机,侵犯中国领空已达200多次,出动飞机1000架以上,毁坏中国财产、杀伤中国人民,这是不是侵略?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领海,以阻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行使主权,这是不是侵略?他的话驳得美国代表哑口无言。伍修权要求安理会制止美国的侵略行为。

1955年4月万隆亚非会议期间,中国政府总理周恩来发表声明: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缓和远东紧张局势,特别是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的问题。7月13日,美国在英国、印度斡旋下作出反应,建议中美双方各派一名大使级代表在日内瓦举行会谈。

1955年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后在华沙)举行。中方代表是驻波兰大使王炳南(后由续任驻波兰大使王国权担任),美方代表是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约翰逊。会谈有两项议程,一是双方平民回国问题,二是双方有所争执的其他实际问题。在第二项议程下,各方均可提出它认为应予讨论的直接牵涉到中美双方的问题。9月10日,双方就第一项议程达成协议:中美双方承认,在各自国家内的双方平民享有返回的权利,并宣布已经采取并将继续采取适当措施,使他们能够尽速行使其返回的权利。中美两国分别委托印度和英国政府协助中美平民返回本国。会谈在第二项议程上陷入僵局。至1970年2月,历时15年,共谈判136次。谈判时间之长、经历之曲折,交锋之激烈,协议之独特,在国际关系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但结果却不尽人意,由此可见双方积怨之深。

[教师过渡]然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开始出现转机。下面我们看具体内容。

[板书]2.从尼克松访华到中美建交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了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

[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复述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

[学生复述]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教师引导]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是对外关系转变的关键。中美关系缓和的两个方面,即先是基辛格秘密访华,后是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双方签订《联合公报》。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中美关系在70年代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关于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这是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从美国一方来讲,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此外,美国特别感到苏联已成为其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从中国一方来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其考虑有三:一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三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课本中对中美签订《联合公报》意义的提法,两国关系仅是开始走向正常化。这是因为,在《联合公报》中,美国认识到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说明,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仍然需要一个尖锐、复杂、曲折的斗争过程。

[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有关中美关系缓和的情节。

[投影显示](一)

1972年2月21日11时30分,一架飞机平稳地停在候机楼前。机舱门打开了,穿着大衣的尼克松总统与夫人帕特两人走出舱门。尼克松看到,周恩来总理站在舷梯前,在寒风中没有戴帽子。旁边站着叶剑英、李先念、郭沫若、姬鹏飞等中国领导人。

当尼克松走到舷梯快一半的地方时,周恩来带头开始鼓掌。尼克松略停一下,也按中国的习惯鼓掌相还。待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尼克松已经微笑着伸出他的手,周恩来那只手也迎上去,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足足有一分多钟。此时,尼克松感到,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显得很激动,说道:总理先生,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周恩来说:总统先生,非常欢迎你到我们的国家访问。

电视镜头一直对着这个历史性场面,并通过卫星将这一实况传到全世界。

军乐队高奏起《星条旗歌》和《义勇军进行曲》,客人在主人的陪同下检阅350人组成的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尼克松感受到元首级礼宾的气氛,并显得特别激动。

接着,周恩来和尼克松一同进入一辆挂着帘子的防弹高级红旗轿车。在离开机场时,周恩来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二)

投影显示的是1972年2月22日的《人民日报》,报纸用大幅的版面对尼克松的访华作了报道。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对这次外事活动的重视。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是在美方接受了中方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的条件下实现的。双方协议包括:一、美国承认中国关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只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二、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际,美国政府宣布立即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在未来的4个月内撤离剩余的700名军事顾问和后勤人员,并通知台湾当局终止《共同防御条约》;三、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3月1日互派大使,建立大 使馆。

[教师引导]70年代是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时代,除了与美国的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之外,另一个重大的成就就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下面来看详细内容。

[板书]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过程。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恢复,是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另一方面的体现。现在请大家考虑: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是什么?阻力是如何被冲破的以及意义何在?

