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2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2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5-24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

以下是查字典历史网为您推荐的初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2,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2

1、下列内容属于唐玄宗在开元年间实施的改革措施的是 ()

A、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为宰相

B、社会上一片繁荣景象,天下太平,远行走路也很安全

C、唐玄宗重视地方吏治,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

D、社会经济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2、下列生产工具不用人力操作的是 ()

A、水排 B、翻车C、筒车D、曲辕犁

3、下列朝代中,有过宦官专权现象的是 ()

A、西汉B、唐朝C、东汉D、西晋

4、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的唐朝统治者是 ()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高宗D、武则天E、唐玄宗

5、莫高窟堪称世界艺术宝库之一,是因为 ()

A、内藏欧阳询的《九成宫碑》 B、内有绚丽多彩、精美的壁画

C、内藏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D、内有2000多尊形象生动的塑像

双项选择题答案

1、AC(BD不是措施,是措施带来的局面) 2、AC(水排和筒车两种都是靠水力运转的,不用人力操作) 3、BC4、BD(唐太宗设置了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置了北庭都护府) 5、BD

四、简答题

1、 开元盛世是一种怎样的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

2、 列举唐朝时比较繁华的大都市。

3、 列举唐玄宗时期唐朝农业发展的表现。

4、 简述唐都长安的特点。

5、 唐朝时期,我国边疆地区先后存在过哪几个强大的少数民族?简述他们与唐朝的关系。

6、 各国为什么把中国称为唐人?

7、 从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8、 为什么唐朝会对日本和新罗等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9、 唐诗发展繁荣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10、唐代出现了哪两个治世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11、列举隋唐时期我国名列前茅的成就。

简答题答案

1、(1)开元盛世指的是唐玄宗的统治前期,当时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2)原因:①有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②从唐太宗贞观之治到武则天时期的继续发展,为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唐玄宗注意任用有才能的人,重视地方吏治,发展生产,励精图治;④民族关系的和睦和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等,也起了很大作用。

2、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3、表现:①修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③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多从西域传入;④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⑤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4、特点:①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是繁华的商业区。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②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5、北方先后存在过突厥和回纥两个少数民族,其中东突厥曾与唐朝进行过战争,后归唐朝管辖,后来兴起的回纥与唐朝关系友好,其首领被唐玄宗封为怀仁可汗。东北兴起的靺鞨族,唐玄宗册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渤海政权与唐朝维持了密切的交往。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兴起后,文成公主和多城公主先后嫁给其首领,密切了两族的关系,促进了吐蕃的发展。唐玄宗还支持西南地区的南诏统一六诏,并册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6、①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唐政府采取比较的对外政策,使唐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的盛况;③唐朝交通发达,唐朝经济、文化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所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把唐朝时的中国人称为唐人。

7、略(言之有理即可。可从两人的精神、事迹及对国家的贡献回答。)

8、①唐朝方面: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周边国家很有吸引力;②唐朝的交通四通八达,为相互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唐朝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④日本和新罗方面:日本和新罗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经济和文化与唐朝相比比较落后;日本和新罗为了吸收中国的先进的文化成果,非常主动、积极地向唐朝学习,从而促进了本国的发展和进步。

9、因为唐朝时期实施科举制,其中诗赋是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这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10、⑴贞观之治:①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②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病,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③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因此,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

⑵开元之治:①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②唐玄宗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的官员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③唐玄宗还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11、①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②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③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④唐朝建筑业兴盛,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五、材料分析题

1、 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1) 材料一说明隋朝时经济的特点是怎样的?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二评价的对象是什么?评价者是什么态度?

(3) 这条渠是什么时候开凿的?开通它的目的是什么?开通后有什么作

用?它的规模如何?是哪位皇帝时期开通的?

2、材料一:(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千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1)造成材料一中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后来会出现材料二中描述的情况?

3、材料一: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政灭亡。此皆朕所目见。帮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事。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3) 材料二是谁说的?它的意思是什么?

(4) 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

(5) 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这一政治局面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

(6) 根据材料一说明他的统治局面与隋朝灭亡的关系怎样?

(7) 要据材料三说明他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 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谁?他的诗有什么特点?人们如何称呼他?他有什么代表作?

(2) 材料一中的开元指的是谁的统治时期?开元全盛日为什么能够出现?

(3) 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战乱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景象?

(4) 从两个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在什么特殊时代

5、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1) 材料中提到的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是指我国的什么制度?

(2) 这种制度最早创立于何时?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

(3) 请简述这一制度的影响。

6、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 这句话是哪位皇帝说的?它的含意是什么?

(2)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7、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1) 诗中舍已为人传道艺指的是谁?他生活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2) 他有什么主要事迹? 如何评价他?

(3) 他的塑像为什么会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4) 请用史实说明唐风洋溢奈良城。

8、材料一: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材料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两个材料分别是谁的诗?他们有什么代表作?他们的诗各有什么特点?

9、材料一:顔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材料二: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1) 材料一 顔公指的是谁?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他有什么代表作?

(2) 材料二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说这句话?这件事使他留下什么美名?

(3) 材料二的作者的书法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代表作?

(4) 后人把顔公和材料二的作者合称为什么?

10、材料一:软舞和健舞

材料二: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

(1) 结合材料一和二,说明这种乐舞出现于什么时期?这一时期乐舞有什么特点。

(2) 材料二所描绘的是哪个舞?它是从哪里传来的?当时还有哪些著名舞曲?

