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第18课、三国鼎立

第18课、三国鼎立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5-27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

以下是查字典历史网为您推荐的第18课、三国鼎立,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18课、三国鼎立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官渡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魏、蜀、吴三国在发展经济、稳固统治方面实行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能力方面:通过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史实,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等,提高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提高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曹操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对比《三国演义》里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间的差别,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渗透杰出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思想方面: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逐渐认识、理解,由于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导致分裂割据局面出现,历时370多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是我国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通过学生讲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和教师分析曹操三次颁布唯才是举的命令,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通过重点指出三国时,吴国大臣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使学生认识到:台湾自古就是祖国的领土。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七擒孟获治理西南,使学生了解:诸葛亮是如何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和诸葛亮的民族政策,进一步认识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赤壁之战

教学难点:对曹操、诸葛亮的评价

三、学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回忆一下东汉的兴衰中,所学的有关黄巾起义的内容。谁能够回答出:黄巾起义的时间?领导人?作用是什么?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总结。经过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腐朽的东汉王朝趋于瓦解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官吏乘机扩大自己的军队,甚至于公开举兵反汉,成为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从此,我国历史自秦以来400多年的统一局面结束,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二个阶段,共约370年的历史。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导言部分,看一看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什么?(这一时期有两个特点:一是我国封建国家第一次出现大分裂;二是全国范围的民族大融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时期的开始──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1、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汉政权名存实亡、为了地盘、人口等军阀进行混战,其中曹操和袁绍是地盘最大的两个军阀等内容。教师再引导:那么同是北方的两大军阀会怎么样呢?(打仗)从而引入官渡之战。

曹操势力的逐渐强大的原因和举措,这也是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让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这些举措为曹操带来了什么好处?此外,在这里可以提前把后面有关屯田的内容进行处理。在学生讨论完,教师可以出示下列表格,加以总结。

3、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同时展开讨论,为什么势力大的袁绍会输给势力弱的曹操。最后让学生明白:曹操之所以会胜利主要因为他礼贤下士会用人,人才的重要性。

官渡之战的历史作用,应当着重强调: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

1、赤壁之战前的形势

出示《三顾茅庐》图,让学生讲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然后出示《赤壁之战示意图》,在图示的帮助下,讲解赤壁之战前的形势。208年,曹操率20多万人马南下。曹军未到,刘表病死。刘表的小儿子刘琮继承刘表的职位,背着刘备降曹,刘备被迫从荆州退到夏口,后又退到樊口,于是江北的军事要塞都被曹军占领。曹军居高临下,刘备兵力只有1万多人,形势十分紧急。在此情况下,他派诸葛亮东下柴桑,面见孙权,提议联和抗曹。孙权在曹兵压境的生死存亡关头,决定抵抗,派周瑜为都督,鲁肃为参军校尉,率军3万,沿江西进,联合刘备抗曹。联军不到5万人,同曹军初战赤壁被打败了曹军的先头部队,曹军从赤壁(长江南岸)退到北岸乌林。双方在赤壁、乌林一带隔江对峙。

2、赤壁之战

① 过程

② 结果

③ 历史作用

④ 曹操失败的原因

指导学生利用对赤壁之战的了解和课文中的内容,展开军事家评论赤壁之战的活动,让学生以军事家评论的方式学习战争的过程、结果并探讨曹操失败的原因。

写出曹操诗《龟虽寿》(摘抄)中的句子,并提问: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什么情感?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抒发了曹操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老当益壮的精神。表现了曹操为统一国家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师提出思考题:《三国演义》里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今天我们学习了《三国鼎立》的内容后,你对这种说法持什么态度?借此对曹操进行评价。(教师可指导学生从曹操的举措、统一北方的历史作用、在为统一大业奋斗的精神以及评述者的阶级立场等方面进行讨论,证明历史中的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

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指导学生填充下列表格

国 家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重点强调的是曹魏的建立者是曹丕而不是曹操。

2、三国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① 曹魏重视农耕

结合曹操的举措,指出曹魏建立后继续采取重视大兴屯田。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现象。

② 诸葛亮治蜀

总结诸葛亮治蜀的几个方面,让学生讲七擒孟获的故事,着重指出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③ 吴国开发江南

讲述吴国发展经济的情况,教师强调230年吴国的卫温曾到过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第18课、三国鼎立】相关文章:

第20课 三国鼎立教案之四

第三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三国鼎立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第三册虎门硝烟

第16课 两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二课 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教案一

第20课 三国鼎立 教案之二)

第20课 三国鼎立 教案之三

第22课 三国鼎立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