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高一历史教案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

高一历史教案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帝国主义的所谓严守中立南北议和,袁世凯出山的背景和目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对内对外政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其性质,清帝退位,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失败原因和教训。

2.通过分析帝国主义严守中立的实质,认识西方列强对待中国人民革命一贯采取敌视和破坏的态度;通过辛亥革命从基本成功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的学习,认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3.通过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学生理解这部宪法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和进步意义;通过对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有关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辛亥革命的最终成果、结局和历史功绩与教训。此后,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

重点分析

①中华民国的成立是重点。中华民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历经十几年的艰苦斗争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它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掌握这一内容,对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辛亥革命的发展脉络,特别是对于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认识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②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历史教训是重点。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且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然而,从本质上讲,它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更为重要的是,这场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一结局出现的主观原因,在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学习和掌握上述内容。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和帝国主义本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重点突破方案

关于中华民国的成立:

建议教师强调以下几点:a任何阶级进行革命的首要目的和基本问题都是建立政权和掌握政权。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梦寐以求的就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武昌起义的胜利,全国各省的响应为中华民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b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自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到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以及他组织和领导的多次反清武装起义,这些已使孙中山在广大群众中,尤其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大总统,是众望所归。c南京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政府的组成是以同盟会为主,大总统孙中山掌握政府的全部大权,陆军总长兼参谋长黄兴,外交总长王宠惠,教育总长蔡元培,法制局长宋教仁等均为同盟会员,其他六部总长虽然是旧官僚或立宪派充任,但他们未到南京就职,实际工作由担任次长的革命党人负责。具有立法权的参议院共有议员43人,同盟会员占33人。d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e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关于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历史教训:

关于功绩,建议教师应让学生先阅读课文,然后归纳总结出几个方面:国内政权和政治体制的变化;人民的权力和观念;社会经济(主要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要注意让学生弄清推翻清朝统治和结束封建君主专制是两个不同概念,要弄清虽然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成果,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此后一段时间内有了长足发展。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这一功绩主要体现在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使他们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可以把辛亥革命前后40年中国的政治状况做一比较,加深学生对此点的认识。辛亥革命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要讲明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亚洲大国,其政局政体的变化及革命运动必然会影响周边国家。关于教训,建议教师让学生结合前面所学内容,自由发言,教师做出相应的补充。

难点分析

①分析和认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难点。限于认识和理解能力,学生对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认识较为困难。教师应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并结合教材中的有关史实、材料,启发学生思考并辅之以必要的简明分析。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及其原因。

②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是难点。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朝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然而,中国的封建统治依然在继续。学生往往忽略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同结束封建统治的区别,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问题。同时,他们对于辛亥革命从本质上讲是一次失败革命的结论,也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应从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状况等方面,分析、说明辛亥革命的巨大影响、不足之处及留给后人的惨痛教训。

难点突破方案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①关于分析和认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建议教师补充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的表现:a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b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c资产阶级革命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同盟会建立后并没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胜利后又吸收旧官僚和立宪党人。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涣散、领导成员政见不一有关。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虽然力图以中华革命党重新组织,挽救失败,但未成功。

②关于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请参考重点突破方案相关部分。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讨论:①你如何认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相关内容参见扩展资料部分。②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相关内容参见习题精选答案部分。

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节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

重点:①中华民国的成立;②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历史教训。

难点:①分析和认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②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教学手段:①教学方法:讲解法;②电教手段应用:电影资料剪辑《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教学过程:

首先提问学生:以前我们曾讲述过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这两次革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说明: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一贯采取仇视和镇压的政策,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就是在列强的武力镇压下失败的。辛亥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仍然采取了这种政策。只不过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他们也在不断地变换干涉、镇压的手段。引入本课主题。

一、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

关于帝国主义严守中立的伪装及实质,教师首先揭示,所谓的严守中立,只不过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已因为革命形势发展得太快了。他们已经来不及干涉了。然后出示他们企图干涉中国革命得相关图片。然后让学生依据教材分析严守中立的实质。引出袁世凯上台出任清朝政府的内阁总理大臣一事和中外反动势力压力下的南北议和。

关于中外反动势力压力下的南北议和,教师要重点强调南方革命党人同意议和的原因,以呼应上节课的内容。然后提醒学生注意谈判地点和相关人物。

二、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关于中华民国的成立,是本课重点。教师首先让学生简单掌握教材相关内容,然后放映电影资料剪辑《中华民国成立》,最后重点强调:①任何阶级进行革命的首要目的和基本问题都是建立政权和掌握政权。②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③南京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④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⑤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关于中华民国对内对外政策,强调以下两点:①对内政策反映出中华民国是一个资产阶级政权;②对外的妥协反映出这个民族资产阶级政权的软弱性。