材料分析题答案

1、(1)①特点:隋朝储积的粮食、布匹等,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的开销。②原因: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2)①对象:隋朝大运河;②态度:肯定大运河的作用。

(3)①这条渠是605年开始开凿的,②开通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③开通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④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⑤是隋炀帝时期开通的。

2、(1)隋末农民大起义等战争的浩劫、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得民不聊生。

(2)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实行开明的统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加上人民的辛勤创业,科技的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从而出现了这种盛世局面。

3、(1)唐太宗李世民。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2)因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体现了他重民的思想。

(3)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唐太宗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故称贞观之治。原因:唐朝时期,国家统一,政局稳定,老百姓安居乐业,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为治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客观条件。唐太宗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勤于政事,善于纳谏,善于用人,厉行节俭,戒奢从简。所以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4)是因果关系。即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中吸取教训,采取调整统治的措施,是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之一。

(5)要维护其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及统治。

4、(1)作者杜甫,他的诗的特点: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人们称他为诗圣。他的代表作是三吏、三别。

(2)开元指唐玄宗的前期统治。开元全盛日出现的原因:因为唐初的统治者唐太宗、武则天等人,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唐玄宗初期,政治比较安定,经济便繁荣发展起来。

(3)唐玄宗统治后期即平定安史之乱之后。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他渐渐贪图享乐,导致奸臣、宦官专权,朝政混乱。

(4)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5、(1)科举制。

(2)隋。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他们都为科举制的完善做出了贡献。

(3)影响:科举制改善了用了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

6、(1)唐太宗。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2)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7、(1)鉴真。唐玄宗时期。

(2)主要事迹: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他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评价:他是最有影响的赴日使者和高僧。

(3)因为鉴真塑像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同时也因为鉴真为中日友好关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史实:①日本仿唐朝的制度,进行政治改革。②日本文化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日本的文字就是参照汉字创造的,而且日本人喜欢中国诗,也有书法艺术。③日本的佛院寺庙与中国相同。④日本人的饮食、风俗、服饰与唐人相近,至今还保存着唐时的某些风尚。⑤日本京城里士大夫的活动,如爱好诗文书法、吃唐式宴、饮茶、登高等与唐人相同。 8、材料一是李白的诗,他的代表作是《早发白帝城》、《蜀道难》。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

材料二是白居易的诗,他的代表作是《秦中吟》、《新乐府》,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9、(1)顔真卿。他的字雄浑敦厚。他的代表作有《顔氏家庙碑》。

(2)柳公权。他借这句话劝谏荒唐的皇帝。笔谏。

(3)他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是《玄秘塔碑》。

(4)顔筋柳骨。

10、(1)隋唐时期。特点: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气势恢宏、风格多样、优美和谐、铿锵热烈的盛世特色。

(2)《胡旋舞》。西域。《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7年级下册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考点: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七下P5053 能力要求:识记

一、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1、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了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结束了黄河流域分裂局面。

★★. 联系:七年级上册学过的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人物或政权(东汉末的曹操、氐族符坚建立的前秦、鲜卑族建立的北魏)

二、辽、宋、夏的和战

1、宋与辽──澶渊之盟

(1)背景:宋真宗统治时,澶州之战,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2)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

(3)评价:一分为二评价。①宋每年给辽岁币,增加了负担老百姓,对宋来说也是屈辱的。②但这个条约也使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边境和平,这样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双方在边境地区贸易的发展。

★★.榷场:我国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的边境贸易场所。

★★.1005年,宋辽双方刚达成和议时,内侍误传输银绢30万两时,宋真宗大吃一惊。后来听说只有30万,又沾沾自喜,认为是宋朝谈判的胜利。你赞同宋真宗的态度吗?你对澶渊之盟又是如何认识的?

答:不同意,宋真宗的态度反映他的昏庸无知。澶渊之盟对北宋政府而言,意味着军事上的软弱,无力从根本上抵御辽的侵扰,是个屈辱的条约,由此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但利用战役的胜利和辽统治者要求议和的心理,换得了此后百余年双方的和平友好关系,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2、宋与夏和战

(1)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

(2)宋夏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三、金和南宋的对峙

1、12世纪初期,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建立金,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2、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3、抗金英雄:岳飞 郾城大捷

★★.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的意义:有效的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的主要目的是讽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

4、宋金和议: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杀害了岳飞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今北京)。

政权 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契丹(辽) 契丹 10世纪初(916年) 辽太祖阿保机 上京

宋(北宋) 汉族 960年 宋太祖赵匡胤 东京

大夏(西夏) 党项 11世纪前期(1038年) 元昊 兴庆

金 女真 12世纪初期(1115年) 金太祖阿骨打 会宁(后迁中都)

宋(南宋) 汉族 1127年 宋高宗赵构 临安

★★.杨家将抗辽(北宋,辽);岳飞抗金(南宋,金);文天祥抗元(南宋与元)

★★.南宋、北宋的共同点:①给少数民族纳岁币(都要给金)②两宋都有:金、西夏 ③都被少数民族消灭

★★.列举多元(两宋、辽、西夏、金、元)碰撞的例子。对此,你有何认识?

答:1005年、北宋与辽和议,订立澶渊之盟1044年,北宋与夏订和约。促进西北地区的发展。大批汉人人北上与辽;夏人民共生活。.西夏仿效汉字结构,创立西夏文字。金鼓励女真和汉族通婚,在生活习俗方面向汉族靠拢。元朝效法汉制,建立行省制度等。

(2)认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尽管时有矛盾、分歧、战事等,但各族人民间的友好相处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阅读下列材料

迄今牛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想经商。 (宋)刘通

请回答:

(1) 什么叫榷场?

我国古代由国家在边境上设置的收税和贸易的市场。

(2)榷场有何作用?

促进了贸易的往来与经济文化交流。

(3) 如何看待诗中所叙述的历史现象?

战乱分裂不能阻挡民族间的交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间友好交往合作是历史的主流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修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撤《栾城集》

请回答:①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指什么? 答:朝廷蕃在这里指 。

②辽与朝廷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盟约实现和好的? 答: 。

③你如何看待这盟约?

