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2015高一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

2015高一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人生就像是一次旅程,令人陶醉的美景是成功。而深潭是挫折。就像利弊分明的考试,最后是美景还是深潭完全取决同学们的努力,编辑老师整理了高一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带你远离深潭,走向如梦如幻的美景仙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如果在黄河流域的一次考古发现中,出现了下列现象:金属工具、成熟文字、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以及贫富分化现象的发生,由此可以判断最早的历史阶段是

A.母系氏族 B.父系氏族 C.早期国家 D.夏朝

2.家天下制度是制度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②政治权力由传子演化为传贤

③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④王位是世袭的,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中国人对与父母同辈的称谓非常多,比如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等,这种现象应该受中国古代哪种制度影响最大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礼仪制

4.君臣关系的好坏,应当说是一个政权的政治是否正常和能否稳定的标尺。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 站而论道,到了明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

5.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A.开始设立 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

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 D.丧失作用,形同虚设

6.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 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A.工部 B.礼部 C.户部 D.兵部

7.有资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的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整整这个朝代,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这个朝代最有可能是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北宋

8.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材料中看出明代的阁臣

A.是位高权重的丞相 B.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C.完全剥夺六部的权力 D.是明代祸乱的根源

9、在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某学生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不准确的是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B.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C.唐朝统治者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

D.内阁的设置实质上恢复了丞相的职权,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重要内容

10、希腊文明勃兴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A.大河流域 B.大陆 C.重叠的山峦与海洋 D.中国文化影响

11、下列历史现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A、爱琴文明西方文明希腊文明 B、爱琴文明希腊文明西方文明

C、西方文明爱琴文明希腊文明 D、希腊文明爱琴文明西方文明

12、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的出现是由于

A.奴隶反对奴隶主的结果 B.平民反对贵族的结果

C.罗马版图扩张的结果 D.奴隶主的自觉行为

13.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执政雅典时期,进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在他所实施的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黄金时代到来的是

A.扩大公民参政范围 B.提高陪审法庭的权力和地位

C.制定公职津贴制度 D.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14.在伯利克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并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选出,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这是因为

A.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 B.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

C.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 D.军职比行政公职更重要

15.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16、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以下对其解释最确切的是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政

B、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C、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D、本邦的成年男性公民,拥有参与城邦管理权利

17.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因为罗马法中蕴含着如下观念

A.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18.《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在这寒冷冬季,我们要以与太阳相媲美的热情阅读高一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迎接考试!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一历史试题栏目!

【2015高一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线索掌握十法

高中历史解题放松-基础知识加技巧

高一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答题必备技巧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换位思考法

高中历史学习记忆方法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换位思考法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最新历史
热门历史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