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学习指导 >福州三中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福州三中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指导

学习园地

【摘要】高三的生活是紧张的,大家要好好把握住高三,认真复习,备战高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历史期中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 ( )

①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②根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 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秦朝皇印为玉玺 B.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

C.玉玺为皇帝独用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3.“夏商周汉封建(封邦建国)而延,秦(朝)郡邑而促”的说法之所以是错误在于( )

A.没有看到秦朝统一的历史功绩 B.认为秦不是封建社会

C.把秦亡原因归于郡县制 D.没有指出秦的暴政

4.某同学想做一个台湾人民反割台湾斗争的课题研究,下列参考资料中,与这一课题无关的是 ( )

A.《马关条约》的条款全文 B.光绪皇帝为褒奖邓世昌而亲笔撰写的祭文

C.参加徐骧义军的骨干名单 D.1895年日本近卫师团关于台湾伤亡的报告

5.75年前,在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发生了一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词反映这一事件的是 ( )

A.小城一会写风骚,引领前程气势豪 B.批鳞捉蒋胆包宇,联共救亡志比钢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淮海鏖兵举世闻,嫡系王牌一例吞

6.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C.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D.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7.1940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 )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8. 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 ( )

A.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

B.各少数民族人民此时据该条规定在5个自治区普选一届人大代表

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纲领

D.它说明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9.毛泽东同志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 )

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全面发动

10.在学完1956~1976年的中国历史以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做了演讲,你认为概括了这段历史全貌的是 ( )

A.古老中国的伟大复兴 B.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

C.社会主义的艰难探险 D.发人深省的民族浩劫

11.根据何顿同名小说改编的 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杆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在看到这组镜头时,作为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你认为对此应怎样解释才正确 ( )

①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毫无根据

②根据这样的情节来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革”开始后不久

③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

④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 ①③

12.“雨雾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咐,三通两制促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 )

A.50年代末60年代初 B.60年代末70年代初

C.70年代末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

1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④

14.近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始于雅典,下列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不源于雅典的是 ( )

A.差额选举制 B.议会制 C.两党制 D.比例代表制

15.推动罗马从公民法向万民法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

①《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②不断的对外扩张

③共和国的建立 ④广泛的国际交往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16.罗马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这说明这部法典 ( )

A.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

B.保障奴隶和平民的利益

C.保护贵族和富裕平民的私有财产

D.维系社会公平、公正与稳定

17.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18.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音译词,指的是 ( )

A.内阁 B.议会 C.首相 D.护国主

19.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位时期(1837—1901)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顶峰,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受到英国人普遍赞誉的原因主要是她 ( )

A.改组内阁,制定国策 B.领导对外扩张战争

C.领导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D.不做干涉政府的行政权利的事

20.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①下议院履行了对国王负责的义务 ②乔治三世的做法符合《权利法案》

③议员享有司法豁免权 ④“威尔克斯与自由”呼唤民主与公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21. 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 )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22.有人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这种政体的核心是

(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 D.革命的彻底性

23.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

A.选举和议会立法 B.制定了宪法

C.政党制度的创立 D.实行三权分立

2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漫画家为这一历史过程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 )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25.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有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政治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德意志政治家和议员地位低下

C.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D.实行君权至上的君主专制政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23分)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16页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同的参议院。……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

材料四 为了团结内蒙古人民抵抗蒋介石的军事进攻与政治经济压迫,现在即可联合东蒙西蒙成立一地方性的高度自治政府,发布施政纲领,但对蒙汉杂居地区仍容纳汉人合作,并避免采取独立国形式。

——《中共中央关于考虑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指示》(1946年11月26日)

材料五 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第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中国政治地理》47页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信息。(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填写元朝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简表。(4分)简要说明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2分)

中央机构 地方机构 主要职能

中书省 ① ④

枢密院 ② 主管军事

御史台 ③ 主管监察

(3)材料三中“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指当时美国的什么制度?存在着什么弊端?后来1787年宪法是如何解决这些弊端的?(5分)

(4)简要分析材料四的直接影响和深远意义。(3分)

(5)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宪法规定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背景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的基本情况。(5分)