答: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对北宋而言:在胜利的前提下,反而签定送岁币的和议,所以是屈辱的,它反映了北宋政治的腐败.也反映了辽宋实力的均衡;对辽而言:因契丹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条约的签定满足了辽统治者不断的掠夺财富的欲望,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北宋以金钱换得了和平。

★★.请阅读下列对联和诗句: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人自宋后少名荟,我到坟前愧姓秦。请回答:①对联中所指的青山在哪?忠骨是谁的遗骨?佞臣指谁?

答: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岭、岳飞、秦桧。

②你能说出这幅对联和诗句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人们还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爱憎的?

答:表达了人们对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桧之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飞的愤慨。人们除以对联诗歌来表达他们对秦会的愤慨外,还在岳飞墓前用铁铸了秦桧夫妇的跪象,让他们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等。

★★.金朝为什么要变革旧俗?金朝为此采取了那些措施? 答:为了适应对先进的中原农耕地区的管理.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仿宋制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学习汉人生活习俗。

为什么宋高宗会在岳飞抗金取得郾城大捷,抗金形式对南宋颇为有利的情况下,要下12道★★.金牌命令岳飞班师回朝?为什么?答:岳飞不敢抗旨坚持抗金而只好班师回朝,你能理解岳飞的行动吗?如果你是岳飞的幕僚,你会出什么建议?南宋政权建立之初,投降派就左右着政局,宋高宗既怕败,又怕胜。败了会为金所灭;胜了徽宗、钦宗回来后皇帝由谁来当,还有抗金力量和人民武装的发展,都不利于自己的统治。因此,高宗始终主张投降,他只有在被金逼得走投无路时,才会用抵抗派去抵挡一阵。岳飞当时不能也不会抗旨,因为在那个时代,国君是国家的象征,一个人爱不爱国,首先表现在忠不忠君上,岳飞要爱国就必须要忠君,而他忠于的君主并不想收复失地,只想维持半壁河山的统治.这就是岳飞个人悲剧所在。

选择题

【】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①契丹②女真③突厥④吐蕃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08黄石学业]第7题

【】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

A.辽 B.西夏 C.金 D.元

[参考答案]C [08宜昌毕业]第5题

【】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

A.党项族 B.契丹族 C. 蒙古族 D.回纥族

[参考答案]A [08山东中考]第3题

7年级下册第9课 [08内江中考]

填空题 第2题

960年,后周大将 ▲ 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

[参考答案]赵匡胤;

[08内江中考]第2题

7年级下册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七下P5659 能力要求:识记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代:①南方战乱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的变化;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2、表现: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③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许多茶园。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和棉织业: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也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

2.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纸币产生的原因:商业的繁荣和内外贸易的兴盛。

★★.纸币产生的意义:轻便、便于携带,有利于商业的繁荣;是世界货币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答: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四、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概述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分为几个阶段?最终在哪一时期完成?这些阶段的社会现状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分为三个阶段:1、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

2、唐代中叶到五代时期

3、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

最终完成时期:南宋

相同之处: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农民的南迁为南方带来了生产技术、经验、和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政府规定商人不许当官,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能与贵族通 婚等。

材料二:宋朝规定,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也可参加科举考试,考中就能做官。每到进士考试结果张榜公布时,富商大贾争相派豪华的择婿车挑选新科状元做女婿。商人通过与官员、皇帝等联姻,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

【】比较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地位不断提高。

【】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制则放宽了尺度,允许商人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这些说明了什么?你若是当时的一个应试举子,对政府的这一举措持何态度?

答:隋唐科举制的规定,表明官府对商人采取政治上歧视的政策,反映了官府对商业活动的压制。宋朝放宽对商人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表明官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上歧视商人的政策,反映出商业活动的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指东京开封)地,实仰东南财赋,而呈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 游

材料二 北宋时,南方人口已达一千一百多万户,占全国的60%强,而北方则只有六百多万户,占全国的40%弱。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

(1) 你能说出这种现象的原因

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材料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国家根本,养给东南。

(1) 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苏州、湖州 水稻

(2) 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

南宋

(3) 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经济重心在南方,南方超过了北方。

(4)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你能描述宋代士农工商的生活状况吗?

答:宋代的统治阶级包括皇族、官撩;地主。士农工商是社会的中间力量,是社会的主干。士指读书人,士普遍受到尊敬,社会地位较高。因为宋朝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大兴科举制,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身份的限制,士是国家官僚阶层的后备军。农指农民,有自耕农、半自耕农、无地佃户之分。他们是国家赋税傜役的主要承担者。自耕农、半自耕农都有或多或少的生产资料,可以过着给自足或维持温饱的生活。而佃户没有土地,只能靠承租地主的土地生活。,受的剥削较重;基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工指各种手工业者,这个阶层人数不少,多集中于城市、集镇。他们们依据所从事的职业分成不同行,每行推选出行首,一般由行首出面揽活,他们受雇一天即付一天工资,人身相对自由一些。商指商人,有坐商和行商之分,随着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认为经商是可耻之事,商人的地位开始提高。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 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货币 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原因:

第一个阶段,是从远古到西晋时期。此阶段的特点是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经济重心在北方,尽管其间经济重心也有所变动,但始终是在黄河中下游一线东西移动。直到三国时期,孙吴地区的农业虽得到一定程度开发,但曹魏所在的黄河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超过吴和蜀两国的。

从远古到西晋期间,中国经济重心之所以在北方,主要是与北方的黄河流域自然条件较好,中华先民最早开发这一地区和主要王朝的都城都在北方等原因密切相关;三国时期,南方的吴国和西南的蜀国地区虽然开始开发,然其经济基础薄弱,这种开发仅属局部开发成功,曹魏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超过吴和蜀两国的,这正是日后西晋统一全国的基础。