[学生回答]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来自美国。中国和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了巨大胜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教师强调]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被长期剥夺。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是中国和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巨大胜利,也是美国企图在国际社会孤立、排斥中国的错误政策的失败。

[教师过渡]同学们请看一幅画面。

[投影显示]

同学们,200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三十年过去了,那些曾经为中日友好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人们早已留在我们的记忆长河中,我们通过学习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过程,一起来记住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友好使者,让后世子孙记住这些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做出过贡献的人们。我们在投影中看到的是1972年9月25日到30日田中角荣访问中国时,周恩来总理与田中角荣在晚宴上的情景。

[板书]2.中日邦交正常化和新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教师讲解]新中国成立后,日本政府在美国的控制下,长期奉行敌视中国的政策。1952年,日本政府在美国的促压下,同台湾当局缔结所谓和平条约,并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制造两个中国,为中日关系正常化设置了严重障碍。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方针指引下,中日民间外交蓬勃发展,为两国关系正常化打下了基础。当时日本政府追随美国所采取的那些不利于中日友好的政策,在国内遭到了日益强烈的批评和反对。进入七十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打开了正常化的大门。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对日本国内产生重大影响,包括执政党在内的日本党政各界要求恢复日中邦交的运动空前高涨。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就恢复中日邦交提出三项基本原则,即:(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等荒谬主张。(二)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已经归还中国。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外国干涉。坚决反对台湾地位未定论和策划台湾独立的阴谋。(三)日台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必须废除。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偕大平正芳外相和二阶堂进官房长官等来中国访问。周恩来总理同田中角荣首相举行了多次会谈,就有关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达成协议。9月29日,两国政府首脑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日本政府联合声明》,宣布自该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

在联合声明中,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规定;双方决定从1972年9月29日起建立外交关系并尽快互派大使;同意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以及政府间的贸易、航海、航空、渔业等协定为目的的谈判;决心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各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

中日关系的发展和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是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表现之一。五六十年代的民间外交为两国关系正常化打下了基础。其次,外交上长期紧跟美国的日本,受到了中美关系改善的极大冲击,日本朝野各界人士要求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田中访华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协定的签订,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在国际上带来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从1971年7月中美联合公告发表到1972年底,一年多时间里,又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教师引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下面我们来对此作一个简单的了解。

[板书]三、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学生看书]

[教师讲解]200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0月20日~21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1992年4月,澳大利亚总理基廷首次提出以亚太经合组织为基础,举行一次亚太首脑会议。1993年,美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东道主,正式提出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之后召开一次首脑会议。由于没有得到全体成员的赞同,美国建议召开的首脑会议被定名为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993年11月19日~20日,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图的布莱克岛举行。除马来西亚外,该组织其余14个成员的领导人或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所有领导人不着西服,而穿休闲装,为的是营造一种较为轻松的气氛。领导人的讲话内容需经本人同意才能公开。会议结束后通过一项领导人宣言。这种形式成为以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模式。

迄今为止,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已经举行过8次,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经济展望声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经济领导人共同决心宣言》《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行动宣言》《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从憧憬到行动》《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联系大家庭》《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加强增长的基础》《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奥克兰挑战》《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造福社会》等重要文件。这些文件都是指导亚太经合组织各项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这些成员是: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

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布置作业]简述中美建交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答案: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美国接受了在台湾问题上断交、废约、撤军三原则,为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板书设计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中美关系的改善

1.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2.从尼克松访华到中美建交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中日邦交正常化和新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三、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活动与探究

根据图中的内容并收集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小文章。

要求:体裁不限,字迹清晰,能有自己的看法。

附图:

●备课资料

中美关系历史回顾

中美两国关系经历了既有改善和发展,又有曲折和反复的历程,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最近26年来中美关系重大事件中,可寻找两国关系发展的轨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30年。1969年尼克松当选总统后,开始调整美国的全球战略,把谋求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作为一项重要政策。1971年4月,中国邀请在日本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2年,中国乒乓球队应邀回访美国。中美两国乒乓球运动员之间的友好交往,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被誉为乒乓外交。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问中国,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尼克松就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会谈。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公报指出: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它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1975年12月,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应邀访问了中国。1978年12月16日(美国时间为15日),中美同时宣布两国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联合公报重申了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1979年1月1日,中国和美国正式建交,从而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1979年1月,中国第一位高级领导人邓小平应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对美国进行了成功的访问。双方签订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两国在教育、农业、空间领域合作的谅解换文,两国在高能物理方面合作的协议,以及建立领事关系和互设总领事馆的协议。

