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怎样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时间观念

怎样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时间观念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23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具体的人物和特定的地理环境,同时也离不开一定的时间。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就难以理解。如果我们抽出时间因素,便无从考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也就无从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发现它的发展规律。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注意时间概念,并要求学生熟记重要的历史年代(包括朝代)。

以现行教材《中国历史》(岳麓版)为例,我认为需要记忆的历史年代有以下几种:

一、具有关键性和决定性的关系重大的历史年代

例如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枣夏,标志着国家的产生,人类从此进入了文明时代,是我国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的分界点;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589年隋的统一,结束了西晋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960年宋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因此,这些历史年代是应让学生掌握和记忆的。

二、推动历史发展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历史年代

例如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1627年明末农民大起义;1851年洪秀全发动的农民起义等,每次起义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有关的历史年代是要结合史实记忆的。

三、对国内外有重大关系或影响的历史年代

例如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900年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1911年辛亥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是应引导学生记忆的。

四、重大科学技术的发明的历史朝代

例如东汉时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南朝时我国数学家祖冲之;隋朝时李春设计和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明朝时我国医学家李时珍。这些科学家的科学技术发明的历史朝代是需要学生掌握的。

五、其他如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分期的历史年代

例如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在西欧,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年代即476年则被看作奴隶社会崩溃的标志。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而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则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等等,也是要注意记忆的。

历史年代都是用数字形式来表达的,它本身对学生没有什么吸引力,加以要记的年代很多,更增加了学生记忆时的困难。因此,不能用死记硬背的办法让学生孤立地去记历史年代,应该注意史实的内部联系,适当地掌握一些记忆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方法可供借鉴。

一、要培养一个概括的时间观念,特别是朝代顺序、世纪、公元的概念

把朝代的名称和顺序基本掌握后,要求弄清世纪、公元的概念。世纪是历史上的计年单位,100年为1世纪,每世纪中又以10年为1个年代。例如197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可读为20世纪70年代。又如我国东汉是25年开始的,因此,中国古代史大致上可以说西汉末年以前是公元前,东汉建立以后的公元后。

二、对历史事件用联想的方法帮助记忆,这是记忆年代的主要方法

例如:《中国历史》(岳麓版)第四册中的“1935年12月9日、1936年12月12日、1937年7月7日和1945年8月15日”是四个必须牢记的年代。只要学生理解“一二·九”运动是在日本调集大批侵略军入关,威胁平津,收买汉奸、策动“华北五省自治”,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的情况下,北平学生于这一天发动的爱国运动。那么,后三个时间就好记了。因为“西安事变”是在“一二·九”运动后一周年发生的,西安一万多句学生游行请愿,要求蒋介石团结抗日。那么发生的时间应该是1936年12月了,为什么是12月12日,而不是12月9日呢?这就与张学良对蒋介石的“谏劝”有关,不过,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数字“双十二”,想到此,日期就解决了。“七·七事变”发生在“西安事变”的第二年,那么,它的时间应该是1937年,日期是7月7日,也比较好记。至于1945年8月,则想到“八年抗战”,就可以推出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这个数字要靠记忆了。

三、对历史事件的发生用年代距离的方法帮助记忆

例如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相隔十年,而中法战争是1884年爆发的,就可以计算到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年爆发的。又如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这三个事件也是相隔十年,只要记住一个历史事件的年代,其它两个历史事件的年代就可以推算了。

四、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可用年代数字特征的方法帮助记忆

例如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年代中有789三字是依次序的。又如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年代特征为两个16。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年代数字中有两个19。再如646年,日本大化改新;1991年海湾战争,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结束,这些年代就具有对称性。

终上所述,历史年代的教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我们教师必须善于把知识性与趣味性溶于一体,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怎样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时间观念】相关文章:

培养学生学史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在历史教学反思中成长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的反思

高中课标学习:高中历史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方法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

新课标中学习主题的设置,贯彻了哪些原则?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后现代知识观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新课标对学生学习的历史内容提出哪几个层次的要求?: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多课渗透

网友关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课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四课第二课时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美国政治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历史的伟大转折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四描述城市的位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课时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文化艺术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二课时气...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改革开放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三课IT新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二课时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课时练...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时练答...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