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学案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学案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5-24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

以下是查字典历史网为您推荐的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学案

●精题精讲

例1 (2004年河北中考)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二组添一个适当的词,使第二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与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相同。

①景帝文景之治 ②____________康乾盛世

A.顺治帝 B.乾隆帝C.光武帝D.隋文帝

例2阅读下列材料: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占余润。l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天朝是指哪一朝?

(2)你怎样认识乾隆帝时与外国通商?

参考答案:(1)清朝。

(2)乾隆帝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物产丰富,没必要和外国通商,只是为了照顾英国才格外施恩,在澳门开设洋行,让英国得到喜欢的中国物产。这种认识是典型的愚昧自大、故步自封,看不清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仍然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封建落后状态,最终导致了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命运。

●我夯基我达标

1.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是( )

A.文景之治B.康乾盛世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2.到1800年(乾隆年间)我国人口增长至( )以上.A.1亿B.2亿C.3亿D.4亿

3.1700~18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的位次是( )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五

4.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达,商人资本雄厚,除安徽形成商帮外,还有( )

A.陕西B.山西C.山东D.江西

5.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货币之一是( )A.扇贝B.白银C.银票D.黄金

6.启蒙学者伏尔泰称赞17~18世纪的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他的国籍是( )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

7.采用计时或计件发给工价的雇佣劳动方式,最早出现在( )

A.广东B.北京C.江南D.山西

8.在中国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的说法,请问到明末时,位居第二的是哪一个阶层( )

A.商人B.知识分子C.农民D.手工业者

9.再三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的清朝皇帝是( )

A.康熙B.雍正C.乾隆D.嘉庆

10.如果你在明清时去做生意,你带的货币一般是( )

A.铜钱 B.白银 C.黄金 D.纸币

11.假如你是清朝雍正年间的一位山西人,比较聪明能干,你最有可能去( )

A.经商 B.当差 C.读书应试 D.当地主

12.阅读下列材料:

清朝统一台湾后,曾开放四个海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关闭了其他海港。请回答:

(1)清政府后来的政策是什么?

(2)从材料中分析,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3)这种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1)闭关政策。(2)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3)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由于与世隔绝,也妨碍了同国外的科学技术交流,从而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

1.______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明清前期手工业生产兴盛,盛世时期,中国的贸易出口值超过进口值,称为_______差。答案:康乾盛世顺

2.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对外______,对内坚持________政策,压制打击_______,鄙薄科学技术,严重摧残______因素的萌芽。答案:紧闭国门;重农主义;工商业;近代化.

3.19世纪初,全世界有十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占( )

A.5个B.6个C.7个D.8个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

1.康乾盛世是指( )

A.康熙帝在位B.康熙和乾隆在位C.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D.整个清朝前期

2.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清朝社会经济面貌的概括,较准确的应该是( )

A.繁荣与开放的经济社会 B.气象万千的经济社会

C.闭关保守的经济社会 D.万世平和的经济社会

3.商贾大于农工,列在士之后,位置升至第二。这一变化发生在( )

A.隋朝初期B.宋朝中期C.明朝末年D.清朝初期

4.马克思说这样一个帝国(指清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的主要原因是清帝国( )

A.没有能够制止鸦片贸易B.愚昧自大、故步自封C.鄙薄科学技术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

1.中华帝国最后一个大繁荣时代是( )

A.明朝前期B.康熙时代C.康乾盛世D.明中期到清前期

2.明朝中后期体现新的社会发展趋向的历史现象是( )

①商人地位上升②苏州机工罢工,要求加银③苏城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日受值

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②③

3.多次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的清朝皇帝是( )

A.康熙B.雍正C.乾隆D.嘉庆

4.下列有关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状况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清朝的闭关政策完全阻止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B.19世纪,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五个

C.明代前期以后,中国的人口流动性增大,传统的农耕社会开始发生变化

D.明中后期以来经济、社会、思想文化方面显露出新旧冲突的征兆

5.阅读下面材料: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完成(1)~(3)题:

(1)材料中的帝国指我国的什么朝代?

(2)这个帝国当时采用什么政策最终出现这样的危机?

(3)这个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

答案:(1)清朝前期(2)闭关政策

(3)一定程度上有自卫作用,但它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6.明清时期,中国面临的主要危机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答案:体现在:①统治者愚昧自大,故步自封;②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文字狱等政策阻碍历史发展;③农民起义;④英国对清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中国的危机加深。

教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进步、要想强大,一定要走出去,去学习、去交流、去吸收。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不变。(言之有理即可)或(教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学习世界上一切国家和民族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取人所长,补己所短,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否则,就会落后挨打。)

课本第134页想一想答案:科学技术:传统的科学技术取得一定突破,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科学巨著;著名科学家体现出献身科学的价值取向,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注重科学研究方法,开始显示出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文学艺术: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蓬勃兴起。古典小说蓬勃发展,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封建性,要求个性解放,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课本第137页自我测评答案:农民战争的打击,如李自成起义等;封建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不了解外部世界,落伍于世界潮流;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文字狱等政策阻碍了历史发展;英国19世纪初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中国更加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学案】相关文章:

第25课 北朝的民族大融合

第20课 工业革命 教案之三

第21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 教案之一

第三课 盛世经济的繁荣 教学设计示例四

第22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之二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第3课 氏族公社时代的居民

第十八课 世界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第三课 盛世经济的繁荣 教学设计示例三

第28课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二) 教案之二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