1982年8月,中美就解决美国售台武器问题发表联合公报。美方承诺售台武器首先在性能和数量上不超过建交以来近几年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解决。

1984年4月,美国总统里根访问中国,进一步增加了相互了解,为两国关系的全面稳定发展带来新的势头。

1985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对美国的访问。中美签署了关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中美文化协定两年执行计划、中美教育合作交流议定书和中美渔业协定。

1989年2月,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应邀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

1989年5月,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年来人大委员长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

1989年下半年,中美关系转入低潮。经过双方努力,1990年下半年逐步打破僵局,两国关系开始走出低谷。1993年11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西雅图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会晤。这次会晤,使中美关系结束了低水平徘徊局面,出现了改善和发展的良好机遇。在此之后,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先后在1994年11月14日在雅加达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1995年10月24日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期间、1996年11月24日在马尼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期间,双方进行了会晤。自1990年以来,中美两国首脑的多次会晤、对话,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快了两国关系的发展进程。

1997年以来,中美关系继续保持了改善和发展的势头。两国在各个层次的交往明显增多,尤其是双边高层交往与接触十分活跃:美国副总统戈尔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等美国政府领导人访华;美国众议院议长金里奇和几十位国会议员也来到中国,目睹了近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加了对中国的了解,扩大了共识。8月以后,美国政府和国会等许多政界颇有影响的高层人士相继来华,同中国领导人就江泽民主席访美及中美关系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这表明中美双方都希望以江泽民主席访美为契机,把一个长期、稳定、健康合作的双边关系带入21世纪。

1997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同克林顿总统就面向21世纪的中美关系框架和发展方向达成重要共识。双方一致认为,应当从长远的观点出发,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处理两国关系,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同意建立两国元首定期会晤制度,并签订了一些经贸合作协议,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后,两国高层接触和往来不断增加,双方在国际政治、经贸、安全和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

1998年1月,美国国防部长科恩访华,同中国签署了《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协定》,两国军事合作得到加强。

1998年2月,美国良知基金会主席亚瑟施奈尔、天主教纽瓦克教区大主教西奥多麦卡里克和全国福音教派协会主席唐阿格组成的美国宗教人士访华团,应中国外交学会的邀请访华。他们走访了北京、南京、上海、成都、拉萨等地,与中国宗教界人士进行了接触。美国客人们表示,他们愿意与中国宗教界和其他人共同构筑美中对话和交流的桥梁。江泽民主席在北京会见了美国客人。

3月12日,中国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宣布,中国准备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美国政府对中国的举措给予积极评价,14日,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4届会议举行前夕,白宫宣布不提针对中国人权的议案。19日,美国政府宣布,在中美两国首脑的直接推动下,搁置长达13年的美中两国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正式生效。美国能源工业首次获准向中国出口核能技术。

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下,3月1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华盛顿说:我们同中国的关系太重要了,因此我们需要发展这种关系,并取得更多一些的进展。他决定提前访华,与江泽民主席再次见面。3月1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克林顿总统定于6月底访华。

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斗争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为联合国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1945年6月,包括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了字。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执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却仍被中国人民推翻了的蒋介石集团所窃踞。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多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大主席,申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要求把已经根本不能代表中国的国民党集团非法代表驱逐出联合国,并容许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参加联合国的工作。但是,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遭到了主要来自美国的无理阻挠。

1950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第五届联大否决了苏联和印度分别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决定由加拿大、厄瓜多尔、印度、伊拉克、墨西哥、菲律宾、波兰七国组成特别委员会,审议中国代表权问题,在该委员会未作出结论之前,仍由所谓中华民国的代表出席联合国。

1951年,美国操纵第六届联大否决了苏联等国代表提出的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问题列入联大议程的提案,并通过了延期审议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从此至1960年,美国一直蛮横无理地采用延期审议的手段阻挠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席位的提案。中国政府谴责美国的做法,同时满怀信心地预言: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存在和发展的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一定要恢复的。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不断提高,随着亚非拉一系列新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美国在联合国中阻挠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越来越困难。1960年第十五届联大表决美国提案时,42票赞成,34票反对,22票弃权,美国提案仅以8票的微弱多数通过。美国知道阻止联大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