第二阶段,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时期。此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南朝所在的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南方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比北方快一些。但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超过其它地区,不能仅看其发展速度。现实经验证明,由于经济发展的起点低,往往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在起步阶段经济发展速度会大大超过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据此,我们不能说此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超过北方,而只能说南方此时正处于经济开发阶段,南方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隋唐统一,南北经济得到盛大发展,但唐朝安史之乱前,经济重心还是一直在华北平原,北方经济总的来说在整体上仍占一定优势。直到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从五代起,南方经济才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期间,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之所以开始趋于平衡的原因是: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从西晋后期,北方大量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比较安定;④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加速经济发展;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唐朝安史之乱后到五代时期,经济重心之所以开始南移,其主要原因有:①自唐朝晚期以来,北方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②南方战争相对较少,局势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南方政权的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农业,大力兴修水利,鼓励生产,推动了经济恢复和发展;④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第三阶段,从北宋到南宋时期。这是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并最终完成的重要阶段。北宋时期,南方经济继续持续发展,到北宋末年,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南宋开始,标志着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东南地区,中国已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经济上南重于北的形势始终没有改变,南方经济更加繁荣。经济重心始终在南方。

从北宋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之所以继续南移并能够最终完成的原因是:①自然因素: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而南方经过三国时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②政治因素:这表现为:一是两宋统治疆域大部分地区在南方,其中南宋时政治中心还移到南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二是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是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四是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③经济因素:北方仍然战乱较多,而南方社会秩序相对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使南方自然资源继续得以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秩序发展,从而最终超过南方,全国经济重心已移到了南方。

经济重心南移的基本规律和启示: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区域是从北向南、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从内地向东南沿海逐渐转移的。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往往是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战乱时期表现的最为突出(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安史之乱后、五代十国时期、宋金对峙时期等等)。③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南方经济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这说明政治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战乱、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只能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摧毁经济发展的成果。④由于战乱,古代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体现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这说明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引进和运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⑤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⑥政治中心南移对于经济重心南移有一定的影响,如南朝都城在建康、南宋都城在杭州对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具有一定影响。⑦经济重心南移是漫长历史变迁中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当前,在祖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之间的保持协调发展,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之道路。

选择题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

A.会子 B.关子 C.交子 D.人民币

[参考答案]C[08恩施学业]第3题

【】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 B.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C. 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 D.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

[参考答案]D [08扬州中考]第5题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出现在

A.唐朝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参考答案][08孝感学业]第9题

(2008重庆卷2)6.右图是我国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经创作的时代及其作者是:C

A.唐朝阎立本 B.唐朝吴道子 C.宋朝张择端 D.明朝徐渭

7年级下册第10课 [08内江中考]

填空题 第3题

宋代是主要布料是▲。北宋时有一位商人在成都采购衣料,他有可能使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参考答案]麻布;交子。

[08内江中考]第3题

7年级下册 第11课 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

考点:宋代的衣食住行 七下P6163 能力要求:识记

考点:宋代的娱乐活动和民俗 七下P6364 能力要求:识记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衣:各级官员服色有严格规定,百姓只穿黑白两色衣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

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2、食: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时南方人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3、住:百姓住房多为低矮茅屋,贵族宅第宏丽,前堂后寝,两侧有耳房和偏院。

4、行:宋代缺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一般骑驴、骡。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坊:居民住宅区;市:商业区。唐朝时坊是分开的,北宋时,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并且出现了早市、夜市。

1、瓦子和勾栏:东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瓦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它们的出现是宋朝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结果。

2、宋代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除夕夜,百姓要祭祖、迎神功佛、挂年画、贴桃符、守岁等。

★★.宋代时,随着雕版印刷的普及,书籍等文化用品逐渐在农村流行,农民的文化生活也在不断改善。宋代,传统节日很多,最受重视的是元旦(俗称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寒食、冬至(百姓换新衣,置办食品,祭祀祖先)。还有端午节、元宵节、七夕节、中秋节。

★★.北宋大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及汴河两岸风光。

★★.再现历史,感受历史

经济的繁荣,商业的日渐活跃,使宋代城市颇具特色。假如你是生活在北宋代东京城里的一个少年,一日你走上街头,直到晚上才回到家中,好好地感受了一番城市的繁华。请将你的所见所闻和感想写出来。(要求形象、生动、有文学色彩,符合历史实际。)

早晨上街看到东京城市人口很多;(2分)在街上可以见到官僚、商人、雇工、以及下层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地位比较高;(2分)中午在饭馆吃到用煤作燃料用占城稻煮的米饭;(2分)下午与朋友们踢了一场蹴鞠;(2分)晚上,在瓦舍内看了一场精彩的杂技、看了一本活字印刷的书(2分)

选择题

【】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参考答案]D [08南京中考]第5题

【】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一节日?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元宵节

[参考答案]C [08咸宁学业]第3题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题(第9课~第11课)

一、 填空题

1、 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都城在 。

2、 五代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年,后周大将 在陈桥驿发动,建立了。

3、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城下,威胁。北宋宰相力劝皇帝亲征。

4、 北宋时期,西北的族势力崛起。11世纪前期,其首领称大夏国皇帝。其称帝后,连年与交战,双方损失很大。

5、 辽宋时期,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12世纪初期,其杰出首领 ,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

6、 南宋抗金名将曾收复建康,在郾城大败金军,后被奸臣秦桧杀害;抗战大臣 在南宋灭亡之后,坚持抗元,被俘后坚贞不屈,最后被杀害。

7、 棉花的种植,在 时从两广、 推广到 流域。

8、 时,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的丝绸产量最高。从 兴起的棉织业, 时已经发展到。 烧制的,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时兴起的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 都。朝的 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9、 两宋政府在重要港口设立 ,管理海外贸易。

