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高一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高一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

【摘要】高一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本专题主要学习国际工人运动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并取得成功的有关情况。

⑴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⑵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⑶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⑷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专题概述

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有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过程。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界,国际工人运动形成了前后两个阶段。本专题主要讲述的是前一阶段的70年运动发展的历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后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终于在俄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本专题主要有三目课文,第一目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中,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和伟大的友谊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讲述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及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意义。第二目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主要介绍了第一国际的成立及其意义。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详述了巴黎公社革命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巴黎公社的伟大历史意义和留给我们的教训。第二国际介绍了第二国际的建立及其破产。第三目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革命前夜的火星讲述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说明了俄国十月革命及其成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帝国大厦的坍塌介绍了二月革命及之后革命面临的复杂形势。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介绍了十月革命的经过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阐述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及胜利的伟大意义。

社会主义作为思想体系,是阐明和论证人类解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真正得到解决的思想体系;作为运动,是争取实现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运动;作为社会形态(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一种制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在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也必定在实践中丰富、创新,并指引着千百万劳动群众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3、 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的观察,进行推理分析归纳,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的答案。

2、学会运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有关问题。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图像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革命活动的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国际主义精神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

2、通过介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帮助学生养成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3、通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的友谊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友谊的深刻内涵。

二、教材要点

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1.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也使得资本主义的弊端进一步暴露出来。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导致了从1825年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给劳动人民带来灾难,使人民更加贫困;工人阶级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对象,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 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工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命,还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成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日益贫困,他们为改善自己的处境,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并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资本主义制度。1931年和1934年法国里昂两次工人起义,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质,甚至提出建立共和国的口号;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具有全国规模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从一开始就做到了法国和英国工人在运动结束时才做到的事情,即意识到无产阶级的本质。此前,工人阶级也参加政治斗争,但那时只是无产阶级追随资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反封建斗争。而现在无产阶级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去进行独立的斗争,并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三次工人运动虽然最后都失败了,但是它打击了资产阶级,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革命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同时,它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3.欧洲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成果,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

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半期,欧洲思想领域里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比较重要的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做出了重要贡献,即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继承批判,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德意志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批判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及诸多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进行了借鉴,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批判的继承,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4.马克思、恩格斯对理论的研究和投身各种革命活动,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创造出来的。一方面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对18、19世纪欧洲思想领域里重大成就的研究。另一方面是指他们投身工人运动,调查、研究、揭露并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革命活动。

5.关于空想社会主义。

早在十六七世纪资本主义兴起时,就出现了以英国人莫尔(乌托邦思想)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劳动人民的生活处境并没有什么改善,甚至更加困苦。这使得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并不是那么的美好,于是各种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勾勒未来理想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开始活跃起来,出现了以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政治斗争,更多的欧洲有识之士怀着迫切的心情,深入地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形成诸多的社会主义流派,如被恩格斯德国无产阶级的第一次独立理论运动的德意志的魏特林主义。

6.圣西门等人的思想和理论仅仅是空想,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人剥削人的制度深恶痛绝,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种种设想。这些设想包括:用统一的社会生产代替私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消灭城乡差别,使劳动成为人们的需要,使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解放妇女等等,此外还幻想统治阶级或者富翁能掏钱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理想中的人人平等的社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一些设想源于不成熟的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与历史发展成反比,他们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没有看到无产阶级自身蕴涵的革命性,并不懂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因而是空想。

伟大的友谊

1、 马克思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小城特里尔。年幼的马克思过着清苦的生活,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在柏林大学期间,参加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接受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思想,并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给《莱茵报》撰稿,后成为该报主编。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他更深入地了解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进一步看清了统治者的丑恶面目。1843年他来到巴黎,巴黎时期的生活是马克思一生的转折点。他深入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直接参加工人团体的活动,并保持密切的联系。1844年马克思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文中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了共产主义者。

2、 恩格斯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

恩格斯出生于德国巴门市的工厂主家庭。被迫弃学从商的他,一边工作一边勤奋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1842年,他来到英国的纺织工业中心曼彻斯特,利用空闲时间和工人交往,密切注视和支持英国工人运动的开展,通过革命实践,恩格斯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3、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用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等。

4、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的革命友谊的建立。1842年,恩格斯在科隆《莱茵报》编辑部第一次与马克思会面。1844年,两人在巴黎第二次会面,他们充分交流了思想,在一切理论领域都取得了一致的意见。1845年,他们在布鲁塞尔第三次会晤,两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从此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他们志同道合,患难与共,共同研究,共同写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意义。

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1848年2月,新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由。