1961年,第十六届联大决定将中国代表权问题列入联大议程。这是对美国为阻挠恢复新中国合法权利而设置的重重障碍的重大突破。为继续阻挠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美国再次玩弄程序上的花招,操纵联大通过决议,规定中国代表权属于必须由联大三分之二多数赞成才能作出决定的重要问题。

在整个六十年代,尽管美国仍能操纵联大通过所谓重要问题提案,但投票支持恢复中国代表权的国家却不断增多。1970年,赞成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票数首次超过了反对票。

1971年7月,美国仍然继续阻挠联合国正确解决中国代表权问题。美国政府不但伙同日本佐藤政府再次向第二十六届联大提出重要问题案,而且炮制所谓双重代表权案,即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入联合国,但保留中华民国的代表权。对美国明目张胆地在联合国搞两个中国的阴谋,中国外交部于8月20日发表声明严正指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把蒋介石集团驱逐出联合国,这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中国决不允许在联合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局面。

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大以59票反对、55票赞成、15票弃权否决了所谓重要问题案。接着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就是联合国历史上著名的联大2758号决议,它从政治上、法律上、程序上公正彻底地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第二十六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以及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巨大胜利,是中国外交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国际反华势力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图谋的彻底 破产。

中国放弃对日战争赔偿要求始末

新近出版的《党史文汇》刊物刊登署名王先勇的文章,披露了二战后中国放弃对日战争赔偿要求的始末,指出中国政府放弃战争赔偿,是从当时大局出发顾全民族大义之举。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以战败国的身份付给战胜国日本2.3亿两白银作为战争赔偿,这相当于当时清朝国库3年的财政收入。靠这笔钱日本大力发展了重工业、军火工业和教育事业。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饱受侵略战争蹂躏的中国却没有得到日本应有和及时的战争赔偿。此后,由于时事变换,最终中国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回顾这段历史,不能不引起世人的深刻思考和感叹!

美国违背诺言,从中作梗

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按照有关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日本理应对中国人民进行赔偿。

需要指出的是,在处理欧洲战事赔款问题上,英美联合起来与苏联分庭抗礼,而在太平洋战场和处理日本问题上,美国认为其在对日战争中起了巨大作用,便以盟主的身份自居。尽管苏联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当时的地位与美国采取抗衡的态度,但美国采取有关措施和步骤,使之握有占领日本和处置问题的实权,操纵和包揽了日本赔偿等事宜。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虽然表面上跻身四强,但在赔款事宜中所起的作用很有限。

1945年由中、美、英三国发布的《波茨坦公告》中,第一次明确了日本赔偿的原则,日本可以保留维持其经济运转所必须的工业设备和实物,其余的可以用来赔偿。

战后初期,美国对于日本赔偿的态度还相当积极,后来稍有动摇,但还是于1947年4月4日采取单独行动,发动了先期拆迁。可是随着美、苏对立日益尖锐,再加上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展顺利,美国的外交政策就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远东方面,美国亟盼建立一个反苏反共的基地,而环顾全球,只有在它控制下的日本最符合这个条件。于是扶持日本、抵赖赔偿,就成为美国的基本方针。

本来,按照1946年3月美国政府所制定的临时赔偿方案,先期拆迁计划将日本工业设备实物的30%作为直接受日本侵略国家的赔偿物资,其中中国可得15%。但是,随着时局的变化,美国为自己狭隘的战略所考虑,对这个30%的赔偿范围一减再减。最后中国只得到了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这期间国民党政府派出的中国首席代表吴半农多次严正交涉。但美国一意孤行,不予理会。

中国战时损失,据国民党行政院赔偿委员会的估计,按当时价格计算,不下620亿美元,而中国分得的赔偿物资才约值2250万美元,只占万分之三。中国分得的赔偿物资中,最大、最新、最完整、最切合需要的成套设备首推吴港11-5-5海军兵工厂的1.5万千瓦发电设备一套;其次是同厂的200吨码头式起重机一具。中方得到通知后,立即派了几位专家前往拆迁。就在这两套设备拆卸时,美国政府于1949年5月13日向盟总颁发临时指令,取消了先期拆迁计划的执行,停止了日本对各盟国的赔偿。至此,战后对日索赔的事宜实际上已被美国腰斩。