10、 从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最后完成。

11、 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两色的衣服。

12、 宋代将春节称为,即阴历月日。宋代过除夕,百姓要祭祀祖先,挂 、贴 ,合家围炉而坐,称为 。

13宋代时,北方饮食以 为主,南方以 为主。

填空题答案

1、10,阿保机,契丹国,上京 2、960,赵匡胤,兵变,北宋 3、澶州,东京,寇准 4、党项,元昊,宋 5、阿骨打,金 6、岳飞,文天祥 7、宋朝,福建,长江 8、北宋,蜀地,江浙,海南岛,南宋,东南沿海地区,浙江哥窑,冰裂纹瓷器,北宋,景德,瓷,宋,造船 9、市舶司 10、唐朝中后期,南宋 11、黑白 12、元旦,一,一,年画,桃符,守岁 13、面食,稻米

二、 单项选择题

1、 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北宋是通过()

A、发动兵变 B、外戚掌握大权 C、一次争夺皇位的斗争 D、农民起义

2、 北宋建立后首先集中兵权,主要是为了()

A、防止军事割据 B、加强军事力量 C、加强皇权统治D、抵抗辽的进攻

3、 五代十国的最后一个朝代是()

A、西夏B、契丹C、后周D、后梁

4、 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主要原因(或主要历史要源)是()

A、唐末藩镇割据的发展 B、各割据政权混战不休 C、北方契丹势力的壮大 D、中原人民的大量南迁

5、 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金D、南宋与西夏

6、 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7、 下列有关宋辽议和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议和的背景是北宋军队在澶州之战中遭到失败B、宋辽议和的内容是辽撤兵,北宋答应给辽岁币

C、宋辽议和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D、宋辽议和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8、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宋金达成和议 ②岳飞收复建康 ③宋夏议和 ④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A、②①④③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

9、 宋高宗和秦桧下令岳飞班师回朝的原因是()

A、岳飞抗金,不利于国家统一 B、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自己的统治

C、岳飞在抗金前线准备谋反D、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10、 岳飞受到人们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A、岳飞抗金维护了南宋的统治 B、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C、金军攻宋使人民受到很大灾难 D、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11、 下列政权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

A、五代和契丹B、辽和北宋C、金和北宋D、辽和南宋

12、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

A、上京B、东京C、会宁D、临安

13、 下列关于辽宋夏金时期历史特点的表述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B、北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C、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D、统一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14、 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南宋定都临安B、岳飞收复建康C、宋金达成和议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15、 岳飞诗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匈奴是指()

A、匈奴贵族B、契丹贵族C、党项贵族D、女真贵族

16、 北宋、南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相似,表现为()

A、割地求和,划界对峙B、对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C、向少数民族送岁币 D、皇帝亲征,击退了少数民族的进攻

17、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

A、王安石变法获得最大成就B、引进占城稻的结果

C、从淮北传去粟、麦、豆等品种D、水田增加,产量提高

18、 唐宋时期,南方有哪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①南方的温度与北方相比,更适宜于农作物的生产 ②南方湖泊增多,有利于水稻的种植 ③南方的森林受到的破坏较小,有利于水土保持 ④南方大量种植茶树、杉树,增加了人工造林,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9、 南宋时期兴起的新兴手工行业是()

A、丝织业B、棉纺织业C、麻纺织业D、制瓷业

20、 唐朝中晚期至宋朝,江南地区农业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主要有()

①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②中原人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③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较优越④统治者重视江南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1、 两宋时期,南方手工业中超过北方的主要有()

①丝织业②棉纺业③制瓷业④造船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2、 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开封B、广州C、临安D、泉州

23、 宋代商业发达的基本原因是()

A、纸币的出现

B、宋朝历来重视农业

C、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商品

D、北宋土地兼并剧烈,失去土地的农民以经商为业

24、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 美国的美元 B、中国的交子 C、英国的英镑 D、法国的法郎

25、 我国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是人民币,而南宋时的货币是()

A、纸币B、铜钱C、五铢钱D、纸币与铜钱并行

26、 以下有关纸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早出现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叫交子 B、纸币的出现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C、纸币的出现是宋朝商业繁荣的结果 D、最早的纸币是由国家统一发行的

27、 下列哪项史实最能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已经完成()

A、棉花种植由福建、两广扩展到长江流域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得到推广

C、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D、南宋所造船只上已装有指南针

28、 宋代的饮食相当丰富,当时可能品尝不到的食物是()

A、东坡肉B、腊八粥C、包子D、面包

29、 宋代饮茶之风盛行,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城镇里有提着茶壶沿街叫卖的②茶馆很多,且布置高雅

③当时还流行斗茶的习俗 ④人们迁入新居,邻里之间要彼此献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0、 下列关于宋代社会风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衣服 B、东京夜市上,夏季还有冷饮

C、北宋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 D、瓦子是兼营娱乐和商业的场所

31、 我国一些地方至今仍保留着除夕夜守岁的风俗是源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32、 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

A、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 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33、 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是由于什么原因?( )

A、少数民族的影响 B、士大夫的提倡 C、妇女以 此为美 D、崇尚节俭

34、 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指的是(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35、 五代十国时期,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的政权是( )

A、南唐 B、吴 C、吴越 D、南汉

36、 有人认为今天不要多讲岳飞,否则会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关系。这种观点( )

①忽视民族间战争的性质,不是科学的态度 ② 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不计历史旧帐

③把赞颂各民族的英雄与民族团结对立起来 ④正确看待了岳飞抗金,有利于民族团结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7、 唐太宗善于纳谏和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相同目的是( )

A、重用文臣 B、休兵息战 C、巩固统治 D、防止割据

38、 设想南宋初年,你生活在郾城,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加( )

A、打退辽军的战斗 B、西夏与宋的边境战争 C、女真起兵抗辽的战争 D、岳飞抗金的战斗

39、 一位姓秦的杭州县令在瞻仰了岳飞墓后写了副对联: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副对联主要表达了( )

A、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B、对岳飞的无限崇敬 C、对秦桧的无比憎恨 D、对南宋灭亡的叹息

