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高一历史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教学计划范文2016

北师大版高一历史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教学计划范文2016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10-11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

历史是延伸的。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推荐了北师大版高一历史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教学计划范文,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内容标准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列举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 “文化大革命”中民主和法制遭受严重破坏的典型史实。运用史实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运用史料和发生在本地区的史实,感受和说明失去民主法制的保障,人和社会将会面临怎样的灾难。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阅读素材和思考题,培养阅读、理解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调查、访问、交流等形式,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制度的创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世纪60代中期,党内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文化大革命”发生了。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民主法制遭到严重地破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也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危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各项民主政治制度得到恢复、发展和完善。

本课重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本课难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教学形式

本课涉及的内容学生比较生疏,因此本课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适当的材料、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明确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让学生回忆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接着教师告诉学生,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并不是一回事,其实施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新课教学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文化大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破坏,认识到没有民主法制的社会是极其可怕的。

课件首先以一段文字、三组图片把学生带进“文化大革命”那个混乱年代的情境中去,教师需要对文字和图片做进一步地介绍和说明。然后让学生通过这些材料,回答问题:“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通过这些直观的材料,学生比较容易得出“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情况。主要体现在:①青年红卫兵运动对公民的人身基本权利的肆意践踏,社会动荡不安;②工人造反派的非法夺权造成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③各地革命委员会的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正是由于“文化大命革”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严重破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才显得意义重大。

二、民主法制的重建与完善

设计意图: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府在重建和完善民主法制方面所做的努力。

1.民主法制的重建

课件引入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当中的一段讲话:“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各种必要的法律„„”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点,政府对恢复民主法制工作的决心。此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概括出政府在重建民主法制方面做出的努力。此外,教师也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做进一步的补充。

2. 民主法制的完善

引入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的一段话“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指出国家着力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这部分内容同样采取用课件引导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并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对“民主法制的重建”进行归纳。教师可选择性的对部分内容进行扩充和补充说明。

三、“政府职能”的转变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政府职能,了解为什么要进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职能如何转变。

首先向学生解释政府职能的定义(也可让学生通过政治课所学回答):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通过课本中的材料设计问题,让学生根据材料分析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四、本课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宏观把握本课线索。 本课内容可概括为3个“一”: 一个关键词:民主法制

一条主线:破坏(“文化大革命”) → 重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 完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一个转变:政府职能

最后,课件引入了两道选择题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点。 设计亮点

1.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留有余地。课件的作用是为课堂教学提供辅助,因此本课课件的设计只是将基本的知识点进行了架构,并没有采用过多的图片和材料,其目的也只是想让教师在教学中成为指挥者和设计者。这节课从学生角度来讲比较枯燥,如果想要吸引学生的眼球,第一标题“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是教师需要攻克的难点,只要在这部分把握课堂的主动,接下来的内容学生也就很容易跟着走下去。“文化大革命”对中国人而言是一个永远的痛,在文学作品、影视剧中都对这段历史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教师可以较多地介绍这次民族劫难,让学生在真实的事件中体会出缺失民主法制将会制造出一个人间炼狱。之后,也就不难得出恢复和完善民主法制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课从教学上而言,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课件在两个部分的设计中强化了学生的参与度,第一是在“民主法制的重建”部分;第二是在“民主法制的完善”部分。为什么选择这两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主要是因为其中没有特别难懂的内容,同时课文层次也比较清晰,学生好概括、好把握。不过,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一些概念或内容进行解释和说明。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北师大版高一历史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教学计划范文,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北师大版高一历史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教学计划范文2016】相关文章:

抗日救亡运动 教学建议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欧洲、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河北人民版《历史》七年级(上下册)教科书解说提纲

民国时期的文化(一) 教学设计示例

抗日救亡运动 教学设计示例(一)

瓜分中国的狂潮 - 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说课材料

鸦片战争 - 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