国民党为己私利,出卖民族大义

1949年下半年,美英协调策划单独对日媾和。此时,中国的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12月底,国民党当局全部撤到了台湾。至1950年4月,印度、英国、印尼等国家承认了新中国。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加紧了单独对日媾和的工作。

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初,作为当时国民党政府首脑的蒋介石,也曾有过对日索赔的打算。此时,台湾当局为得到美国的支持和帮助,在日本赔偿问题上一改原来的积极立场,转而专看美国的脸色行事,对美国对日和约七原则和备忘录采取无可奈何的态度关于赔偿问题,台湾当局表示可酌情核减或全部放弃。

国民党对日索赔态度的转变,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还在于蒋介石坚持反共而对日本反共政府采取的所谓宽大、不进行报复的政策,以实现它以中国合法政府的身份参加对日和约的签字。因为日本曾在此前威胁说,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谈判,签订双边条约。其实,这是外交家出身的日本老官僚吉田茂玩的一个阴谋,目的是迫使台湾当局在谈判中作出让步,放弃战争赔偿,与日本媾和。

1952年2月17日,台湾与日本和约谈判正式开始。谈判几经周折,台湾当局多次妥协让步。综观整个签约过程,台湾当局为求得一个所谓中国合法政府代表的形象,处处委曲求全,步步退让,为一党一派之私利出卖民族大义,在战争赔偿等实质问题上彻底放弃,令每个正直的华夏子孙羞愧。

中国政府从大局出发,放弃战争赔偿

1952年4月27日,台湾当局与日本签订所谓的日华条约,双方宣布结束战争状态,建立所谓的外交关系,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给予了强烈的谴责。而此时,中国大陆与隔海相望的日本的关系还处于冰冻期。日本政府追随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设置了不少障碍。

随着民间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到60年代前期,中日交往实际上进入了半官半民阶段,恢复日中邦交已为期不远。但恢复邦交,必然要对战后日本赔偿问题作出决定。在这一问题上,我国领导人表示了向前看的姿态。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将蒋介石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中国成为联合国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70年代初,由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外交政策实行了两项重大转变:一是美国承认中国并就建立外交关系进行谈判;二是征收10%的进口税,主要目的是打击日本,同时停止美元和黄金的兑换。这两项与日本关系极为密切的政策出台,美国人事先却没有打个招呼,而是以一种突然袭击的方式,狠狠打击了精神上毫无准备的日本。这一切大大刺激了日本政界,他们不能不反躬自问,对华政策上紧跟美国是否做错了。

不久,不得人心的佐藤政权垮台,田中角荣出任内阁总理大臣。田中就职后立即宣布把日中邦交正常化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随着邦交正常化时机的成熟,战争赔偿问题又一次摆在中日两国政府的面前。

在田中访华之前,他曾表示,如果对方提出赔偿,只要数额适当,他打算赔。

1972年7月以后,中国为实现与日本邦交正常化进行积极的准备,周恩来总理就放弃战争赔偿问题作了下述指示:第一,中日邦交恢复以前,台湾的蒋介石已经先于我们放弃了赔偿要求,共产党的肚量不能比蒋介石还小。第二,日本为了与我国恢复邦交,必须与台湾断交。中央关于日本与台湾的关系,在赔偿问题上采取宽容态度,有利于使日本靠近我们。第三,如果要求日本对华赔偿,其负担最终将落在广大日本人民头上,这样,为了支付对中国的赔偿,他们将长期被迫过着艰难的生活。这不符合中央提出的与日本人民友好下去的 愿望。

周总理的态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襟怀,也代表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宽容大度和长远眼光。

1978年8月12日,在北京发表了《中日共同声明》,中日两国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同年10月23日生效。二战结束后,苏联从德国获得120亿美元的战争赔偿;犹太人从德国获得600亿美元的赔偿。而中国政府从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愿望和长远利益出发,放弃了赔偿要求。

必须指出的是,中国政府虽然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即放弃了1200亿美元国家间的赔偿要求,但是,就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行的赔偿要求1800亿美元的国民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在任何场合都没有宣布予以放弃。这种对受害赔偿要求的保留,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符合国际法的向日本提出受害赔偿的机会。

【初二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相关文章:

人类历史的开端

美国历史学科教学的专业发展基准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录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4)

世界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反思(1)

历史教学反思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