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和性质:重点强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正式公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简称《临时约法》。该约法的出台,其主要目的在于防范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确保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轨道。该约法的指导思想是孙中山的民权学说。约法确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制度和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等。《临时约法》反映了革命党人用议会民主制来限制袁世凯、维护辛亥革命成果的正义愿望。同时它代表了大多数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认识水平。应当指出,这些民主内容,只是汲取了近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起码原则,但这些原则在中国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下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中的一块光辉里程碑。

三、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关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教材分析袁世凯篡权的有利条件:①中外反动势力的支持;②革命派的妥协退让;③袁世凯的反革命两手。中间穿插放映电影资料剪辑《清帝退位》。最后说明袁世凯篡权的标志。

四、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教师直接告诉学生。

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教师让学生先阅读课文,然后归纳总结出几个方面:国内政权和政治体制的变化;人民的权力和观念;社会经济(主要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关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和教训,学生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对于失败标志、失败原因、教训三个方面自由发言,教师做出相应的补充。

教学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对于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的分析,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教师对于中华民国成相关知识内容的补充,关于电影资料剪辑《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相关答问的补充说明,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

一、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

1.帝国主义严守中立的伪装及实质

2.中外反动势力压力下的南北议和

二、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对内对外政策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和性质

三、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中外反动势力的支持

2.革命派的妥协退让

3.清帝退位

4.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四、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1.辛亥革命的性质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和教训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四节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

重点:①中华民国的成立;②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历史教训。

难点:①分析和认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②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教学手段:①教学方法:讲解法;②电教手段应用:电影资料剪辑《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一贯采取仇视和镇压的政策,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就是在列强的武力镇压下失败的。辛亥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仍然采取了这种政策。只不过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他们也在不断地变换干涉、镇压的手段。引入本课主题。

一、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展示图片:列强联合发布的严守中立的布告、汉口江面上停泊的列强的军舰、起义的湖北新军和革命军伏击清军。教师应揭示,所谓的严守中立,只不过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已因为革命形势发展得太快了,他们已经来不及干涉了。然后让学生依据教材分析严守中立的实质。引出袁世凯上台出任清朝政府的内阁总理大臣一事和中外反动势力压力下的南北议和。教师要重点强调南方革命党人同意议和的原因,以呼应上节课的内容。展示图片:南北双方和谈的代表。

二、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教师首先让学生简单掌握教材相关内容,然后放映电影资料剪辑《中华民国成立》,最后重点强调:片:孙中山、大总统誓词、上海庆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南京参议院,最后重点强调:①任何阶级进行革命的首要目的和基本问题都是建立政权和掌握政权。②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③南京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其性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在讲述中华民国对内对外政策时,强调以下两点:①对内政策反映出中华民国是一个资产阶级政权;②对外的妥协反映出这个民族资产阶级政权的软弱性。

讲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展示图片《临时越发》、第一次国务会议。重点强调:该约法的指导思想是孙中山的民权学说。约法确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制度和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反映了革命党人用议会民主制来限制袁世凯、维护辛亥革命成果的正义愿望。应当指出,这些民主内容,只是汲取了近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起码原则,但这些原则在中国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下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中的一块光辉里程碑。

三、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教师首先让学生看教材分析袁世凯篡权的有利条件。中间穿插放视频资料《清帝退位》。最后说明袁世凯篡权的标志。

四、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在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时,教师让学生先阅读课文,然后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对于失败标志、失败原因、教训三个方面自由发言,教师做出相应的补充。

四、小结

教师利用下面的知识结构图总结本课内容。

探究活动

设计方案

一、方案名称: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

二、制定目的: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辛亥革命的方法。

三、具体步骤:

1.讨论题目: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

2.相关材料:

材料一: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誓词》。

材料二: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待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清帝退位诏书》

材料三: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

第十八条: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

第二十一条: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

第二十三条:大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军。

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裹之,

第四十四条: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

第四十九条:参议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

《中华民目约法》摘录

材料四:在诸君目的已达,帝制永无复活之期。而外顾大势,内顾民生,渔利纷乘,哀鸿遍野,阋墙御侮,正在此时。若以爱国始,而以祸国终,诸君明达,当不其然。务望诸君罢兵息民,恢复元气。 袁世凯以黎元洪等人名义致护国军将领的电文。

3.参考论文:

(一)张磊《划时代的伟大民主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史论文集》,广东省民国史研究会、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

(二)方志钦《辛亥革命彻底革了封建帝制的命》(《辛亥革命史论文集》,广东省民国史研究会、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

4.双方各自写出相关科学小论文,制作相关媒体资料。

5.进行科学小论文的宣讲和媒体资料展示。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高一历史教案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相关文章:

边疆民族的发展和明朝的对外关系 二

如何理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

反思历史中的“读讲议练”

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

2005年高考历史教学的反思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表述

高中课标学习:历史探究指导方式的点拨

高中课标学习:掌握高中历史学业测验工具的编制与实施方法

高一历史教案: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4)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