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第13课宋元的科学技术

第13课宋元的科学技术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5-24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第13课宋元的科学技术。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第13课宋元的科学技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战国时的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宋朝时制成了指南针,用于航海;唐朝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末开始用于火红制造武器,宋元时,火药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出现了大量的火药武器;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及其作用。

①通过自制指示方向的小磁针以及用萝卜、泥巴或者木头自制 活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②引用马 克思、鲁讯对四大发明作用的有关论述,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归纳宋元科技的特点,培养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自主阅读、教师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认识到它们的巨大影响,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都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来的,从而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对四大发明传播及其影响的学习,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逐步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②火药发明及在军事上的广 泛使用;③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④四 大发明的传播。

难点:正确认识宋元科技的突出成就。

[教学方法]

采用阅读、讲述、讨论分析法

[教学过程]

课 前引导:引导学生归纳宋元时期政治、经济及对外关系的基本情况。如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元朝实现了全国的大统一;在民族政权对峙的过程中,民族 融合进一步加强,到元朝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北宋以来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随着海外贸易的加强,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这一 切为 宋元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导入新课

一、指南针的发明与使用

1、战国时的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2、宋朝时制成指南针,用于海上交通

二、火药的发明与使用

1、唐朝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2、火药在军事上的使用

三、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2、元明时发明了木活字、锡活字

3、活字印刷的优点

四、四大发明的传播

1、四大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方

2、四大发明对欧洲及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内习题,教师辅导。

第13课 宋元的科 学技术

1、( )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了 ,这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朝时,人们发明了人工磁化法,制成了( ),用于海上交通。指南针的发明促 进了( )事业的发展。

2、( )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开始用火药制造武器。( )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出现了火箭、突火枪和火铳等火药武器。同时,人们也用火药制成各种焰火和鞭炮。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

3、火药是我国古代( )的人发明的,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了用木炭、硝石和硫磺配制火药的方法。

4、11世纪中期,( )平民( )发明了( )印刷 术。

5、( )、( )、( )和( ),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四大发明经由( )传到西方, 对( )及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 )著名科学家( )在天文、历史和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制订的《 》是他的主要贡献之一,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 )年。《 》是我国古代最精确和使用最久的一部历法,前后达360年之久。

【第13课宋元的科学技术】相关文章: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23课 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教案之二

第十九课 第三科学技术革命 教材教法

第十三课 元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教学设计示例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宋元的科学技术》说课稿

第23课 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教案之一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28 课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二) 教案之一

第22课 三国鼎立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