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2016学年度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质量检测

2016学年度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质量检测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2-22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以下是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质量检测,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历史网一直陪伴您。

1.近代中国男子最通行的服饰是A.长袍马褂 B.西装革履 C.休闲服饰D.中山装

2.下列近代中国的几种人中最先穿上西服的有可能是

A.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 B.内地学校里的生员 C.乡下的土财主 D.洋行里的职员

3.戊戌变法运动时期,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这反映了 A.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 B.不缠足运动风糜全社会 C.结辫陋习被彻底革除 D.社会风俗改革之风悄然兴起

4.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爱华兕兴,女兕灭上述现象大规模出现始于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 D.新中国成立后

5.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①旗袍 ②中山装 ③京剧 ④里弄住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中国内地一个极普通的农家女子能够经常到城里去品尝西餐,挑选服装。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 C.新中国成立后 D.改革开放后

7.右图服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①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8.改变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婚姻依据,倡导婚姻自主,婚姻礼俗删繁就简,是近代婚姻礼仪变化的方向。这种变化开始于 B

A.清朝同光年间 B.清末民初 C.新中国成立后 D.改革开放

9. 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反映了当时年轻人的一种婚姻观念是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C.提倡节俭的婚礼 D.举行一种具有西方特点的婚礼

10.影响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很多,包括 ①西方的侵略和西方文化的渗透

②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③近代中国政局的变化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从旧式婚礼与新式文明婚照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我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

①服饰的变化 ②发式的变化

③礼仪的变化 ④是否缠足的变化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2.近代中国交通运输工具发生质的进步是始于

A.自行车的传入 B.轮船进入中国

C.电车、汽车在中国出现 D.飞机的研制成功

13.右图反映的真实情况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中国

B.中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C.列强在中国土地上为所欲为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到中国

14.电车、汽车成为我国城市主要交通工具是在

A.20世纪初 B.民国时期

C.20世纪50年代后 D.20世纪80年代后

15.推动中国自行研制成功最早的近代化交通工具的是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顽固派 D.革命派

16.中华民国时期,一位住在南京的普通市民想要前往重庆,你认为最合适他出行的交通工具是A.汽车 B.火车 C.轮船 D.飞机

17. 请你仔细欣赏右面图片。从图片中你能汲取哪些信息 ①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②20世纪初在上海等大城市有了汽车等交通工具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④中国交通运输业近代化的具体体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 中国第一台有线电报线架设在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台湾

19. 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应包括①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 ②由机械牵引的电车与汽车出现 ③城市交通系统有所发展 ④内地与西北、西南等地区之间都有铁路交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 鲁迅曾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个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灯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性 B.反映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多层性

C.反映了中国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D.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丰富性

21.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

1889698454491100000

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

A.《定军山》 B.《一江春水向东流》 C.《渔光曲》 D.《三毛流浪记》

23.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当时使人们开眼界的大众传媒是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

24.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 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25.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 A.北京电视台 B.上海电视台 C.中央电视台 D.南京电视台

26.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27.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若去北平出差也可选择乘坐飞机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28.20世纪五十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A.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29.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 A.《时代》的预言非常准确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

30. 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北京圆满落幕,人们大多通过电视转播来了解比赛情况。100年前,中国人除了到现场观看比赛外,还能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奥运会的比赛情况? A.听广播 B.看报刊 C.看电视 D.上互联网

二、材料解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材料二 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方晓红《中国新闻史》

材料三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1)原因:

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报刊这一传播媒体在当时发展的突出特点。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所宣传的主要思想。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质量检测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2016学年度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质量检测】相关文章:

名师分享高二历史学习方法

名师分享:高一新同学谈历史的方法

2007年高考历史阅卷体会

欧洲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大事记

高中历史复习四步法:史实—史通—史论—史感

高考历史考查知识的切入点注意事项

高中历史时间的“四相”记忆法

高三历史:最后的备考历史复习策略

2012年高考历史备考建议:方法为主兴趣至上

2011年高考历史成功的8大秘诀

最新历史
热门历史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