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有着深厚的哲学底蕴,“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思考和探索自然规律,强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此,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之时,“天人合一”思想更显出它的内在价值,对中国当代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与“人类中心主义”
(一)可持续发展本身的哲学问题:
可持续不仅是口号;可持续不仅是资源环境问题;可持续是技术更是哲学。
(二)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话题:
首先,“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观点:人与社会关系中,人是主体;人与自然伦理关系中,人是目的;利益是人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目的是征服与主宰自然;思维方式是主客二分;后果是导致资源、环境问题。
再次,对“批判”的思考:自然与存在物是否具有自为的价值和自身的利益。自为价值包括两方面:价值是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主体的需要;不与主体发生关系的客体,其价值就是无。自身的利益同样包括两方面:利益是关系范畴;环境与自然界不存在意识。
第四,结论:主体性是客观存在,对它的强调是有限的;自然界仅仅存在相对于人类主体的价值;生命与自然界具有规律,而不具有利益的尺度。
最后,人类仅仅是价值意义的中心。我们可得出结论,即“人类中心”与“非人类中心”仅仅是字面上的意义;实质上最后的落脚点都是人类的利益。
二、可持续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
(一)“人”的意义的扩展:
人的意义是在改造自然中获得的;人的意义的扩展是在协调环境中实现的;完整意义上的人在于自律和自身道德性的控制。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战略和现代思想,但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很久前:比如: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就是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最早源头之一。其涵盖: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思想;尊重生命、仁民爱物;主张对自然资源顺时利用,反对灭绝种群的思想;放眼未来,造福子孙的思想。
(二)关于“天人合一”的话题:
1、“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中国传统自然哲学,特别是道、无、一、气、阴阳、五行等理论,这些理论是“天人合一”思想形成的依据和支点。物质起源于“无”,产生于“一”,生命依赖于“气”。道是物质运行的规律,存在于客观世界,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界的一致”,反对将人类和自然对立起来,天没有意志、感觉,当然没有思想、情感和目的,人类的兴衰、治乱、吉凶以及祸福都是自己造成的,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应与自然为敌。中国古代哲学多提倡“中和”,少提倡“斗争”和“征服”。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特色是有机的整体的看待宇宙,不仅认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认为天地运动直接与人有关,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因此,“天人合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实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明确定义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其基本点是:人类应当坚持与自然相协调的方式,追求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不应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杀鸡取卵”的方式谋求发展,造成资源枯竭,生态恶化。同时,当代人在追求发展和消费时,应当承认和努力做到使子孙后代和自己有公平的机会,绝不能剥夺或破坏后代人或相邻地区本应享有的同等权利。
可持续发展就是以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为前提,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首位,为此,它充分体现了以人类永续生存为核心,以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3、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始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控制,资源保护和管理不断加强,环境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面临的矛盾、挑战和压力。
我国经济整体素质仍然不高。人口总量庞大,素质较低,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资源短缺,人均资源明显不足。在资源短缺的同时,资源破坏和浪费又非常突出,进一步加剧资源不足的矛盾。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
以上说明,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违背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导致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使发展能够持久,不给我们及子孙后代带来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发展道路,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天人合一”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面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天人合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启发作用。
(一)“天人合一”思想在适应自然上的作用
人类“为人独尊”造成了很多危害,比如:人类往往丧失对自然界异己性的认识,把自己封闭在事物的有性之中。可持续发展是对某种过程的维护。首先,我们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改变自然现状。其次,我们不能在整体上改变自然,而只能局部控制自然,自然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最后,我们不能宏观驾驭自然,只能微观影响自然。我们仍然必须适应自然,在适应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天人合一”思想在社会发展上的作用
我们应采取预防与治理结合,开采与节约并重的方式,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促使社会全面发展。
(三)“天人合一”思想在开发自身资源上的作用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更显不足。因此,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大量合格人才,使经济发展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后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坚持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合理开发和使用各种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深刻理解和借鉴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去粗取精,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丁长青,科学技术哲学新编[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
【“天人合一”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分析】相关文章:
★ 第一册人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