首先,《共产党宣言》是国际无产阶级第一个具有新思想原则和新组织结构的共产主义政党的政治纲领。共产主义者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其党的纲领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其次,《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基本任务和策略原则;批判了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科学的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和伟大历史使命。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本目重点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以及它的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理由。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三、教学过程

导入:

以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导入。

教学

(一)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1)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进一步暴露出来,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给劳动人民带来灾难,使得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1931年和1934年法国里昂两次工人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无产阶级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去进行独立的斗争,并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及其失败表明,革命斗争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才能胜利。

(3)欧洲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成果,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做出了重要贡献,即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继承批判,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德意志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批判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及诸多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进行了借鉴,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4)圣西门等人的思想和理论仅仅是空想,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

他们的一些设想源于不成熟的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与历史发展成反比,他们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没有看到无产阶级自身蕴涵的革命性,并不懂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因而是空想。

史料链接:材料一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马克思在1872年的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说,《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读史感悟:⑴材料一中的思想材料指的是什么?物质的经济的事实又是指什么?

⑵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道理?

史料链接:材料一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

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

材料二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大批失业和挨饿的工人陷入绝望的地步,以致发生公开的暴动数以千计的人群涌到赛克斯公司的工厂,冲进室内,捣毁了所有的织布机同样在普雷斯敦、罗契台尔也发生了类似的捣毁织布机的风潮。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三恩格斯生前第一次说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战斗的无产阶级是能自己帮助自己的。

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外,再没有别的出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只有成了工人阶级政治斗争的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就是恩格斯所著《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的主要思想。列宁《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读史感悟: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论述反映了何种哲学观点?

⑵依据材料一、材料三分析圣西门等人与恩格斯思想的异同,并从社会经济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角度说明其不同的原因。

⑶材料三谈到的工人运动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工人运动有何区别?

⑷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二)伟大的友谊

(1)马克思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

归纳马克思成长道路上的大事。1844年马克思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文中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这标志着马克思已经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了共产主义者。

(2)恩格斯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成长历程

归纳恩格斯成长道路上的大事。通过革命实践,恩格斯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3)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的革命友谊的建立

经过科隆、巴黎和布鲁塞尔三次会晤,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用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等。

(4)马克思、恩格斯对理论的研究和投身各种革命活动,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

(三)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内容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基本任务和策略原则;批判了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断言资本主义最终必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科学的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和伟大历史使命。

(2)《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史料链接: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

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共产党宣言》

读史感悟:

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⑵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在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又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说明马克思评价资本主义制度的着眼点是什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中肯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

论从史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由是什么?

小结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客观条件 经济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经济危机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阶级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 深入工人中,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建党活动,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理论创造 德意志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标志性事件: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四、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欧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其含义主要是指无产阶级()

A、接受了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B、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进入了有组织的革命斗争时期D、开始提出了独立的经济和政治要求

2、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

A、英、法、美B、英、美、德C、法、美、德D、英、法、德

3、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是()

A、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B、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

C、缺少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D、社会经济还未发展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4、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是指()

①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②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③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④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的空想社会主义来自()

①德意志②英国③法国④比利时

A、①B、②C、②③D、③④

6、马克思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的标志是()

A、1818年5月5日,一出生即为共产主义者B、在柏林大学学习期间

C、1843年,马克思来到巴黎D、1844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7、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的根本因素是()

A、马克思杰出的才能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暴露D、文化遗产和社会实践的作用

8、19世纪中期以后,促使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客观因素是()

A、最初提出的基本原理有错误B、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C、资本主义发展不断走向成熟D、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激烈竞争

9、以下各观点中,不符合《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有()

A、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B、阶级斗争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0、《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目的是()

A、夺取政权B、改变社会不平等现状C、废除私有制D、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材料题

11、材料一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目的是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材料二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材料三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请回答:

⑴以上材料出自哪一份文献,作者是谁?

⑵概括上述材料的中心内容。

(三)问答题:

12、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误会,对欧洲来说,马克思主义诞生是早产儿。试结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的认识,评议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D3、D4、D5、C6、D7、C8、C9、B10、D

二、材料解析题

11、⑴《共产党宣言》,作者是马克思、恩格斯。⑵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三、问答题

12、此观点是错误的,它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它具备了以下三个条件:①社会经济条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显露,这就为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准备了社会经济条件。②阶级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发生,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③思想条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可见,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不是历史的错误,也不是早产儿,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全部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

高中 高一 高一历史 高一历史教案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高一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相关文章:

历史教学中的多样教学方式

第二章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人类历史的开端 - 初中三年级历史教案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高中课标学习:高中历史网络探究学习的评价方法

高三历史课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对比研究》序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体系与分类

第2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教案之二

文艺复兴 - 高中二年级历史教案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