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随笔 >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计划

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计划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18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随笔

历史教学

一、学情分析:

2007年下学期,我担任高一历史科教学。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且各科成绩发展不平衡。但是经过分科以后,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大为增强,学习风气较好。80%以上的同学对历史学习兴趣浓厚,能积极主动的复习和研究课本,参与探求和讨论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在逐步形成。相信经过本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

历史学科成绩将会有一个整体的提高。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与现实和主动参与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个人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三、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新课程教材,依据历史课程目标,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历史教学课堂。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认真教好每一堂课。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灵活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顺序,把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入课堂,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同时重视基础知识,搞好学科内专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关爱学生,以情动人,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认真批阅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搞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及时反馈教学,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采用“情境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愉快中学到知识。相互配合学校进行综合知识竞赛,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应对高考的挑战。

5、结合实际,开辟第二课堂。本学期要求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和历史调查活动,收集相关史料,撰写历史习作和制作历史课件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综合能力,逐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任务是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内容。本册教科书讲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共有八个专题。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5、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7、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五、课时安排内容来自斐斐课件园WwW.FfKj.nEt

本册教材根据专题分为8个单元,共27篇课文。外加1个活动课,共计28篇课文,31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周次

内容

课时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周

第1 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

第2 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

第2周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

第3周

第5 课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第6 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

第4周

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

2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5周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6周

第9 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 课 鸦片战争

1

第7周

第11 课 太平天国运动

1

第8周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2

第8周

第13 课 辛亥革命

1

第9周

第14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

第10周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

第16 课 抗日战争

1

第11周

第17 课 解放战争

1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1 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第12周

第1 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2

第13周

第21 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1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4周

第23 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1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5周

第25 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1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

第16周

第27 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

七、典型案例: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

课程导入:教师准备材料(五组图片):《南京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的签订;中日“二十一条”的签订;毛泽东向世界宣告新中国建交原则的文字。学生读图后谈旧中国和新中国外交的根本区别。

课程过程:

由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列出本课的知识结构。

打开外交新局面——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

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思考设问:

1、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确定背景

2、建国初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外交方针的制定有何影响?

3、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有何主要内容?怎么理解这些内容?

4、第一次建交高潮的主要表现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经过和内容

6、上述原则提出的意义

7、中国通过哪些外交活动来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的?

8、学生学习小组的介绍: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

9、针对“弱国无外交”和“任何国家都有外交且外交上都一律平等”两种说法,联系新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和旧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地位和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节课的组织安排也同样是在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同时也照顾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但也同样存在着时间安排的问题。

【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4)

高中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计划

初一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高一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设计示例

如何理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

浅议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区别与联系

把“问题教学法”引入历史教学

对历史教学的反思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