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多媒体激活历史课堂教学

多媒体激活历史课堂教学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29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对历史教学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更是强调了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其核心理念。从现在的课程改革中我们不难看到,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不再为考试而学,而是能够面向实际,学以致用,才是历史教学的真谛。而课堂是历史教学主阵地,在这里学生学习的是学习历史的方法、是点石成金的手指。因此,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是我们不断研究的课题。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与学科的整合已经是我们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作为一种工具、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日益突现其重要性,它以其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的优越性不断地征服着我们每一位学生和老师。因此说,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现代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多媒体教学能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多媒体教学,能以形象生动的文字、声音、图像来再现历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和策略,按照媒体的功能,择优运用录音机、录像机、幻灯机、投影机、电子计算机以及相应的软件,构建成操作性强、效果好的教学设计新模式,把书本的静态描述变成动态的多媒体教学,使形、声、图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中国现代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节是教学难点。学生对长征的意义、长征的艰苦及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很难深刻地领会。我们在教学时,把剪辑好的《四渡赤水》、《大渡河》片断给学生看,使他们真切地看到了红军爬雪山的艰险,过草地的困难和四渡赤水的机智灵活。为了造成强烈的课堂气氛,播放录像的同时,老师又声情并茂地朗诵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同时电脑CAI课件显示出长征经过的主要地点及路线。这一课,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他们的第一信号系统受到强烈的刺激,情绪显现出了历史课上少有的兴奋状态。在既有可感性又有可见性的教学氛围中,老师不需要费更多的口舌,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同时又解决了目前历史教学存在的高密度、大容量的现实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世界历史出于地域的关系,学生较难把握。比如在《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中,张骞通西域是课文中的重点,其中通西域的意义又是难点之一,书本的叙述和教师的讲解显然是不够的。可以先通过电脑呈现出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学生先找出西域的大致地理范围、出发点、最远点,所经主要国家、主要山脉,然后电脑生动地展示出路线,既形成了对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路线的印象,又能学习识读地图的方法。学生可以想象张骞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西行之路的艰难,学习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辱使命的精神。

二、多媒体教学能振奋学生的思想情感

多媒体教学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又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是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

情感是人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历史学科在情感教育方面占有独特的优势,而爱国主义情感则是历史课情感教育的一个突出方面。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学生爱国思想情感的培养,注重用历史事实拨动学生的心弦。如《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课,让学生认识到清政腐的腐败、人民的愚昧,是情感教育的重点。教学时,首先通过电脑CAI课件显示本节课讲的四个问题:(1)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势;(2)鸦片输入的危害;(3)虎门销烟;(4)林则徐的爱国思想。然后,播放专题片《鸦片战争》中有关清朝政府腐败和国家落后、欧美各国的发展、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的片断,生动地再现鸦片的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给清政府造成的危机。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罪恶,而林则除为了民族的利益,不畏强敌查禁鸦片,将230多万斤鸦片付之一炬的“虎门销烟”,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教师通过提供事实、创设情景,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节录的片断中,那些因吸食鸦片而受害的民众的形象,时刻揪扯着学生的情感;而林则徐的壮举,则使他们意气风发,精神倍增。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其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也逐步加深。

学生这些情感的产生,靠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安排和大量生动画面的运用。如教师用语言描述,即使再绘声绘色,也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众所周知,我们所讲的历史,就是过去一幕幕生动场面夹杂着众多人物活动的组合体。历史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加之时代的阻隔,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行为、思想及感情,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往往难以理解,而多媒体教学是生动、形象地再现历史的最好方法。多媒体还能够用两个或多个画面的同步显示功能,通过比较、综合、分析,形象地再现课本知识,促进学生的“已知”与“新知”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向系统、全面的方向发展。

三、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看不见的感情冲击力,兴趣具有短暂、容易减弱或迁移的特点,兴趣在学习中是最活跃的因素。着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美国现代着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从这个意义讲,兴趣即是学习的原因、动力,又是学习的结果。传统教学手段,显示不同历史时期的问题,不仅耗时多,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少,而且抽象的内容也难以令学生产生兴趣并掌握知识。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密度,重现生动传神的历史画面,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如讲《甲骨文与青铜器》一节,可出示青铜器的模型,或运用幻灯,使学生通过对青铜器的观察,总结出青铜器铸造技术高、工艺水平精、种类繁多的结论。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关于慕尼黑阴谋问题时,播放“第三帝国的兴亡”的片断,学生从中看到了张伯伦兴高采烈、急冲冲地见希特勒的样子,以及希特勒并不以此为满足的那种冷冰冰的态度。两者表情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就可以让学生看出张伯伦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和希特勒欲壑难填的本质特征。

又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再如讲授“西安事变” 内容时,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的态度是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我播放了电影《西安事变》中的五个片断:(1)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2)宋美龄及蒋介石的顾问端纳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3)何应钦兵围西安,轰炸渭南、华县;(4)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5)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进而提问学生:张、杨既然实行“兵谏”,但为什么不处决蒋?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为什么宋庆龄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是中国共产党最凶恶的敌人,为什么共产党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也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生联系五个电影片断,经过思考,就很容易回答上述问题,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从而解决了难点问题。

四、多媒体教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主要的智慧努力不应该放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多媒体教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切人点,它能开启学生闭塞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是相互联系的思维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只有对复杂的历史材料正确地进行分析、综合和概括,才能揭示事件或现象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所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如讲“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内容时,先播放有关介绍金字塔的录像及照片,引导学生观察:金字塔外观宏伟、庄严;内部结构复杂,装饰精致;工程坚固耐久。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金字塔作什么用?在地处沙漠地区、没有机械设备的前提下,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发言,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建造方案。

又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烈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大肆铺张;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在短时间里就毁灭在日本侵略者手里呢?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再如在《世界历史》的教学中,介绍二战前世界形势,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归纳概括出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特征。然后,用电脑CAI课件显示三国法西斯上台的背景:他们都是在危机的年代(政治或经济危机),垄断资产阶级统治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上台的;对外都奉行侵略扩张政策,对内实行专制集权;国民经济被纳入战争轨道。最后,得出结论(用投影显示):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使世界人民面临一场新的世界战争的威胁。这样,学生就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探索性学习,独立思考,自觉地掌握知识。采用多媒体手段,克服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思维缺陷,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五、 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它不仅可以寓真理于具体、生动活泼的形象中,而且使已发生的历史事件经过艺术加工,再现在学生面前。它可以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取得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采用怀有浓厚兴趣,从而能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的情感。

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

历史教材中的优秀德育素材,很多学生在小学、初中教材或故

事中已接触过,如果再重复叙述,必然导致学生反映冷漠,达不到教育目的。利用多媒体,把这些素材以生动、具体、形象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就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由于这些生动形象的榜样信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示范导行作用,从而成为学生仿效楷模。

如讲《抗击外来侵略》这一节内容时,可播放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击退沙俄侵略三段录像片,使活生生地民族英雄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与民族英雄同喜共悲,与历史脉搏一同跳动,在激昂的气氛中于心灵深处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强烈感染。

多媒体教学能使过去的抽象、苍白的历史事实,以多种形式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形式多样、新颖独特地引起学生注意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逐层深入地设计问题,强化了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训练,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的惰性。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传统的单个媒体是难以与这种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相媲美的

【多媒体激活历史课堂教学】相关文章:

历史课开进博物馆

学导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高三历史年度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4)

对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学的几点反思

传统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