40、 辽和北宋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长期遭受外族的民族压迫 B、被农民起义推翻 C、外戚、宦官专权 D、统治腐败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即陈桥兵变) 2、A(防止军官手中权力过大,日后出现军事割据,所以选A) 3、C 4、A 5、B 6、B 7、A(议和的背景中北宋并没失败,而是胜利) 8、B 9、B 10、B 11、D(A选项中契丹兴起时,中原刚好是五代,所以并立;B选项中辽和北宋是并立的,与西夏成为三个对峙的政权。C选项中金建立时,北宋也是存在的,所以是并立的,但后来金于1127年灭亡了北宋。D选项辽在1125年被金灭亡,而南宋是1127年才建立,所以两个政权不是并立的) 12、B(北京是我国首都,而北宋的都城是东京,即今天的开封) 13、B(北宋并没有统一全国,只是统治了南方,而北方由辽夏金先后占据) 14、C 15、D(岳飞是抗金将领,所以他指的匈奴应是与他对战的金,即女真人) 16、C(北宋先后给辽、夏送岁币,而南宋给金送岁币) 17、D 18、A 19、B 20、A 21、D 22、C(临安是南宋的都城) 23、C 24、B 25、D(南宋时已经出现纸币,但并没全部使用,所以是纸币与铜钱并行) 26、D(最早的纸币也就是交子,并不是由国家统一发行的,而是由十几个富商自己印制的,到后来才由国家发行) 27、C 28、D 29、D 30、C(宋朝缺马,主要交通工具应是牛车、驴车) 31、B 32、B 33、B 34、B 35、C 36、B 37、C 38、D 39、C 40、D

三、 双项选择题

1、 对北宋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北宋建立后,对辽采取防御政策 B、北宋与西夏始终保持友好交往

C、辽在辽太宗时,占领了幽云十六州 D、北宋与金议和后,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2、 下列少数民族政权进攻北宋的是()

A、辽B、吐蕃C、回鹘D西夏

3、 宋辽议和的结果是()

A、宋军打退辽兵 B、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C、北宋建立后,对辽采取防御政策D、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4、 岳飞抗金胜利的成果是()

A、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 B、被迫班师回朝

C、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D、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

5、 下列各历史事件中,发生在北宋时期的是()

A、澶渊之盟 B、辽占领幽云十六州 C、金迁都燕京 D、宋夏议和

6、 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宋夏议和后关系密切的是()

A、与汉人接触,逐步学会种庄稼、冶铁等B、边界贸易兴旺

C、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D、派贵族子弟到中原学习

7、 宋代足球的踢法主要是()

A、设球门,比赛进球的多少B、设球门,比赛进球的技巧

C、比赛踢球的花样 D、比赛球在脚上停留的时间长短

双项选择题答案

1、AC(B选项西夏建立后,与北宋连年交战,D选项北宋在1127年被金灭亡,是南宋与金议和) 2、AD 3、BD 4、AC 5、AD(B选项发生在五代时,C选项发生在南宋时) 6、BC 7、AC

四、 简答题

1、 列举与北宋和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

2、 宋金和议的内容有哪些?它有什么意义?

3、 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 请你根据民间流传的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描述两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的情况。

5、 列举宋代两个商业大都市。

6、 宋代城市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

7、 列举宋朝时期造船业发达的两个城市。

8、 列举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9、 简要分析我国唐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10、 简述宋朝人们的服饰特点。

简答题答案

1、辽、西夏与金

2、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意义: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3、(1)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2)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3)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因此,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4、(提示:可从土地开垦、水利兴修、耕作技术的提高和丰收的情景去想像)

5、东京(即开封),临安(即杭州)

6、(1)城里出现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瓦子中还有许多摊位,卖饮食、药材的,卖古玩、字画的,等等,十分热闹。城中还有夜市和早市。(2)东京有居民20万户。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3)南宋都城临安,街市繁华,人口达到百万,市场上的商品来自全国各地。

7、广州、泉州 8、广州、泉州

9、从唐朝中后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了北方。

10、北宋初年,崇尚节俭,对各级官员的服色都有严格的规定,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南宋有的学者认为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

五、 材料分析题

1、 (宋)太祖既得天下,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改变、更换)入姓,兵革(战乱)不息,苍生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如何?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非它故也,节镇(藩镇割据)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发给)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明白)矣。

(1)帝王凡易入性,战斗不息指的是什么历史现象?

(2)赵普认为唐季以来,战斗不息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直接摘抄原文)

(3)他向宋太祖提出了什么建议(可以摘抄原文)?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

2、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夫六国与秦皆诸候,其势比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意为赠送财物)而胜之之势。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苏洵《嘉祐集》

(1) 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指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 材料一中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称为什么?解释其含义,并说明这一规定始于什么盟约?

(3) 概括这个盟约订立的背景,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简要评述这个盟约。

(4) 材料二中的作者是哪朝人?议论的是哪段历史?

(5)苏洵证史的目的是什么?它与材料一所述的史实有何联系?

3、 材料一:岳飞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人称岳家军。岳家军作战英勇,金军很惧怕他们。

材料二:金军中流传着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岳家军是怎么回事?他们取得哪些辉煌的战绩?

(2)岳家军最终没有取得抗金斗争的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有的人说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4、 材料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1)忠骨指的是谁?他有什么功绩?

(2)佞臣是指谁?他为什么被称为佞臣?

5、 苏湖熟,天下足。

(1) 这是哪一朝代的谚语?

(2) 这个谚语说明了什么问题?

6、 材料一:如下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1) 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2)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

(3)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7、 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1) 宋高宗这句话反映了什么部门的兴盛?

(2) 为什么宋朝时期这个部门这么兴盛?

8、 材料一:市舶之利最厚(利润丰厚),若措置(经营)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二: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 材料二又说明了什么?两者之间有何联系?

