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学案

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学案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5-27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

以下是查字典历史网为您推荐的 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学案

【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了解明清皇宫的布局及建筑特点。

2、知道长城的起止地点,修建目的及作用。

3、感悟故宫和长城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并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课前预习】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15-117页明清皇宫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

(谁)迁都到北京,营建北京城。清朝入关后定都于此。

京城结构:由外向里依次是 __ 、 ___ 、 __ 三重

三大殿: 、 、 象征政权中心

后三宫: 、 、

建筑地位:故宫是我国现存

的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17-119页明清皇宫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防范____________南下侵扰,明修筑了东起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的长城。

【课堂探究】(请同学们积极思考并罗列要点,在课堂上踊跃发言)

1、 明修筑长城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2、你的疑点、难点:

【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学案】相关文章:

第21 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教案之一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第2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第一册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第23课 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教案之一

第5课 奴隶制发展的西周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设计示例四

第二册《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的教学与思考

第29课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案之二

第十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 教学设计示例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