(6)上述材料,对我国当代加强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有什么启示?(2分)

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摘自1972年2月在上海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美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摘自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材料三 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

——摘自1982年8月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四 美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的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总统或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易和其他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协会……去办理和进行。

——摘自1979年4月卡特签署的《与台湾关系法》

[说明:尼克松总统(共和党,1969—1974年),卡特总统(民主党,1977—1981年),里根总统(共和党,1981—1989年)。]

回答:

①据材料一、二,第二个公报比第一个公报在内容上有何重要的发展?两个公报的意义何在?(7分)

②据材料一、二、三,美国两党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立场是否一致?(1分)

③据材料三,说明这三个公报对发展中美两国关系的作用。(2分)

④据上述各材料,说明我们为什么坚决反对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该法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意味着什么?(3分)

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的人数超过6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但不得动其财产。

材料二 梭伦组建民众法庭,将贵族法庭的大多数职权转归民众法庭,贵族法庭主要负责宗教和重大刑事案件的审理。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陪审员不分等级,一律通过抽签产生。诉讼案件首先通过陪审员审查,然后由法官判决,但法官判决后,陪审员仍可起诉。审案时采用投票表决方式,所有公民都有控告和上诉权利。

⑴ 透过材料一,你可以获得哪些重要历史信息?(6分)

⑵分析材料二的措施对当时雅典法制建设起到的积极作用。(4分)

⑶以上材料对当今民主法制建设有何重要启示?(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D C B A B A C C C A C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C C C B D D B B A D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23分)(1)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县、郡等新的地方行政建制设立;早期的县高于郡;郡县长官由君主直接任免,职业官僚取代世袭领主,中央集权制度萌芽并逐步成型。(答出其中2点即可,2分)

(2)(填出其中一格1分,4分)

①行中书省 ④主管政务

②行枢密院

③行御史台

影响: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省的建制沿用至今。(2分)

(3)邦联制。(1分)弊端:松散的邦联不能有效管理国家(邦联制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2分)解决:实行联邦制,组建联邦制国家;确立中央集权的原则,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2分)

(4)直接影响:促成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促成内蒙古自治区建立)。(1分)

深远意义:促成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形成;加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国家统一。(2分)

(5)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1分)

香港:根据中英签署的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1997年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随之建立。(2分)

澳门:根据中葡签署的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明,1999年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随之建立。(2分)

(6)启示:地方行政制度应根据国情,并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调整和改革;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应坚持创新与继承的统一,等等。(答出其中1点即可,2分)

27.(13分)①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2分)由不应谋求地区霸权发展为不应在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2分)两个公报的发表标志中美间敌对关系的结束,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阶段;(2分)它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是有力的约束,有利于反霸斗争。(1分)②是一致的。(1分) ③提供了双方确认的原则基础。(2分)④材料四表明,《与台湾关系法》严重违背了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粗暴地干涉了中国的内政;(2分)该法是美国单方面制定的国内法,对中国没有约束力,而中美联合公报是以国际关系和两国关系准则为依据的。(能答出这一观点的加1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3分)该法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1分)

28.(14分)⑴信息:雅典公民可以通过“陶片放逐法”弹劾不法官员;民主程序简便易行,具有保密性原则;流放国外是惩治罪犯的重要手段;国家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雅典政治具有一定的民主性。(答出其中3点即可,6分)

⑵作用:设民众法庭,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实行陪审员制,使平民获得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抽签和投票表决方式,更能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利防止司法腐败。(答出其中2点即可,4分)

⑶启示: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执政为民;要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用制度遏制腐败;法制的前提是民主;法律必须体现“公众意志”,要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只有让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答出其中2点即可,4分)

【总结】高三历史期中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大家要多练习,多整理,才能多进步。希望大家在查字典历史网学习愉快。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河北省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高三历史期中试题模拟测试

【福州三中高三历史期中试题】相关文章: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专家指导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学好高中历史的七个关键方法

高考历史解题方法谈

高中历史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解答选择题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高三历史:最后的备考历史复习策略

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巧记

最新历史学习园地
热门历史学习园地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学习园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