9、 这些货币用同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1) 这种货币的名称是什么?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地区?

(2) 它出现的原因和意义(作用)分别是什么?

10、

(1) 观察课本第62页宋墓壁画宴饮图,然后回答:壁画主要反映了宋代社会风貌的哪些方面?

(2) 壁画中的主要人物的当时应处于哪一阶层?试陈述你的理由。

(3) 这一时期的服饰有什么特点?日用家具布置有什么样的格局?

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反映了人们欢庆什么节日?

(2) 这首诗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些风俗习惯?

12、课本第58页《货郎图》

这副图反映了哪一行业的劳动场面?

这副图反映了当时这一行业的什么特点

材料分析题答案

1、(1)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不休,人民生活十分困苦。(2)节镇太重,君弱臣强(意思是藩镇割据,地方将领权力过大)。(3)建议: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措施: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的兵权,并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和军权收归中央。 2、(1)宋真宗,契丹族建立的辽。(2)岁币,北宋每年送给辽的银、绢等钱物。澶渊之盟。(3)背景:宋军打退辽军,辽军请求议和;由于宋真宗害怕战事,主张议和。评述:对北宋而言这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客观上,给边境人民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双方开展边境贸易,加强了边境地区同内地的联系。(4)北宋人,议论的是战国时期秦灭六国的历史。(5)目的是让北宋统治者以历史为鉴,不要重蹈覆撤;材料一所述的史实,即北宋统治者一味地纳岁币赂辽以求苟安的现状,正是苏洵证史的背景。

3、(1)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战绩:南宋初年,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后来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2)宋朝统治腐败,统治者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妥协投降。(3)不对。民族英雄是指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中做出重要贡献的英雄人物。而女真族和汉族同属于中华民族,不存在侵略与被侵略之分。故岳飞不应属于民族英雄。至于千百年来人们都很尊敬岳飞,主要是因为他坚持抗金是正义的,并在抗金过程中表现出崇高的气节。

4、(1)岳飞。功绩:南宋初年,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后来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2)秦桧,他谋害了抗金英雄岳飞。

5、(1)宋朝(2)说明宋代,苏州、湖州所在的太湖流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粮仓。

6、(1)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国家赋税仰仗南方。(3)原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北方农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2)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7、(1)海外贸易(2)主要原因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另外,宋朝的科技发达,尤其造船技术居当时世界首位,造船业的繁盛也为海外贸易带来了便利条件。

8、(1)南宋的外贸收较多,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2)南宋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点是东南地区。南宋的海外贸易主要集中在南方,且外贸收入较大,再加上南方经济发展已经超过北方,故南宋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9、(1)交子,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2)原因:那时候,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作用: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10、(1)(提示:可围绕服饰和家具的特点展开说明)(2)官僚、地主或贵族。理由:第一、贫困人家的墓葬不可能有墓壁画等饰品。第二、画中的主要人物有众多的仆人,不可能是普通百姓。第三、宋代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只有达官贵人才会衣饰精美。(3)这一时期,从穿戴的服饰上,可辨认出士、农、工、商从事行业的特点。日用家具的布置有一定的格局,即富裕人家的厅堂中,多在屏风前正中放置一桌两椅,供宾主对坐,两侧又各有四椅相对。

11、(1)王安石,欢庆元旦(2)挂年画、贴桃符、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守岁、正月初一喝屠苏酒。

12、(1)宋代南方经商场面。(2)南方商业繁荣,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出现夜市和早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限制。

7年级下册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

考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七下P66 能力要求:识记

考点:忽必烈建立元朝 七下P67 能力要求:识记

考点:元朝的民族融合 七下P69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应用

一、蒙古的兴起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召开蒙古贵族大会,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二、元朝的建立

1、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2、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出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文天祥。

3、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北方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为了便利南粮北运,他下令开凿两段新运河,与原有的运河连同,使粮船从杭州直通大都。还开辟规模空前的海运。

4、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的《马克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忽必烈为什么要仿效汉法改制?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如何?

(1)原因: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控制;改制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 )内容:①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②经济上推行重农政策

(3)意义:忽必烈的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当时元朝人所颂扬的上视汉唐极盛之数,无以加此。

三、行省制度

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行省制的内容:

1、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2、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1个行省(包括管理北方的岭北行省、管理东北的辽阳行省和西南的云南行省等)。

3、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4、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1、表现:①汉族人民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③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④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回族。

2、作用: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特点: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说元朝的民族大融合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在更广的范围内,更高的程度上的融合,这种融合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更高的程度。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贡献: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③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指分封制)变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不及)元。在这种情况下,元朝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后世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答:建立了行省制度。对以后的行政区域划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说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1)当时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做出贡献。

(2)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3)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共同生活, 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

(4)唐朝以来,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迁入中国,同汉族、蒙、 畏兀儿等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5)全国各族人民处在一个中央政权管辖之下,加强了彼此间的交往和联系,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材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这是谁的名言?是哪朝人?答:是南宋的文天祥。

2)元政权由忽必烈建立,时间是1271年,统一全国的时间是1279年。

3)此材料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答:表现了他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

4) 此材料选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汗青指史书。

★★.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我们在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同时,应如何正确看待南宋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答:(1)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国家稳定、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文天祥抗元,是为了保卫本民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反抗外族统治者的暴力,符合当时南宋人民的利益,因此是正义的。

【】阅读下列材料: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

(1)这两句诗反映了元朝的什么情况?

民族融合情况

(2)元朝还有哪些内容反映了相同的情况

大批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逐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阅读下列材料

至其体则全与诗词别,取直而不取曲,取俚而不取文,取显而不取隐。盖此乃何古人之言语,使毒太愚妇共见共闻,非文人学士自吟自咏之作也; 徐大椿《乐府传声》

请回答:

(!)元曲为何能够兴盛?

