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学习园地 >2015年赣州市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5年赣州市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高中历史学习,我们除了要学习历史知识外,还要为考试做准备,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15年赣州市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2.汉朝政府曾经专门规定,商人穿鞋必须一只黑一只白。汉朝实行该规定的目的是

A.经济困难,倡导物尽其用

B.尊儒学为正统,强调社会礼仪

C.羞辱商人,推行重农抑商

D.重视法家学说,宣扬政府权威

3.“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声。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首唐诗反映了当时

A.农村出现经商热潮 B.农村萧条土地荒芜

C.国家推行重商政策 D.战乱人口大量逃亡

4.下列有关宋代商业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市”设在城中特定的位置,与住宅区分开 B.“市”的启闭由官府统一规定时间

C.县城以下的乡村一般禁止设“市” D.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5.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忽视海防的重要性 B.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6. 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7. 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B.佃农之间买卖频繁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8.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

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

9.加州大学教授彭慕兰认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由此可见西欧得以胜出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

10.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1.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12.1928年.全国经济会议和全国财政会议相继召开。到1936年,中国关税6.36亿元,统税收入1.31亿元,盐税收入2.47亿元,中国财政总收入是1927年的15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提倡使用国货运动

B.北洋军阀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政策

D.英法为了加强团结废除了对华的关税条约

13.下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保守的经济政策而衰落

B.B代表中国,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

C.C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D.D代表德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其后发展更迅速

14.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5. 下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

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①“肥料不足”是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②“阳光灿烂”是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③“冰雹无情”是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四大家族和日本侵略者的双重挤压

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道路曲折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6. 《让子弹飞》是2010年上映的一部贺岁电影,票房突破7亿元;《让子弹飞》中的许多台词在网络流行,一些网友还创造了“让子弹飞”网络语言;电影的人物造型独特,也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电影的拍摄地—广东开平碉楼,游客数量激增。这表明,电影具有以下功能

①娱乐功能 ②彻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③文化艺术等传播功能 ④商业功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隋唐以前,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到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嫁与

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B.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D.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18.下图是由厉以宁主编、1991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是:

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

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 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19. 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21. 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

A.维持美元价格 B.赚取更多英镑

C.支持浮动汇率 D.制造金融混乱

22.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③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④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3.有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这说明实施福利国家政策的作用是

A. 政府减少了经济干预 B. 国民收入实现了再分配

C. 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D. 能够彻底克服经济危机

24.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A.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粮食短缺 B.取消自由贸易导致商品短缺

C.农民生活困难、消费品匮乏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5.带着诗意地生存,有着尊严地离去。二战后,与同性恋合法化一样,安乐死,也日渐成为西方不少病患的愿望,它越来越成为沉重而严肃的公共话题,甚至影响到政党政治。战后,安乐死在西方日益成为社会思潮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A 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对生命的理解有了升华

B 西方社会危机严重,厌世现象普遍

C 福利国家发展,社会保障日益健全

D 医疗资源紧缺,难解病患痛苦

座位号

赣州市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答题卡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27、28题分别为13、13、24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材料二 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

——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

材料三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四 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二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地感觉陌生。

——《市场国家公共领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2分)材料二反映了明代市场有何新发展?(2分)

(2)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2分)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建国“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2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又是怎样回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3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O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大国崛起》解说词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退却年代”的苏俄(联)在工农业领域是如何“退却”的?(2分)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3分)

材料二 下面是某中学生设计的历史活动剧《一段穿越时空隧道的对话》:

马克思:小罗,最近很忙吧。天国也有点乱啊。

罗斯福:噢,为啥?

马克思: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亚当斯密最近都不来串门了。

罗斯福:哈哈。

马克思: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真的心动过,后来开始心忧了,甚至还有点心灰起来。

罗斯福:哦?呵呵。虽然有些工人领袖认为看到了美国从“USA”变为“USSA的希望,虽然有的人叫嚷着要实行法西斯,虽然最高法院的确宣布很多新政法令违宪,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材料二中马克思说“心动”的真实含义是什么?(2分)马克思说“心灰”的真实含义又是什么?(3分)

材料三 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更具体地说,极“左”思潮体现的路径,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到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种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

(3)为摆脱“路径障碍”, 在实践中,邓小平在经济体制上怎样进行政策调整的?(3分)

28.(24分)有论者说:“1834、1894、1954、2014,我们把中国这四个甲午年连起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中国近代以来的国家命运轨迹将会看得更清楚。”1834—1894年是中国“天朝上国”梦彻底破灭的60年,1894—1954年是中华民族觉醒、追求民族独立的60年,1954—2014年则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60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34年,新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到达广州,要求中国打破行商制度,实现自由贸易,建立政府之间的日常对等关系。清朝地方官员以律劳卑未经批准迳入广州和所送信件格式是“公函”而非“禀”,内文用了“平行款式”等 “错误”为由,勒令律劳卑立即离开广州。律劳卑拒绝离开,谴责广州地方当局容许行商停止贸易是“无知和顽愚的”,会“使得依靠贸易为生的中国人吃亏”,并召来英舰向中国示威。

材料二:梁启超:“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以后始也”。

材料三: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材料四: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请回答:

(1)请用所学知识,分析清代中国人的“天朝上国”梦产生的原因。(2分)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1834—1894年“天朝梦碎”的原因。(10分)

(3)1894—1954年,为追求民族独立,中华民族是如何奋斗的?

(任意列举两个史实,4分)

(4)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工业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关于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内容。为实现这一梦想,在1949_1956年和197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探索?(8分)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历史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A D D D D C C B C C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D D D C A A D B C C

”的?(3分)

27【答案】(1)“退却”:农业方面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粮食税;工业方面改变国家高度集中管理,实行国家资本主义。(2分)

含义:指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的利益太多。(3分)

(2)“心动”:新政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政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政治经济权利。(2分)

“心灰”: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模式;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3分)

(3)调整: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3分)

以上就是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提供的2015年赣州市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更多精彩尽在查字典历史网,敬请关注!

【2015年赣州市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相关文章:

201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指南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答题必备技巧

学习指导:高中文科历史学习方法漫谈

名师指导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期末备考: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如何才能得高分

高中历史问答题答题要诀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历史的“五化”学习方法

高一历史期末有效复习方法的研究

最新历史
热门历史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