元统一后,城市经济繁荣。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作为直接反映生活的戏剧形式元杂剧,适应了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元曲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是什么?

关汉卿,《窦娥冤》

★★.请在错误处画线,并加以改正。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当年来到中国,时值元朝时期,在位皇帝是忽必烈(即元.太租),毛泽东的诗词中的一代天骄指的就是他。元朝是由契丹族人建立的,建立之时,正是北宋政权极为腐朽之时,尽管有寇准这样的英雄,但依然不能挽救其命运。1271年,元朝统一了全国。此后大力仿效宋法改制,如:建立行省制度,推行重农政策,编写{农书}等,迅速摆脱早期的野蛮落后状态。但它的统治中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把人分为四等,如:第三等是南人,第四等是色目人。另一方面也促进各民族交往,当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即维吾尔族。

元太祖(元世祖) 他(成吉思汗) 契丹族(蒙古族) 北宋(南宋) 寇准(文天祥) 1271年(1279年) 宋法(汉法) 农书(农桑辑要) 南人(汉人) 色目人(南人) 维吾尔族(回族)

选择题

【】右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

A.台湾 B.海南 C.新疆 D.西藏

[参考答案]D[08福州中考]第5题

【】2008年3月14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历史上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参考答案]D[08恩施学业]第2题

【】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

A.唐代 B.元朝 C.清朝 D.新中国成立后

[参考答案]B [08黄石学业]第8题

【】下列属于成吉思汗历史功绩的是

A.建立蒙古政权 B.建立南宋政权 C.建立西夏 D.建立元朝政权

[参考答案][08岳阳学业]第6题

【】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排序,正确的一组为

A.隋-西晋-秦-元 B.西晋-隋-元-秦 C.秦-隋-西晋-元 D.秦-西晋-隋-元

[参考答案]D[08盐城中考]第7题

【】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县制 C.隋朝的科举制 D.元朝的行省制

[参考答案]D [08盐城中考]第8题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参考答案]B [08内江中考]第17题

【】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08台州学业]第10题

7年级下册第12课 [08安徽中考]

组合列举 第11题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请写出下列相关内容。

(1)最早出使西域.加强西域与内地联系的历史人物

(2)迁都洛阳,促进民族融合的著名改革是

(3)唐蕃和同为一家中的吐蕃族是今天的

(4)元朝时期开始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参考答案](1)张骞(2)北魏孝文帝改革(3)藏族(4)回族

[08安徽中考]第11题

7年级下册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考点:活字印刷术 七下P72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

考点:指南针和火药 七下P7374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

★★.为什么说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因为这个时期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硕果累累。主要表现在:活字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三大发明区得突破性进展,并被广泛应用到印刷业、航海业和军事上。

一、科学技术的发明

1、科学技术的发明

类别 发明者 朝代 成就

活字印刷术 毕升 北宋 经济、省时大大促进文化传播。比欧洲早约四百年。

指南针 战国时期 人们根据磁石指示南北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宋时期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唐末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

宋元时期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13、14世纪 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的代表作《梦溪笔谈》,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梦溪笔谈》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化学等各学科的指示,最早提出石油这个科学命名,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同时,毕昇发明了的活字印刷术也是由这一本书记载下来的。

★★.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既经济,又省时?

答: 雕版印刷费工、费时,一次印刷后的雕版又无法再派上用场,很不经济。豁子印刷术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作用①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②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③指南针发明及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④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2、两位杰出科学家:①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的科学成就有《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②元朝时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的科学成就有《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在公历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

★★.阅读下列材料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朱彧写成的《萍州可谈》,记载了当时的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中国历史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回答:

①根据材料,说说宋朝的海船上装有的罗盘针在航海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宋朝的海船装有罗盘针,无论白天、黑夜、阴雨、大雾,都能准确辨识航向。

②南宋时候,指南针经由什么人传到欧洲?指南针传到欧洲后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答:阿拉伯人。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

★★.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

你知道培根说的三种机械发明是哪三种吗?从三种发明以及它的运用和传播中你领悟到什么?能不能具体说说这三种发明对人类事业产生的力量和影响?

答:培根说的这三种机械发明是指: 印刷术 、 火药 、 指南针 。

我想到:(1)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骄傲、自豪;(2)三大发明是全人类的遗产,是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3)中国人最早发明火药和火药武器,且未能飞向宇宙;(4),有罗盘针,可中国没能成为海上强国,倒是西方列强依靠罗盘针的指引逼近我们的家门口。

力量和影响:(1)印刷术传到欧洲,大量的书籍、文学作品被印刷出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中国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打败封建贵族起了一定的作用;

(3)指南针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世界领先举世公认,但鲁迅先生却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看病,中国却用它来当饭吃。对此,你怎样理解?

答:中国的科技确曾辉煌过,但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封建专制,缺乏开明的社会制度,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最终导致科技没能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动力,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实惠,以至落后于西方。因此科技能否成为第一生产力是有条件限制的。

★★.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专家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发现它的主要优点就在宋代。用史实说明李约瑟的观点,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答:李约瑟教授的观点是正确的。史实证明:①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后来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②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③北宋时,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到元朝时,火药和火药武器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三项是在宋代完成和进一步发展的。④北宋沈括写的《梦溪笔谈》记载了很多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如十二气历。

原因:①北宋科技的发展是建立在唐朝学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起点水平就高。②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有利于各地区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③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④宋代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科学文化。⑤北宋科学家总结并继承了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发展了科学技术。

★★.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

你知道培根说的三种机械发明是哪三种吗?从三种发明以及它的运用和传播中你领悟到什么?能不能具体说说这三种发明对人类事业产生的力量和影响?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2】相关文章:

高一历史新课标导言课

初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3

浅谈初中历史新课标教材中的评价方法

七年级历史下册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备课资料

初二历史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4)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